清华大学的人才多被美国挖走,这件事应怎样看?
@西夕希汐
昨天在一个直播间听到的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能走的都不叫人才,有理想,有信念,有国家的才叫人才!
@iampower
现实确实如此,真实的科研工作也存在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但胸怀天下立志解决科研问题的人才也是比比皆是
@吴真话影事
昨晚正好跟“有关方面”的兄弟吃饭聊嗨了,聊了很久,兴奋过头了,回宿舍倒头就睡着了。微博和公众号都没写。
正好,借这个TAG简单说说。有兄弟几十年前北清毕业的,一直在领域里工作,早年间也精美,不精不行啊,人家的确先进。硬件、软件都先进。也不能怪许小年许大师,当年他说“你就把它全拆开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造的”,话糙理不糙。兄弟说,的确拆了,硬件拆得细细的、碎碎的,软件也用各种方法研究。公费也派人去美国学。学了几年,有大受震憾留在美国的,但回来的还是占大多数。但仍然不会搞,仿都仿不出来。兄弟说,有过“再也追不上”的绝望,甚至打算技术移民,主要是想让孩子在外面受些“好教育”。但老师那句“外国人不会真的比我们聪明吧”还是刺激了自己。我说,你这话让我想起奇瑞当年的陆建辉了。兄弟说,知道,河南人,被安徽那位市委书记一句“总给外国人干事有什么出息”打动了,硬是放弃了比奇瑞高十倍的工资跑过去了,唉,死得早了,要不然现在起码分0.5的股份了吧。许小年们的问题在于,他们知道追不上之后,就皈依了。而兄弟们没有。知道追不上之后还继续追。追着追着,哎,好像就追上了。说,孩子现在高中了,再也不想去国外留学了。政治上的影响也占一部分,本科在外的现在基本回来是进不了系统了。硕士不要。博士要严审。主要是不管论文发表还是实践推进,都没啥值得学的了。然后说到芯片和光刻机的事。我说你别泄密,我猜是不是有点预设战场的意思?故意造成对方的路径依赖,就像战国时买鲁缟和楚鹿的玩法。他不知道历史,我解释了一下。他笑。一笑,我就明白了。然后他补充说,其实吧,再不买点这个,平衡不了。你买它啥呢?没东西让我们买了啊,不能真的只买人家农产品吧。你啥都不买,人家肯定跟你掀桌子。我说哟,你现在还懂商务了?另一个兄弟说,老刘现在有职务了,不仅是技术带头人了,而且能上去开会了,上周还对东南岛上的产业布局提了建议呢。我说,按上面的逻辑,也是预设战场的用法吧。兄弟说,是的。现在主动多了。而且下一代的东西也储备过产能了,现在只是没必要马上移到民用上来。追的时候着急,现在不急了,因为前些年留在美国的兄弟们也有回来的,说了一些近况,我们学的快跑的快是一方面,那边衰落的快是另一方面。以后还有大乐子看呢。然后我说了个大理论(等这两天有空写写),他们全笑。说好像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