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新番黑马骗我填报“天坑”专业
作者 / 伯劳
编辑 / Pel
排版 / Eis
“当剧中寻找着宝石的琉璃一行与剧外拼搏在案头的原画师的形象相互呼应、结合,这部动画便带来了非凡的感动。”
今年的7月新番,可能是全年里水平最高,却让笔者感觉最为微妙的一个季度:一方面,《光死去的夏天》《章鱼哔的原罪》《小城日常》等作品在开播前就收获了不错的讨论度和关注度。
京阿尼新作《小城日常》,讨论度和口碑都不错,更贡献了这个季度最好的单集之一
另一方面,续作挑起了这个季度的“大梁”。《更衣人偶坠入爱河》第二季凭借对多元群像优秀的刻画和CloverWorks秀肌肉的制作水平赢得满堂彩,《新 吊带袜天使》尽管有些单元回略显乏力,但是整体上延续了15年前第一季那股恶搞乃至于恶俗的劲,仍旧收获了不错的人气和评价。其余续作如《胆大党》第二季,《彻夜之歌》第二季也都延续了其前作的风格。
可以说,这个季度的水平整体很高,而在这样一个“难解难分”的季度中,有那么一部动画,从开播之初的无人在意,到如今Bangumi评分一路爬升至8.0,说是逆袭有些夸张,但是确实是实打实的优秀作品。
这部动画就是来自Studio Bind,由藤井慎吾监督、改编自渋谷圭一郎同名漫画的《琉璃的宝石》。本作在剧情和制作上,都成为了笔者本季度观感最佳的动画。
01
硬核内容,何以打动人心
先来说说本作最为有趣设定和剧情。《琉璃的宝石》的剧情架构,和其他的“空气系”作品类似,并不复杂:女高中生谷川琉璃因为找母亲借钱买水晶饰品无果,选择自己进山寻找水晶,并在山中遇到了矿物学研究生荒砥凪,并开始跟随凪一起在各地寻找矿物,学习矿物知识(就这样,小琉璃走上了科研的不归路)。
不仅这个故事不复杂,就连题材都是曾经有同类型片使用过的:改编自芳文社漫画的《恋爱小行星》就采取了同样的以矿物、地质和天文为核心的“地学”作为主题。
但是比起这部评价一般的前辈,《琉璃的宝石》显然是要更加优秀的:它几乎做对了一部好的空气系动画应该做到的所有事,这点首先就体现在本作的剧情编排上。尽管和传统的空气系动画一样,故事是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展开的单元剧,但是却在人物身份和故事舞台上出现了变化:
大部分的同类型动画,主要角色大多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而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们的社团活动。这样的角色设计和舞台搭建天然地限制了对故事主题的展开空间:毕竟高中生不可能真的自己搞地质研究。
在这方面处理的比较好的作品大概是《放课后海堤日记》《Slow Loop》和《摇曳露营》,它们的成功得益于钓鱼、露营都是离高中生很近(大概)的活动,进行深挖也并不奇怪。
而《琉璃的宝石》打破了这一限制,故事的四个主要角色——琉璃和硝子组成的“JK组”和荒砥凪、伊万里曜子组成的“研究生组”之间,存在着年龄和阅历的代差。这份代差使得她们之间的关系比起单纯的朋友,更多了一层“老师与学生”般的年长与年下的关系。这份关系给了角色充足的成长空间:在故事中,琉璃的成长十分明显,从一开始有点熊孩子,对矿物的爱只是发财的小孩(比起高中生琉璃确实有点太小孩了),逐渐变得真正投入于这项爱好,她的“熊”也逐渐变为了俏皮和毒舌。
而本作的舞台,也不再拘泥于学校,或者是日本常见的都市场景。
借助“采集矿物”这一活动,本作直接将舞台搬进了日本的山川之间,主角们每一集都在寻找那些埋藏在森林、水下、或者是海边的各类矿物。这样的场景为故事中插入的科普内容提供了基础,也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新鲜感。各种山野、海边的景色,配合上本作的优秀制作(本文会在后面单独聊聊),让本作给人一种“郊游”式的青春体验。
其实,在叙事上,本作还有着一个优势:相比于单纯的单元剧,本片在故事中塞入暗线式的主线脉络。例如在第三集的结尾,寻找蓝宝石这一主题被提出后,就成为了贯穿全片的线索,这一线索又穿插于主角们寻找其他矿物的支线之中。
前文也已经说到,本片的故事大多是发生在日本山野间的“矿物采集”,这样的内容势必伴随着许多对于矿物的硬核科普。如果说在大多数空气系动画中,主题/爱好只是饺子,美少女之间的情感关系才是醋的话,那显然《琉璃的宝石》里,矿物学才是作者真正想要的那个醋:在每一集中,都有大量的篇幅被用于描述寻找矿物、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成这些有些严肃的科普内容。而在科学科普的同时,作者还为这些内容赋予了许多历史元素,让整个动画更有人文关怀的气质。
片中多次出现的科普小剧场
本片之所以会在这些部分如此硬核,主要归功于本片的监督和原作者二人:漫画原作者本身为矿物学出身,也曾经当过理科老师,自然会在作品中加入更多的科普要素。而巧就巧在,监督藤井慎吾同样是一位矿石爱好者。这两位创作者之间的惺惺相惜,构成了本片对矿物学热爱/致敬的底色。
这种底色的最佳反馈就是本片的第七集。
这一集,视角不再集中于谷川琉璃,而是对准了她班上的另一位同学:濑户硝子。硝子从小就喜欢石头,经常在各种地方收集、研究石头,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幼儿园的老师并不尊重她的爱好。父母虽然尊重她喜欢石头的爱好,却认为研究石头最好不要当作自己的职业,反而把自己对职业的好恶强加在了硝子身上。
这样的冲突通常会被描绘为角色与自己家庭、与自己的爱好决裂一类的情绪爆发点,可是《琉璃的宝石》没有这样做。硝子选择继续自己一个人学习矿物知识,自己在海边采集石头,她只是像现实中的每个小孩一样,在稍微的妥协后带着自己的爱好顽强地生长。
直到她在海边遇到了,那个坦然地喜欢、收集着石头的琉璃。对硝子来说,这似乎是第一次遇到同好。眼前这个对矿物知识明显没有自己了解的家伙,却比自己更坦然地面对着这项爱好。这对硝子来说是一种刺激。所以她才会用酸溜溜的语气,留下一句“这附近的海岸我全都采集过了”,便离开了此地。
而二人的再次相遇,对硝子的影响更大。认为琉璃带回的海玻璃存在价值的伊万里拉着凪和琉璃回到海边“捡垃圾”,恰巧遇到了骑车经过的硝子,她就这样也被迫加入了在海边捡垃圾的队伍。在海边寻找玻璃瓶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与同伴共享一项爱好的快乐,也从中学到了自己一个人看书学不到的东西。
而当大家准备分别时,得知伊万里和凪是矿物学研究生的硝子,第一次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梦想说了出来,而这一次,她得到的却是肯定的答复。不要去想前面会面对多少困难,尽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最后的片尾,凪告诉琉璃,她们在海边找到的蓝色玻璃,在以前就被叫做琉璃。这又与之后硝子抽屉中被标记为了琉璃的海玻璃样本相呼应,预示着二人刚刚开始的友情。
这一集的片尾内容也与其他集数不同。在结尾,硝子在海边骑着自行车,画面中逐渐闪回过她从小到大的照片:笑容一点点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假装的沉稳与内敛——随后画风突变,是她交到琉璃这个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后,每一天都很快乐的生活,令人动容。
这一集中,当最后点出琉璃的名字正是以往人们对于蓝色玻璃的代称时,本作的主题下深埋的那一层人文情怀,也就被点了出来:矿石,尤其是宝石,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类美好的祝愿与想象。这层关系,也是宝石的魅力所在。
02
走心制作,如何传递魅力
说完了剧情,再来聊聊本作的制作。Studio Bind这家公司,想必有部分读者是并不熟悉的。这也难怪:这家由EGG FIRM与WHITE FOX出资,成立于2018年的动画公司,原本是作为《无职转生~到了异世界就拿出真本事~》系列能够长期稳定推出动画而成立的公司。可是,随着冈本学(也就是《无职》第一季的导演)的离开,Studio Bind的实际制作能力饱受争议:无论是《无职转生 第二季》还是《群花绽放宛若修罗》,最终呈现效果都很一般。
而在这期间真正扛起了公司大旗的,还是本作的监督藤井慎悟。作为曾经多次在《光之美少女》系列中负责动作设计的老牌原画师,藤井慎吾对于美少女动画是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的,可以说,藤井导演的《别当欧尼酱了!》是冈本学离开后,Studio Bind最好的作品:靓丽的画风,优秀精美的人设,令人惊掉下巴的演出,稍显老派却足够轻松幽默的故事,让本片收获了相当的好评(本片也是笔者2023年最喜欢的动画)。
而在笔者看来,《琉璃的宝石》则要在《别当欧尼酱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琉璃的宝石》尽管拥有极强的科普性,但是在本质上仍是一部空气系美少女动画。一部美少女动画是否好看,其一肯定在于人设,好的美少女人设已经赢了一半了(也没有)。本作的人设藤井茉由对原作人设的改造无疑是成功的:角色的脸型、服装、头发更多突出了立体感,线条运用详略得当,给足了作监和原画设计动作的空间。
而光有优秀的人设显然是不够的,美少女最好看的样子显然是要动起来的。本作在制作上给人最大的印象便是老带新。从这方面来看,笔者觉得本片体现出了Studio Bind储备和培养人才的成果。而各位新人原画师在本作中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的。
如果说原作漫画中,虽然可以感觉到作者很努力地向读者展示各类矿物的美丽之处,却受限于黑白漫画这种介质的天然限制而无法展现体积、质感、光泽。但是在动画中,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藤井监督安排了专人,曾经出版过矿物画集的CLUSELLER被请来负责矿物设计,还担任本作的物的作画监督和矿物特效镜头的监督。在CLUSELLER的发挥下,大量漫画中的场景被改造,成为了本片视觉奇观的一部分。
除了第一集的石榴石,第九集的蛋白石这种直观的、充满冲击力的画面,一个更显细节的场景是在第二集中的黄铁矿与黄金的对比:为了突出两者的区别与黄金的贵重,制作组在平衡二者的颜色与光泽的平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除此之外本片的背景美术也很值得一提。本作的背景大体上可以被分为三部分:以大学研究室为代表的室内场景、以日本乡下的山川河流为代表的室外场景,以及展示各类矿物产地的原产地奇观场景。
这三个场景,都被用心打磨到了极致:三部分的场景在制作时,团队都寻找了大量的真实照片来构建场景。大学研究室内,书桌椅子拥挤却不显杂乱,给足了主角们活动的空间。室外场景绘制十分精致,厚重的颜色和写实细腻的描绘让人似乎真的融入进了夏日的日本乡下。
而最重要的矿物原产地奇观,配合上CLUSELLER作为矿物作监的执导,呈现出了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第三集的萤石矿洞:为了保证背景美术的质量,制作组甚至专程前往了现实中的矿洞进行取材。
而为本作的背景、甚至是整部动画赋予了灵魂的,当属本片的摄影团队。本作的摄影团队MADBOX,在本作中拿出来了不输给2024年《败犬女主太多了!》的摄影质量。所有的光线都有着明确、明显的来源,人物与背景间的光影关系、明暗变化趋于真实,是本作真实感营造的重要一环。
干讲了这么多,我们不妨以本片的第九集作为例子。第九集是整部《琉璃的宝石》到目前为止(笔者写作的时候已更新至第十集)完成度最高、效果最好的一集,我们来一层一层讲。
首先是本集的分镜。本集的分镜由みとん负责,在这一集中,他表现出了自己很强的特色:在片中,他大量使用了固定机位的远景镜头,来展现人物与场景之间的关系:
例如上图中,此处将镜头拉远,给到了倒下的自行车与雨后蔚蓝的天空,配合远景处倒下了的自动贩卖机,再次渲染出了昨夜大雨恐怖的破坏力,也为后文寻找新产地和蛋白石留下伏笔
其他的一些远景固定画面,在这些场景中往往都加入了一个焦点的变化,增强了本片的实拍感
而在精美的分镜后,更重要的自然是优秀的作画:本集的作画张数达到了夸张的11000张以上,为角色们可爱的小动作注入了灵魂:下面这段转伞和敲石头都十分流畅,且伴随着摄影机的运动变化:
而本集最讨喜,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摄影。单集中呈现的光线变化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上图中,两小只在户外采集的场景与下雨天在室内的场景尽管都是全局光源,但是在亮度(曝光度)上有显著的区别
这一段展示了极为真实的光照变化,人物的躯干先一步进入光照中,此刻人物抬头,光源直接打在脸上,效果奇佳。整段“凪的换装秀”都展示出了极高的完成度。
又如上图中,阳光从窗外射入,全局光源消失,室内包括人物在内的全部都遵从着真实的光线逻辑,营造出了画面的真实感,也使得画面看上去更加柔和
上图不仅通过摄影展现出了密林之中的光影效果,色指定还使用了更高饱和度的颜色强化了夏日氛围。
蛋白石作为本集最重要的奇观镜头,角色在水中的脚部与宝石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光暗变化。
以上这些种种,搭配上颇具人文关怀的剧情,构成了这一整集的优秀观感。在第九集中,我们可以看到琉璃和硝子两个高中生的成长:矿物采集从单纯的爱好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二人在学到了求索的科研精神和虚心学习的科学态度后,又从中能够看到她们作为孩子对宝石最纯粹的爱;
故事中关于水坝的科普部分,在单纯地讲述水坝的用途之外,也表达出了对现代工业改造生活的赞颂。
种种这些,都能看到这部动画对矿物学,对地理学乃至对科技发展、科研精神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烈的爱。而精准地传达出了这份尊重和爱的制作团队,无疑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动画最真挚的热爱与尊重。当剧中寻找着宝石的琉璃一行与剧外拼搏在案头的原画师的形象相互呼应、结合,这部动画便带来了非凡的感动。
03
结语
截止到本稿写作时,琉璃的宝石已经播完了10集的内容,离完结只有一步之遥,接下来,之前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蓝宝石线将会作为本季度的主线,担任起收尾的重任,笔者已经在期待能够在接下来看到怎样的奇观了。
在观看这部作品时,笔者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有幸于看到一群热爱着动画、也热爱着宝石的人,将自己的全力投入在一部作品中,这样认真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希望藤井慎吾和Studio Bind在未来也能够带来如此美好的作品。
参考资料:
animate Times藤井慎吾访谈,
中文翻译来自幼稚完了吗zz: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912844610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