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国货美妆科研界的“扫地僧”,依然遥遥领先

500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周艺

从大名鼎鼎的烟酰胺、377,再到如今颇为流行的传明酸、谷胱甘肽,市场对美白的需求从不减弱一分,而在抗衰的路上,A醇、玻色因、胜肽等成分更是轮番登场。

不论是原料的开发还是技术的升级,国际大牌和国货美妆都在科研这条路上搏命厮杀。

但与已经研发出成熟产品,对部分成分信手拈来的国际品牌相比,国货美妆所能代表的原料和技术并不多,这也导致如今中国美妆行业面临的两条研发路径——

第一是与国际大牌正面对抗,破除被他们主导的成分话语权,第二条则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少有人选择的创新路,找到真正的“中国成分”。

但不论是哪一条路,都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和突破,只是比起前者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第二条路所取得的成绩更令行业振奋。

近期,谷雨带着旗下核心原料——“极光甘草”登上了科学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论述了极光甘草藏在专利背后的机理及功效研究。其次,谷雨的第二个代表成分稀有人参皂苷CK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迭代,今年5月份刚刚进行了原料备案,又有两项稀有人参皂苷CK相关的核心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致力于找寻更适合中国人肤质的科学护肤解决方案的谷雨,坐稳了精于创新突破的国货科研“扫地僧”的地位,并重新定位了中国美妆的科学新高度。

01

核心原料拒绝“卡脖子”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研发仍在“补课”阶段,但国际大牌并不想做那个老师。研发与产业链的不成熟不可避免地让国内品牌对国际原料产生长期依赖。

全球的化妆品牌原料一直由几大巨头掌控,而他们与国际大牌的合作极为密切。例如欧莱雅的核心供应商就是德国赢创,在神经酰胺领域研究颇深,修丽可AGE面霜也得益于此;

另外还有大名鼎鼎的377之父——德国德之馨;多肽强者、雅诗兰黛小棕瓶的幕后功臣亚什兰等等

抛却独家供货协议不谈,依赖原料进口的结局就是被国际原料巨头垄断,最终造成国内品牌话语权的缺失。

所以,要从“根本处求生死”,美妆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原料、研发、生产的三维竞争,

杜绝核心原料的“卡脖子”才是目前国货品牌应该“内卷”的方向。从这个趋势上,过去一直在科研上埋头低调的谷雨,正逐渐显露出“隐形冠军”的潜质。

谷雨多年来坚持从中国草本植物中找到分子式明确的活性天然成分,由此“出发”深研的极光甘草和稀有人参皂苷CK作为旗下的两大王牌原料,已经分别建立起美白和抗衰两大原料壁垒。

早在2007年,谷雨品牌尚未成立时期,创始团队已成立了护肤实验室,开启原料自研之路

最先进入团队科研视野的是中国传统植物光果甘草,其根部提取物“光甘草定”拥有强大的美白功效,却极难萃取——一吨的光果甘草仅能提取100克,且难以应用。

500

光果甘草 | 图片来源:谷雨

面对棘手又珍贵的“美白黄金”,谷雨没有退缩,坚定选择了光甘草定作为品牌科研的主要方向,多年来,不断攻坚,并实现0到1的自研突破。

除此之外,谷雨的原料库里,还有第二个“当家原料”——稀有人参皂苷CK。

作为“中国成分爱好者”的谷雨坚定认为,最适合中国人的护肤原料,就藏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但找到它们才只是第一步。

02

科研“隐形冠军”的含金量

曾几何时,美妆行业讲“成分”,讲“浓度”,要的就是高效便捷,许多的“原料桶”品牌搭上这阵风潮在市场中颇受欢迎,但随之而来又有部分品牌只卖浓度概念,不讲科学配比,也出现过打假“30%浓度玻色因面霜”的虚标事件。

随着美白、抗衰等功效型护肤诉求日渐迫切,市场更期待品牌对于产品成分的认识,不只有“有效”,更要寻根溯源,搞清楚它的功效机制。

科研和原料不可分而治之,既要有原料壁垒,也要有核心技术和研发思路。

找到了光甘草定,但要让其能发挥出美白功效,谷雨要做的还有很多。

直面光甘草定“提纯难度大”“溶解性差”“稳定性差”等应用难点,谷雨依托自主研发的双专利“熔融结晶提纯技术”与“28纳米包裹体技术”,搭载靶向递送技术,谷雨将光甘草定的纯度提升至99%的行业最高水平,并实现高效透皮吸收和精准递送,让其抑黑效能显著提升的同时更安全、更精准,也为光甘草定带来了“极光甘草”的新命名。

500

图片来源:谷雨

值得一提的是,谷雨近期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上还发表了一篇阐述极光甘草机理及功效研究的论文从期刊及论文影响力来看,该论文所发布的期刊属于JCR1区,影响因子达到5.6的良好水平。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谷雨通过专业论文的方式清晰解释了隐藏在极光甘草专利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含金量”,在行业还在讲纯度和浓度的时候,谷雨已布局了别人难以复刻和超越的靶向递送和超微粒径纳米包裹等方式,更为行业里其他成分和原料的迭代提供了创新思路。

说完极光甘草,我们再来看稀有人参皂苷CK。

听名字就知道,这又是一个“难啃的骨头”。据谷雨科研团队介绍,稀有人参皂苷 CK 存在着两大行业难题:其一是在自然界中极其稀缺,只有30-50年的极高年份老山参中才有极微量的CK,其二是被摄入人体的人参需经过体内的菌群和酶,才能转化出真正起效的稀有人参皂苷CK,整体转化率极低。

对此,谷雨开展深入研究,继今年5月进行原料备案后,近期又有两项稀有人参皂苷CK相关的核心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稀有人参皂苷CK的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和《一种高效转化高纯度稀有人参皂苷CK的复合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获授权。

500

图片来源:谷雨

以前述双专利为支撑,谷雨创新推出的“智酶仿生科技” 以生物仿生学为核心理念,模拟人参皂苷在人体内转化过程,利用AI科技,在近200万种酶中筛选6大最优生物酶,经过21道工艺,最终得到超2000倍的稀有人参皂苷CK。

此外,谷雨还以高通量蛋白组学广谱探针技术快速筛选出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发现CK可显著结合22个皮肤抗老靶点,同步促生6大胶原和3大蛋白。其中,促生关键抗垮胶原(Ⅳ型)高达397%,促生力是玻色因的3.5倍、A醇的2.4倍。

稀有人参皂苷CK也成为谷雨超越国际抗老成分的关键突破口,打破了国外抗老成分的垄断。

谷雨首席科学家李安章曾说过,“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能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科研,就是有用的科研。”

谷雨多年来聚焦中国特色植萃成分,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对提纯、纳米包裹、靶向递送等应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让产品安全且高效。

对谷雨来说,不仅要自己找到原料里的“中国芯”,更重要的是,要建成一条自己的研发体系。

03

自产自研的“护城河

近些年,美妆行业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国市场。国际大牌在华展业不断碰壁,逆风而行,国货却是一日千里。

对于国产美妆的头部品牌而言,资金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瓶颈,研发平台的建设才是真正需要“补课”的地方。

寻找一个新原料,探寻一种新方向,或许对比“拿来主义”要慢几步,但总体来看,更有助于品牌建设全链研发的能力。

而在这一点上,谷雨的成长路径便值得行业借鉴。

500

谷雨市场地位认证 | 图片来源:谷雨

谷雨成立于2016年,距今发展还不到十年,但已经是国内鲜有的建立了覆盖全产业链科研创新闭环的护肤品牌。

换句话讲,谷雨已经掌握了从原料研究、配方应用、功效检测再到高水平生产的全链条自研能力。

在研发方面,谷雨在广州黄埔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青囊研发中心,并配有八大功能实验室,从基础研究、原料创新再到功效验证,建成了一个世界级的高端研发平台。同时,还建有获国家CMA及CNAS 认证的理化实验室和功效评价中心,帮助品牌掌握第一手数据,精准把控原料及产品的品质及功效。

500

青囊研发中心团队 | 图片来源:谷雨

在原料规模化量产方面,谷雨已配建有行业领先的超1万平方米的核心原料生产工厂,保障了品牌旗下核心产品线核心原料全部自研自产,是国内极少数自有核心原料生产工厂的品牌。

在生产方面,谷雨旗下护肤品生产工厂四时润物,目前已拥有14 条自动化生产线,室内无菌设计达到10万级GMP洁净制造标准,并已通过4项国际质量认证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全方位打造世界级标准的生产工厂。

自研自产的口号说起来容易,但不找外包和供应商,真正建成拥有全产业链自研能力的生产线不能靠一朝一夕的速成。

先找到那株具有中国底蕴的植物,再配套一系列硬核科研支撑,瞄准它的明确分子式与起效机理持续创新与突破,直到完美发挥它最大的功效,并植入到产品体系中。

这一条路,谷雨已经走了近10年;而下一个10年,谷雨又将给出怎样的惊喜,又将定义怎样的时代,值得期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