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将打造AI标准策源地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组正式启动

大湾区经济网广州讯(编辑 赵刚)9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组在广州正式启动。该工作组旨在通过标准化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港澳协同、国际联通的人工智能标准策源地,为“人工智能+”行动提供湾区方案。

500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189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4.8万亿美元。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3985亿元增至2035年的172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6%。在这一背景下,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既是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组组长武海云表示,大湾区具备产业、区位和创新三大优势。这里既有AI芯片研发、大模型训练等技术供给,也有智慧港口、跨境交通、智能制造等丰富场景,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从技术到实践的完整链条。同时,大湾区凭借与港澳及国际规则衔接的便利条件,有利于构建开放协同、互联互通的标准化体系。

工作组将聚焦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加快AI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构建湾区AI标准应用生态,最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I标准策源地。具体而言,工作组将围绕具身智能、AI终端等优势领域,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标准话语权;组织产学研用机构联合研制场景应用验证标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AI中试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

启动仪式上,多个标准化项目同步签约。光大银行广州分行、领信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与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何芬表示,将通过人工智能标准评价体系与企业信用体系融合,提升对人工智能企业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可获得性。

在推动标准国际化方面,工作组将遴选一批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典型场景,打造“湾区案例”,携手港澳机构共同研制“湾区标准”,推动中国标准和技术解决方案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输出,使大湾区成为中国标准国际化的重要窗口。

湾区国际产业发展促进会总干事林泽天指出,香港具有科研实力和国际视野优势,内地拥有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双方可通过协同合作,在人工智能标准制定方面实现“同步起跑”,推动湾区标准与国际规则接轨。

领信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震宇认为,标准是产业成熟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积极制定高级别标准,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国际通用标准,助力科技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广州频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