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新势力风云榜:零跑狂飙 理想渡劫 蔚来逆袭?

作者:kimsu

500

步入9月,造车新势力榜单上的“变与不变”似乎已然清晰可辨。比如零跑汽车,就一成不变地占据着销冠宝座,8月以5.7万辆的成绩再度刷新品牌单月交付纪录,连续6个月领跑造车新势力阵营;鸿蒙智行则以4.46万辆的成绩紧随其后,小鹏汽车则以稳定表现占据第三,和7月份的排位别无二致。

谈及“变量”,打头阵的当属蔚来和理想汽车。前者以超过3.1万辆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跃升至榜单第四位,后者销量却遭遇“滑铁卢”,暴跌超40%,跌至第六,迎来了转型阵痛期。

竞争加剧 3万辆成新门槛

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玩家们似乎总在“创新高”。零跑汽车继7月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后,8月更上一层楼,新车销量达到了57066辆,同比增长88.3%,平均48秒就卖出一台新车的速度,确实让竞争对手们望尘莫及。今年前8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328859辆,同比增长136.4%。值得一提的是,8月20日,零跑汽车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辆,这意味着,按照如今的态势,年内完成一个“百万辆”小目标并非难事。

鸿蒙智行紧随其后,8月共交付新车44579辆,同比增长32.3%,全系累计交付量也突破了90万辆。其中,问界系列作为销量担当,贡献了40012辆,占比高达九成。问界M9销量破万辆,问界M8则更胜一筹,以21537辆的成绩脱颖而出。此外,鸿蒙智行8月以38万元的成交均价,连续14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甚至超越了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

小鹏汽车则以37709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68.7%,环比增长2.7%,单月交付量再创新高。其中,小鹏MONA M03交付量超过1.5万辆,这也是其连续12个月交付量破万辆。今年1-8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71615辆,同比增长330%。

前三名的格局似乎已趋于稳定,它们成功原因也已近乎成为了业界共识。零跑汽车凭借“性价比+全栈自研”的核心战略,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站稳脚跟,同时避免了“以价换量”的困境。全栈自研技术使零跑汽车能够将成本控制在极低水平,甚至将500元成本的零部件纳入研发体系。正是得益于此,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达到0.3亿元,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从数据来看,零跑汽车上半年营收达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也创下新高,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14.1%。

然而,“半价理想”的标签虽为零跑汽车带来一定的市场优势,却也暗含品牌发展的局限性,长此以往并非好事。零跑汽车深谙其道,“品牌高端化”已箭在弦上。根据零跑汽车的规划,其将加速布局D系列车型,剑指30万元市场区间,首款车型将在明年上半年上市。而市场究竟会给出怎样的反馈也值得期待。

鸿蒙智行和小鹏汽车则依然依托华为的技术生态和“技术普惠”策略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智行除问界外,其他品牌如智界、享界、尊界的合计销量仅4000多辆,“单腿走路”的问题已然显现,鸿蒙智行急需第二增长极,只是究竟哪一“界”能担下此任,尚未可知。小鹏汽车则呈现出MONA M03冲量、G6和G7稳固基本盘的态势。此外,新一代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量即破万,创下新纪录,其未来将对小鹏汽车整体销量带来怎样的提振,值得期待。

蔚来三年来首超理想汽车 后者迎至暗时刻

理想汽车的风光曾经也令众竞争对手艳羡,其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独特的增程技术路线,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家用大型SUV搭配“冰箱、彩电、大沙发”,理想汽车精准击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痛点,以“奶爸车”的形象在新能源市场独领风骚,销量一度遥遥领先,这也让其在2023年就率先实现盈利,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

然而,增程技术的门槛并不高,“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也极易被复制。随着零跑汽车、问界等竞争对手推出类似配置且价格更低的产品,理想汽车的市场优势迅速消失。在新能源市场上独领风骚的变成了“半价理想”,而理想汽车本身却连对方的车尾都追赶不上。

面对危机,理想汽车决定押注纯电转型,但转型之路却荆棘丛生屡屡受挫。理想MEGA因激进造型设计遭市场冷遇;理想i8自发布以来争议不断,32万元起的定价被指过高,Pro版未配置冰箱引发用户吐槽,上市24小时大定转化率仅10%,上市一周后不得不紧急调整配置。上市活动现场播放的理想i8与大卡车碰撞的视频更是将理想汽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理想汽车一度遭受黑公关的“围剿”。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8月的理想汽车以28529辆、同比暴跌40.7%的成绩黯然收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蔚来的成功,紧随理想i8上市的乐道L90同样定位六座SUV,价格却是26.58万-29.98万元,且全系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如果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式购买,起售价甚至降至17.98万元。消费者用脚投票,乐道L90首月交付就破了万辆,而理想i8却只能立下9月底累计交付8000辆至10000辆的“军令状”,能否实现都尚且要打下一个问号。

但造车新势力的格局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蔚来和理想汽车的较量也远没有结束。蔚来虽暂时领先,但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今年二季度财报来看,蔚来净亏损49.9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93%,上半年累计亏损117.45亿元,比2024年上半年增亏15.14亿元。依照当前烧钱速度,272亿元现金储备只够再“燃”一年左右。有业内人士甚至断言,若无法在四季度前实现现金流转正,蔚来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反观理想,虽销量下滑,但手握1000亿元现金流,且已连续11个季度保持盈利,成为为数不多的在激烈竞争中能持续“赚钱”的造车新势力。其并非全无翻盘机会,而目前来看,这场“翻身仗”的关键在于9月上市的理想i6,纯电转型的成败在此一举。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理想汽车也迅速做出了调整,今年8月理想汽车对销售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部门,产品策略上减少SKU,回归单品聚焦策略,将单一配置做到极致,以此为用户提供最强的产品力和性价比。与此同时,加快技术平台和产品迭代节奏。全球化布局方面,理想汽车也加快了布局,将2025年定义为“出海元年”,首批重点市场锁定中东和欧洲,并在德国、美国建立研发中心,搭建海外销售和售后组织。

因此,2025年理想和蔚来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尚难预料,造车新势力排行榜的未来变化亦无法精准预测。毕竟新能源汽车的战场瞬息万变,不存在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适应环境并做出改变的玩家。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格局依然充满着变数,头部玩家能否保持领先,中尾部玩家又能否实现超越,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