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访谈
值得逐字细品,核心可以拆成三段:
1. 眼下的“普加关税”只是开胃菜,目的是先给财政部回血。官方算盘是一年能刮出约三千亿美元,先拿这笔钱填债务窟窿、再谈别的宏图。
2. 之前砸重金谈成的关税协议,各国以为盖了章就高枕无忧,结果华盛顿不认旧账,准备按品类慢慢补刀:欧盟家电、日本整车、中国玩具,这些在美国市场捞大钱的项目,接下来都要“二次找补”。
3. 真正要命的是高附加值赛道——芯片、制药、造船——税率正一步步往250%抬。逻辑简单粗暴:利润厚,就得回流美国本土建厂,雇得起高薪美国人。
把这三点串起来,特朗普2.0的打法已经摆上台面:
• 如果你的产业是华盛顿眼里的“心头好”,还能继续赚钱,但迟早得把产线搬到美国,否则就被关税卡死。台积电九成先进制程还在台湾?这数字美国忍不了,逼迁是迟早的事。
• 如果你的产业被判定“低价值”,那就只剩微利空间。比如中国玩具,美国人不可能去打螺丝,只能继续进口,但层层加税会把利润压到地板,老板勉强喘气,工人继续拿辛苦钱。
一句话:这班子算盘打得又狠又细,刀刀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