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继续:20个日本旅游避坑指南 | 盘点文化差异下的那些日本奇葩规则

这篇文章整理了20个日本和国内不一样的规则,作为旅游的避坑指南,感兴趣赶紧收藏吧。

交通篇

1、火车开到中间会断开,不同车厢开往不同方向

“明明坐上了去大版机场的火车,最后却到了日本乡下和歌山”,这个坑点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是热知识了。

是的,日本有一部分列车,会在到达某一个站之后分成两个方向,不同的车厢分道扬镳,其中被最多人踩坑吐槽的,就是大版市区去大版机场的火车。这列车在日根野站会分成两个部分,1~4节车厢去大版机场,5~8节车厢去和歌山。坑游客的程度不亚于“上海地铁10号线”(懂的都懂)。

为此,车上甚至加了中文广播,大喇叭循环播报,但正如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亲测如果一上车就放空自己开始睡觉、看剧或者刷手机,确实很容易注意不到广播。

类似会分开火车,在日本并不少见,所以,在日本坐JR千万千万看清楚,重要行程提前网上搜一搜,避免被坑

500

2、都是地铁但它们不一样,站内无法换乘

在国内,除了少部分地铁站因为设计问题,或者没有完全完工,因此无法站内换乘外,几乎所有的地铁换乘都是默认站内进行,不需要重复刷卡。

但在日本,看似都是一样的地铁,但他们背后往往是不一样的公司,因此,即使两个站离得很近,也是不能站内换乘的,需要出站重新刷卡进出。

这样的情况在东京、大版都非常普遍,大家找换乘站的时候注意下,站内如果找不到,出站看看试试呢。

3、公交车后门上车,还要拿个叫整理券的东西

与国内相反,日本巴士后门上车,前门下车。全程一个价的公交,下车给钱或者刷ic卡就可以。但有些公交是按乘坐的站收费,如果有ic卡就上车刷一次,下车再刷一次,如果没有ic卡,就要上车后在后门附近拿一张整理券,下车把整理券和车费一起给司机。整理券上有编号,代表你从哪一站上车,下车根据编号给车费,车费与编号的对应表会展示在车里的大屏上。

500

整理券

4、公交车下车前要按下车铃

这个其实在很多国家都很常见,在国内的一些地方也开始有类似的设计了。

因为公交车不一定每站都有人上下,为了节省时间,司机不会每站都停,如果你要在某一站下车,那么在快到这个站的时候,要按一下车上的醒目的“stop”铃,否则司机不会停车。

5、特急JR要加钱

很多人可能在日本遇到过明明买了票,却被乘务员要求补票甚至赶下车,这是因为日本的JR有一个“特急”的概念。

JR的很多线路分为:普通和特急两种车。普通就是每站都停,比较慢,类似国内绿皮车,特急就是只停大站,比较快。如果只持有乘车券,只能坐普通,不能坐特急;必须同时持有乘车券和特急券,才能坐特急的车。

500

乘车券和特急券分别有一张票

6、女性专用车厢

部分的日本地铁设有“女性专用车厢”,即仅允许女性乘坐该车厢。在候车区、车厢内会有明显的标识。

如果男生不小心上了女性专用车厢,也不用太担心,从车内走去另一个车厢就行。

7、不安检,不刷证件

除飞机外,日本坐任何交通工具都不需要身份证件,也不需要安检进站,所以不要提前很久赶车,一般提前15~20分钟足矣。

8、打车,贵贵贵

日本的物价其实没有比国内贵太多,但打车例外,5公里的行程就要接近200人民币,能从市区打车到机场的绝对是大土豪。所以普通人去日本自由行,还是要多了解一些当地公共交通,不能像国内那样愉快打车了。

住宿篇

9、酒店按人头算钱入住

这也是一个反人类的规则,酒店不是按房间算钱,是按住的人,一个人要比两个人入住便宜,而如果你订的是一个人入住,就不能住两个人,要加钱。这些信息携程等ota平台也会有提示。

10、10点前退房,3点后入住

日本酒店的入离时间也比较离谱,大部分是10点前退房,下午3点入住,部分酒店可能是11点,但不能更晚了。

11、浴缸、冰箱是酒店标配

在日本,即使是300一晚的当地平价酒店,也一定会配有浴缸和冰箱,很多酒店还会有公共大浴池,泡澡可能是刻在日本人骨子里的基因吧。

吃饭篇

12、餐厅预约制

在日本找餐厅,一直是让我非常不适应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很多餐厅都是预约制度。经常就是,网上搜了一家不错的店,去了,发现很空,你心里暗喜,结果却被告知预约已满不接待,或者就是8点后才能空出来。

而很多店的预约,是在日本本土软件或者网站操作,有些甚至只能电话或邮件预约,就很不友好。

个人建议是,如果有特别特别想吃种草的店,一定要花点时间找找预约渠道,一般游客找店,就看看大众点评,找大的连锁或者点评上国人评论多的店,那些店一般不用预约。

13、很多餐厅座位真的很少很少

如果同行人比较多的情况,非常不建议随便看到一家店就过去,日本真的有很多很小很小很小的私人经营的餐厅,只有不到10个座位,还是一人食的那种,类似深夜食堂里的场景。试想一下,7、8个人浩浩荡荡走进一家不到10平的店,不管对老板还是对自己都挺尴尬的。

500

全程吃过最好吃的拉面店,店里只能围着吧台坐7,8个人

14、便利店不可以堂食

日本虽然便利店遍地都是,但大部分便利店都是不可以堂食的,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外带的税点和餐饮的税点不同,所以如果你在便利店里吃刚买的便当,很有可能会被店员制止。

少部分比较大的便利店会有桌子,可以让你坐下来吃,但对应的价格税点也会不一样。

其他

15、公共场合的插座不能用

这个也挺反常识的,毕竟在国内,去店里看到插座用一下,没有人会觉得你是在偷电,但日本,除了像星巴克之类明确有给客人使用的充电口的地方外,在餐饮店、在购物的商场看到插口去充电,很有可能会被店员阻止。

16、没有垃圾桶,只有塑料瓶回收

在日本,找垃圾桶是一个世纪难题(曾经的上海也是,被吐槽之后改进了)。日本的街道默认是没有垃圾桶的,经常垃圾拿在手里大半天也没有一个垃圾桶,看到一个像的,激动地过去,发现只是回收塑料空瓶的。

去日本自带垃圾袋,确实是一个靠谱的建议。

17、卫生间纸扔马桶里而不是垃圾桶里

日本的公共卫生间基本都是坐式的马桶,都会提供卫生纸,而这些卫生纸经常会被人吐槽很薄,原因是这些纸的材质都是可水溶的,类似于国内一些写字楼提供的一次性马桶坐垫纸。

因此这里的卫生间基本没有大的垃圾桶,卫生纸直接扔进马桶里冲下去就可以。在一些中国游客多的地方,甚至看到过卫生间内中文标注“不要把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这也是细节处的文化差异了。

18、很多博物馆不能拍照,且收门票

中国大部分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但日本不是,即使是国字头、市字头的馆,大部分也是收费的。

更令人不适应的是,很多博物馆内不让拍照(不是全部,只是部分),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这一点确实很不友好。

19、景点门票大部分只能收现金

日本的无现金程度其实也已经很高了,但大部分的景点门票,尤其是稍微小众一点的,都还是cash only,因此现金千万别忘。

20、国民娱乐活动,巨大的游戏机电玩店

在日本逛街,经常的可以看到巨大的游戏机电玩店,一整幢楼都是游戏机,你可能会看到店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游戏机,很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在玩;而往楼上走,可以看到一整层的抓娃娃机,一整层的扭蛋机........

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