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峰会:为不确定世界注入确定性“上合力量”
作者: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已超出现有国际体系的约束能力,多种挑战相互作用严重冲击着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的家园。在此背景下,天津峰会通过深化多边合作,为全球战略稳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天津共识”。
天津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的里程碑式盛会。面对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压力和治理赤字等全球挑战,各成员国元首不仅要通过《上合组织2035年前发展战略》进一步建设团结互信的共同家园,而且要借助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向不确定的世界注入确定性“上合力量”,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动能,使上合组织成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坚固之锚。
全球秩序亟需稳定
当前,全球秩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环境、社会和技术挑战威胁着稳定与进步。数据显示,与20年前相比,贸易地缘政治指数风险上升了30%,同期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增长了200%。和平赤字阴影下,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经济造成数万亿美元损失。
这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已超出现有国际体系的约束能力,多种挑战相互作用,持续加剧动荡,严重冲击着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的家园。在此背景下,天津峰会通过深化多边合作,为全球战略稳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天津共识”。
在行动中注入确定性
作为峰会轮值主席国,中国围绕“可持续发展”主题,组织了110多项活动。这些行动聚焦安全、经济和基础设施合作,为上合组织推动区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15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在安全领域,上合组织成员国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全球和平与安全。中方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和国防部长会上明确指出,上合组织应通过深化多边务实合作,成为维护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上合组织通过天津峰会加快建立“四个安全中心”,包括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和禁毒中心。这些机构将通过情报共享、联合演习和禁毒合作,完善安全机制,增强对区域和全球和平稳定的保障能力。
为提升应对全球风险的能力,上合成员国要在天津峰会上加快制定《上合组织至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落实计划。各方一致认为,“实施单边制裁违反国际法”,并坚决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主义措施”。成员国积极推动本币结算和供应链安全,支持完善海关监管,确保贸易畅通和经济稳定。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成员国物流绩效显著提升。这些努力带来了切实的贸易增长:与2017年首次扩员后相比,到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额增长了125%。
上合组织成员国通过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为区域供应链的韧性奠定了基础。在天津峰会举办前夕,成员国交通部长会议签署了《“丝路驿站”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国际道路运输提供服务保障。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已建、在建、拟建的国际交通走廊达25条。这些由公路和铁路组成的网络,不仅是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保障,更是提升成员国在全球供应链中集体议价能力的关键战略资产。
在粮食安全这一战略议题上,上合组织成员国正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合作机制,履行其作为全球主要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国际责任。例如,位于中国西安杨凌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已在上合组织五个成员国建成11个境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示范园通过派出专家团队,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元首引领凝聚“上合力量”
成员国元首的引领作用是上合组织《宪章》赋予的权力。元首通过理事会引领上合组织发展方向,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合作实践。例如,“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增长。从2022年至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30%,超过了1万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超过了840亿美元。
“如川之流,往来不穷。”成员国元首们始终高举“上海精神”的旗帜,为各领域合作议程领航把舵,并将这一精神融入到应对挑战的具体行动中。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和这一独特的多边主义模式不仅打破了霸权主义主导的传统国际关系逻辑,还以互利共赢的方式为多极化世界秩序提供“天津共识”,包容性地回应贫富差距、气候与粮食等全球议题。此次是中国第五次作为轮值主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天津峰会将开启上合组织下一个“黄金十年”,持续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确定性,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强大的“上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