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计算奖得主在林道诺贝尔大会畅谈密码学前沿
2025年8月28日,在第八届林道诺贝尔经济学大会上,世界知名密码学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Yael Tauman Kalai教授与参会者分享用密码学压缩证明的新突破。这一环节体现了林道大会与海德堡劳雷阿特论坛(HLF)的紧密合作。HLF是每年在德国海德堡举办的国际盛会,汇聚图灵奖、菲尔兹奖、阿贝尔奖等顶尖奖项得主与全球优秀青年研究者,旨在促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跨代交流与合作。在HLF有传统的Lindau Lecture,而在林道大会上,Heidelberg Lecture也已成为固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与密码学的跨界奇才
Yael Tauman Kalai不仅在密码学的数学基础研究上贡献卓越,更在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等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可验证计算的革命性进展,并因这些突破在2022年荣获ACM计算奖,表彰她在可验证计算委托和密码学基础贡献方面的突破。
Kalai的学术道路堪称“跨越式”。她本科就读于希伯来大学数学系,之后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攻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硕士。2001年,她在硕士项目中与导师合作提出了环签名(Ring Signature),允许一组用户中任何一个成员匿名代表整个群体签署信息。这一技术如今已成为多种加密货币系统的隐私保护基石。此后,她对密码学中广泛应用的Fiat–Shamir变换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潜在安全隐患。这一变换是目前几乎所有智能手机(iOS和Android)使用的数字签名方案的核心。2006年,她完成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迅速成为国际密码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压缩证明:让复杂计算一眼可验
Kalai的讲授围绕“如何通过密码学压缩证明”展开。她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在一个越来越依赖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不可信平台的时代,我们如何快速确认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而无需重新执行耗时巨大的计算?
传统数学证明往往冗长繁复,验证过程本身可能比证明还要耗费更多资源。Kalai 展示了密码学如何将复杂证明压缩得简短而高效。通过交互式证明(Interactive Proofs)、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以及SNARKs(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s of Knowledge)等方法,验证者只需极小的计算代价,即可对庞大而复杂的运算结果给出高度可信的验证。
这一思路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区块链为例,传统交易验证需要全网节点耗费巨大算力,而利用SNARKs,用户可以快速生成一份简短的证明来确认交易有效性,却无需泄露交易的敏感细节。这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加强了隐私保护。
从理论到产业:学术成果的现实落地
Kalai 教授特别强调,密码学的迷人之处在于“不断突破不可能”。例如,零知识证明最初看似不可行,但通过重新定义证明的方式,研究者成功实现了“既能证明命题为真,又不泄露额外信息”。这种思维方式延伸到SNARKs的设计:借助Fiat–Shamir启发式,将交互式过程转化为非交互的简短证明,从而实现现实世界中可用的验证工具。
这些成果逐步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实践。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多种区块链项目已经在尝试使用SNARKs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正在推动标准化,以便未来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像调用API一样直接使用,从而极大降低使用门槛。
展望未来: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挑战
演讲最后,Kalai带领听众走向研究中的两个新挑战。 首先是量子计算,如果未来出现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现有依赖数论难题(如大整数分解)的密码体系可能被彻底攻破。Kalai正积极探索后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致力于构建在量子攻击下仍然安全的加密机制。同时,她还研究如何在不具备量子计算能力的情况下,验证量子计算的正确——这无疑是计算机科学的下一个重大挑战。 其次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验证性,与传统电路不同,AI模型不仅执行固定计算,还能动态访问互联网和数据库。如何证明AI的输出结果是正确且可信的?Kalai坦言,这一问题让她“痴迷”,并已成为她新的研究方向。她希望未来能够开发出机制,确保AI系统的决策过程能够像数学证明一样被验证。
Yael Tauman Kalai教授的工作生动展示了密码学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从环签名到SNARKs,从智能手机安全到区块链扩展,再到后量子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探索,Kalai的研究始终聚焦于一个核心主题:如何在不可信的世界中建立信任。正如她所揭示的那样,密码学不仅是一门数学艺术,更是未来数字社会的信任基石。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学术的成功,更是人类在面对复杂与未知时,不断寻找秩序与安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