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科若比钟馗,人民当做天帝
文 | 刘梦龙
游戏科学上周官宣了新作,这次选定的故事题材是钟馗。预告片很有意思,也引起了很多猜测。作为目前国产3A的领头羊,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游戏科学已经用《黑神话·悟空》证明了自己,由此大家对它的新作《黑神话·钟馗》充满了期待也理所当然。
游科这次选定钟馗这个题材,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也确实很有意思。和孙悟空这样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代言人相比,钟馗在国外的知名度确实要差不少。所以,有人担心作为一个预订面向全球的3A大作,外国人不认识钟馗,会不会影响销量。
我倒觉得这体现了游科的自信和野心。小厂要依托大势,要吃题材热度,但大厂能造大势,创造新的经典。作为业界栋梁,开发本土特色ip,为玩家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这就叫大厂优势。所谓的成熟题材,换而言之,也可以说是老题材,再好的故事说多了也不新鲜。讲闻所未闻的故事,题材的新鲜度本身就是游戏体验的一部分。
我们倒不如反问,像所谓北欧神话,美国南部乡村传说,甚至《古墓丽影》《神秘水域》所热衷的古文明题材,《战锤》《万智牌》那样的超级大杂烩,对全球玩家来说,难道真就特别熟悉吗?
不外乎是过去西方的文化产业一枝独秀,能把全球各类题材发掘出来,统统化为己用。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一切文化资源任我使用,也只有我在用的文化霸权。
面对这种情形,全球玩家不但习以为常,遇到靠谱的大制作,往往还觉得耳目一新。多亏了西方大公司的发掘创作,才知道异国情调如此迷人,甚至感叹本国居然还有这有趣玩意,自己却不知道。
在这个选用过程中,诸多题材最终展现出的文化形象,往往早已经和原版形象相去甚远,完全是西方人按自己口味随意修改的结果。但拥有优秀题材的母国,没有把传统形象现代化的生产能力,本国年轻人只能通过外国流行文化,了解到似是而非的本国传统文化形象。
我国在文化领域,过去就是这么个弱势国家。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指望外国人来挖掘中国题材,不然你就是没得玩。或者说得更正式一点,就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具备把传统题材充分现代化的能力,更不具备利用本土题材进行全球竞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日韩作为西方集团的一员,都是文化产业大国。同为中华圈,日韩对我国文化资源的取用,算得上处心积虑,明抢暗偷。这种借鉴使用,时间一久,不断出现从我国传统文化变成对方传统文化的情形。于是,我们又面临一个谁在世界舞台上定义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再这么发展下去,到底属于谁,还能剩多少的问题。
所以,游科的《黑神话·悟空》是一个重大产业突破。从此我们有了可以和洋货展开全球竞争的国货。更不用说游科作为行业的开拓者,处于一种特殊的优势地位,国内各个领域的文化资源都乐意向它开放,供它发掘。可以说,游科如今开拓的每一个题材,都会在未来国内文化市场打开一条经典赛道。
而《黑神话·悟空》的空前成功,尤其是全球市场的广泛成功,更使得游科具备了真正的品牌号召力。这种情况下,游科确实应该充分发掘那些底蕴丰富,在本国有充分影响力,在国外又不太为人所知,容易带来新鲜度的题材。这样不仅兼顾了内外市场,也是充分发挥大厂的优势。倒不如说,这是大厂应该做,才有资格去做的。
只有到了这一步,我们才可以从容地说,这些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游科,或者说我国游戏行业的顶尖大厂,终于可以和欧美的顶尖同行,并驾齐驱,真正进入同一个境界了。一次成功的登顶不是结束,只是能力的证明,赶上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产业竞争,要从能够登顶的那一刻才算开始,未来可期。
游科选用了钟馗这个文化意象,本身我觉得也是很有趣的,或者说不免让人有些想法。钟馗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本质上说是一大鬼。顾炎武以训诂考证钟馗原型是一个大棒槌,说说而已,未必值得当真。但钟馗这个形象,来自古老的傩戏应该是没问题的。傩神就是这么个吃鬼的形象。“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
以鬼治鬼,以暴制暴,说到底就是以同一个赛道的产品,要让可控,危害性较小的良币尽可能淘汰不可控,危害性更大的劣币。游科所从事的游戏行业,剥去弘扬文化、寓教于乐之类的外衣,本质上就是娱乐业。好玩、有深度的游戏,换而言之,也就是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更容易让人沉迷的游戏。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鼓励游科为代表的国产游戏行业不断发展呢?我们要客观承认人有放松娱乐的需求,而现代社会五光十色,比游戏具备成瘾性,危害性的东西多了去了。游戏,尤其是以单机为主的3A游戏,实际上已经是性价比最高,成本最低,体验最好的放松娱乐之一。
面对一个已经数千亿规模,国民认可度极高,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廉价维持了社会稳定的文化产业。再扯电子鸦片的陈词滥调,试图把现实关在门外,搞虚无缥缈的道德绑架,这就跟儒生试图搞井田制,靠说教就恢复三代之治一样,人们只会觉得可笑。
国产游戏,尤其是顶级国产游戏,本质上就是对文化市场的争夺,是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行为。而游科的价值,不仅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也使我国文化产业拥有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这说到底是真金白银,为国聚财的事情。
倒不如说,长久以来国产游戏产业面临的道德压力,一定程度上恰恰源于自身产业水平有限,缺乏足够的现实利益支撑,使国内政府和舆论为之站台。而随着整个行业力量的增强,在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面前,对游戏业的道德指责也在逐渐式微。
做好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有趣,好玩,而不是附加的意识形态。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长期以来,盘踞在我国文化产业上的一个老问题,就是上头的各路神佛太多,主要想法是讲经说法,弘扬正道,唯独于能打这件事不甚关心。而事到如今,这也不是我国一家的常见问题了,是全球范围内的通病。
这些年,娱乐作品不娱乐,电影不好看,游戏不好玩,以丑为美,政治正确横行,试图强压着大众消费,简直是全球文化产业的通病。全球文化产业的这种异态,可以看作传统西方社会衰退的一个症状,也和西方集团长期垄断全球文化市场是有关系的。一个行业一旦变成垄断行业,缺乏充分竞争,不免是要加速衰朽的。我国文化产业能应时而起,除了自身水平的快速进步,也和这种外部压力的松动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我们也承认这点,那就是国产货用起来就是比外国货更可控一些。毕竟,国产游戏首先要立足国内市场,受国内监管,在意识形态上是要有所底线的。即使国产产品出了问题,也自有国内舆论的压力和整顿的抓手可言。在自家里,在明处的东西肯定比在外人手里,在暗处,要好一些。
如果我们拿钟馗做比方。它本身是一个强鬼,善能御鬼,御鬼的方式是吃鬼。国产游戏的生存之道,就是夺取外国游戏原有的市场份额。而面对这样有用的大鬼,人们采用了实用的态度,给它纳入编制,送上道德光环,这在提高了钟馗威势的同时,实际上也起了约束的作用。
不仅是钟馗如此,诸多民间视为有用的神灵,往往都有这样的两面性。峨冠博带之下,其本质是一股被束缚,可理喻的强力,佛道则美其名曰护法。这就像国产游戏,好的国产游戏本质当然还是好玩,能赚钱。但在能盈利之外,大的游戏公司又不可能不受到政策引导,社会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游科这样的行业龙头是被要求起正向的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引导作用的。
实际上,政府、社会、游戏公司三者要在这方面达成一种默契,才能使行业取得平稳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也只能是这样的。到了这个份上,就像人们通过种种引导,使钟馗把吃鬼当下酒菜这种行为,上升到通过吃鬼来维护人间太平的道德层面一样。国产游戏业,在尊重商业本质的前提下,是可以收获社会价值,实现一种广泛共存共荣关系的。
我们不妨再把目光回到游科的宣传片。这部宣传片的关键人物,除了钟馗,最有趣,最耐人琢磨,明显意有所指的,自然要数那两只小鬼。
钟馗说抓来当下酒菜的小鬼叫什么,这个书上有明确说法,叫虚耗。宣传片里,两只小鬼的自我表白也非常有趣,自己伪装为人,在人间混的有吃有喝,可能偶尔还能害个人,但心里想着山里,装着大王,只盼早日回到山中。
这是一个怎样生在汉营心在曹的反派死忠啊,这样的形象我想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吧。在我们的时代,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我们的文化界,这样的伪人,精外简直随处可见。他们吃饱喝足,时不时还能祸害一下国人,但一门心思只想回到他们的精神祖国。
唯一的不足,或者叫最大的不快,大概就是现实生活里,没有一个活生生的钟馗四处抓捕他们。以至于他们即使露出马脚,也能沆瀣一气、抱团取暖,把持住文艺圈,继续浪费社会资源,推出一部又一部烂片毒草,祸害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
这种行为叫什么,这种行为就叫虚耗。
就像我在之前评价本年度暑期电影时说的一样,当代中国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各领域的产业发展理当喷涌,也包括文化领域。如果大家没有实感,我不妨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今年七月份,我国用电量超过1.02万亿千瓦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单月用电量超过万亿千瓦时。它超过我们一直很嫌弃的日本一年的用电总量,相当于法德两国的一年用电量之和。只有美国年度用电量,勉强跟上我们的尾巴,堪堪达到我国的一半。
现实就是我国的实体产业发展确实不断实现反超,领先,引领时代前沿这样的节奏。以至于我们如今对中国在任何领域的产业突破都有点见怪不怪了。但唯独在文化产业领域,不能说发展和突破不存在,但明显呈现出因人成事,旧多新少的态势,星星之火已经燃起,但旧时代的阴霾依旧浓郁。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或精雕或粗陋,唯一的共同点是站在这个时代多数国人对立面的作品,依然层出不穷,就比如最近的《生万物》。我国文艺界,确实有一种鬼魅横行,鬼作戏给人看的味道。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就是大量的生产资料投入其中,但产出效能却异常低下,不仅不能充分满足我国人民需求,还大量产出反人民的作品。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只能称之为虚耗。
然而,就像前面我说的,吃这个国家血肉的恶鬼在当代随处可见,却没有巡视人间的钟馗。“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改变这种状态,要社会,要靠市场主体,也就是观众来实现。这也是我之前所说,我们要做严厉的观众。在当代,国产文化作品不是一个被格外优待的理由,反而是一个需要被更加严格审视的资格认定。
我们生活在一个狂飙猛进的时代,生产力的加速爆发,也意味着社会思潮的快速迭代。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体生命的新陈代谢。这种旧人未去,新人难上的状态,确实造成了当代文化领域的困境。文化领域的一大特点,就是生产者的主观性强。当代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充沛,技术成熟,却在主观上无法被有效运用。换而言之,就是大量的资源被虚耗了。
旧的东西本质是一种过时存量,长久来说,是一定会被新的东西替代的。但作为当事人,身处其中,人和环境是互动的,人的伟大就在于会改造环境。我们不可能坐待所谓自然更替,饭馊了要倒掉,屋子脏了要打扫,软件跟不是硬件,那就要更新。我们只能通过一轮轮市场淘汰,主动去加速这种新旧交替。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可以说,人民才是天帝,他决定了市场的兴衰起伏。而像游科一样的新生力量,如果以钟馗自况,我不反对。毕竟,新旧竞争本质是对市场份额,市场资源的争夺,胜者吞噬败者,本质和大鬼吃小鬼没什么区别。而大鬼最终被束缚于神佛的体系之中,享受一份香火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游科的作品,说到底这是商业作品,但它已经竖起了自己的口碑,我也和大家一样期待。当然这种期待,我觉得也不要避讳,上一部《黑神话·悟空》打磨不成熟,急于完工导致的不圆满是客观存在的。如今,伴随上一作的大成功,游科显然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和特殊的政策照顾。既然如此,我希望第二部《黑神话·钟馗》能打磨得更好一些,而不是太急于面世。
就像我说的,我赞成国内的文化市场发展起来,就像一切国内产业一样,对内对外都承担起自己的时代使命,也收获自己应得的利益。而我们置身于这时代,人人也都有资格追求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种美好,靠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伏魔大神,只能由人民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是主动而非被动的。
时代的变迁,就像愚公移山。说到底,天神之伟力,源于人民的努力,人心所念,便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