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的新制服,正在更新外卖员的“社会皮肤”?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这几天,淘宝闪购给外卖员设计的新秋装制服在全网刷屏。
瞄了一眼模特图,直接给我亮瞎了:
和评论区里的网友一样,我最大的感受是:
“这哪儿是外卖员的制服啊???
这分明就是F1的队服啊!!!”
赛车迷们直言想买它。
还有人表示,真想立刻去淘宝闪购当外卖员,这样就能马上拥有酷炫的新皮肤了。
你看,好的时尚作品就是这么有吸引力。
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说明,只要图一出来,美感就扑面而来,让大众自然而然地想要拥有。
时尚博主说,这身衣服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Ridercore风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那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员犹如“城市骑士”,他们的着装构成了一道充满生命力的城市风景线。而公众在审美层面向他们表达认可和喜爱,也是迈向尊重的第一步。
近距离观赏下细节,你会发现这身新制服不仅美观帅气,而且安全感满满。
设计师选用“阿里橙”搭配黑色作为主色调,主要是考虑到服装的实用性。
要知道橙黑配色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色,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骑士们穿上这身行头,即使行驶在视野不佳的地方也能被过往的车辆行人注意到,明显更安全。
除了安全色,制服上还配有闪光条和安全腰包。
特别是这个腰包,里面放着消毒棉片、创可贴等多种急救用品和药品。
万一哪天外卖员遇上突发情况,打开腰包就能及时自救。
如果是普通市民遇到了事故,骑士们看见了,也能掏出药品应急救人。
这套制服的右袖卡袋还专门设置了信息袋,可以存放骑士的血型、过敏原和紧急联系人等等信息。
紧急状况下,第一时间就能提供关键信息,救助外卖骑手的生命。
看到这里,不由想要感慨一句:
“淘宝闪购,真是良苦用心啊,居然在一套制服里藏了这么多细节。”
要知道,外卖员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穿着制服。平台方肯在制服上花心思,想方设法给员工带来更舒适的工作体验,这正是尊重劳动者的表现。
尽管外卖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我发现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尊重他们。
总有人一提起外卖员,就甩出怜悯甚至歧视的表情。
他们会说外卖员是“社会底层”,“过得很惨”。
关于外卖员的文章,也都带着那种惨兮兮的论调。
某些平台上,外卖员分享自己的快乐生活。
评论区里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
“你都去送外卖了,那么惨,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这次眼看淘宝给外卖员安排新秋装,也有人暗戳戳地调侃:
“送外卖的还臭美。”
每次看到这样的言论,我都感觉挺无语的。
首先,任何人无论做什么职业都有快乐的权力吧。
其次,谁告诉你,外卖员就是社会底层了?
事实上,你去任何一个平台上看那些外卖员直播,很少有人表现出的是“我来送外卖了,我好惨啊”。大部分人表达的情绪都是“今天赚了不少钱,很开心”。
他们不像某些网络混子,每天纯靠卖惨赚钱。
(这是我最爱看的一位外卖员的直播,里面的情绪非常乐观向上。)
很多外卖员不认为自己需要他人同情,更不认为干这份工作就低人一等。
他们只是在努力劳动,认真生活。
即便抛开个人认知,就从客观的收入水平看,他们的收入也是体面的。
《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指出:
2024年我国外卖员月均收入为7496元,同比增长10.02%。
这数字明显高于全国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标准。
一线城市的骑手赚得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新就业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数据告诉我们:
在一线城市,专职骑手有65%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
其中11%在10000-12000元区间,4%在12000-14000元区间。
这些信息也从侧面说明,外卖行业其实是具备职业可持续性且值得长期投入的社会劳动。
说白了,送外卖就是互联网经济催生的新兴职业。它的劳动属性、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并不比传统行业的固有工种来得差劲。
外卖骑士和其他白领蓝领们一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养家,平等地参与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为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他们来说,平视比俯视更可贵,尊重比同情更重要,而他们也完全值得外界的平视与尊重。
我想,淘宝闪购推出首款骑士制服就是希望外卖骑手们能把“尊重”穿在身上,通过这身新皮肤让社会各界可以更加尊重外卖员这个群体,也让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化人类学早就告诉过我们,衣服不仅是生活的刚需,更是自我身份与定位的表达。
社会、企业为服饰注入符号意义,个体穿上它彰显自我认同,然后再通过具体行为,把这份意义和价值重新反馈给社会。
于是,人们看到医生的白大褂就会肃然起敬。看到厨师长的高帽子,很自然地就会觉得他们很专业。那些被公众尊敬的群体则会在此过程中更加以职业为荣。
另一边,历史经验则告诉我们,要想改变社会对某种职业的成见,必须要从改变从业者的外在形象入手:
1978年,英国铁路员工卸下油腻的斜挎包、劣质的棉外套,换上“InterCity”的蓝色戗驳领西装,很快就去除了公众对这一群体“邋邋遢遢”、“不守时”、“爱罢工”的刻板印象;
1992年,星巴克推出“绿色围裙+黑Polo”的制服。这身衣服不仅在时尚圈引发轰动,而且改变了社会对于咖啡店员工的歧视,人们不再觉得“咖啡店员工”就是“打零工的大学生”。
……
类似的,以服装筑牢职业认同、改变社会偏见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想,外卖员的新制服也会带来同样的效应。
估计淘宝闪购对此也很有信心,所以他们在8月26日,邀请了8位外卖员身着新制服,为城市骑士代言。
这些骑士的照片,还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
他们之中,有听障人士;有爱好诗歌、钢琴的文艺青年;还有服务基层、热心公益的劳动模范。
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具象地书写着骑士精神的应有之义。
比如退伍军人张文强。
他从2017年开始跑外卖,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单王”。
自己赚钱的同时,他还不忘带新人,常常传授跑单秘籍给新骑手。
碰上新人迷路,他也会主动给他们带路。
一般情况下,外卖员更倾向于送写字楼里的订单,因为那里不用爬楼梯,而且年轻人多,接电话快,取餐利索。
可张师傅却会专门给生活在老旧小区里的老年人送餐,把餐食送到老人手中后,时而还会询问老人有没有垃圾需要帮忙倒掉。
在他看来,给老年人送餐肯定不如给平常的顾客送单挣钱多,但独居老人也有及时用餐的需求,需要骑士们更细心的服务。
所以,他自愿地把志愿服务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一干就是好多年。
这次,张文强与另外七位外卖员身着骑士服出来亮相,就是为了用亲身经历告诉同行业们:
“我们不是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我们也可以成为自己人生里的明星和主角。”作为城市中的‘马路天使’,外卖员也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上面这八位骑士只是外卖员群体的缩影。
他们就像一座城市的血液,把每一份养料送去它们该去的地方,并且在社区服务、消防急救等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既然这份工作收入不错,又有意义,那为什么参与这份工作的劳动者不能拥有一身帅气的工作制服呢?
也不止是新秋装制服,这次淘宝闪购还给骑士们安排了其他福利。
比如,为全国骑士补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在更多省份覆盖“新职伤”保障,全量足额为骑士缴纳费用;
为所有骑士免费增加“防暑险”;
为残障骑士提供专项保障,等等。
真金白银的投入,只是为了让骑士们更有获得感。
除了这些举措,阿里和蚂蚁旗下的20多个品牌还联合推出了“城市骑士·橙意计划”。
这个计划会加码重奖骑士群体的爱心善举,资助一些骑士提升学历,还会帮扶那些遭遇危困的骑士家庭。
简而言之,就是助力所有外卖骑士的生活和发展,在必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
是的,你没有看错。
橙意计划覆盖的是所有骑士,受助对象不分平台,不分城市,也不分运力形式。
就算他们不在阿里旗下的公司工作,是京东、美团等等其他平台的员工也不要紧。
只要他们遇到困难,就可以向橙意计划寻求帮助。
我觉得这是一项承载着人文关怀的公益计划。
尤其在当下这个高度内卷、商战不断的大环境里,它彰显了平台企业的格局,也为全社会带来了久违的暖意。
必须承认,这份暖意是相当务实的,能为外卖员解决现实问题,也能保障他们的职业生涯长期且平稳地发展。
如今,中国的即时物流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职业保障也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