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最难”半年报:营收净利润近十年首次双降,仍缺乏新增长点

500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2025年会是我们最难的一年,但上半年部分经营指标已经出现积极趋势,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这是平安银行(000001.SZ)行长冀光恒日前在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

不过,最新的半年报显示,平安银行营收双位数下滑,而净利润也出现了个位数下降,而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也是在公司多年来中报所未曾出现的。

平安银行所面临的困难真的即将过去吗?

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减少10.0%;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减少3.9%;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0.85%,同比减少0.06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0.74%,同比减少1.14个百分点;净息差(年化)1.80%,同比减少0.16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比35.86%,同比减少0.50个百分点;净利差1.76%,同比减少0.15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表示,收入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行、贷款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据悉,上半年平安银行利息收入879.31亿元,同比下降15.6%;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同比下降9.3%;非利息净收入248.78亿元,同比下降11.3%。

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408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7%;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3%,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64.3%。

此外,截止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79和0.67;拨备覆盖率238.4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1%、10.85%、13.2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19、0.16、0.15个百分点。

冀光恒指出,下半年平安银行将加强关注重点经营单位和重点分行的业绩表现,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目前各项业务转型升级举措正在推动中,后续将深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优化客户群结构,加强内部协同。该行将更加专注经济活跃度高、信贷需求旺盛的经济发达地区,加大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此外,优化资产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增加非息收入的占比,并引导各分支机构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合规治理的能力。

的确,环比一季度的话,上半年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降幅都有所收窄。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7.1亿元,同比下滑13.05%,归母净利润141亿亿元,同比下滑5.60%。

方正证券指出,平安银行业绩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非息收入环比改善:1,外部市场利率下行叠加内部贷款结构调整,利息收入压力仍大。上半年公司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9.3%,降幅较一季度的-9.4%基本持平,其中生息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贡献业绩2.5个百分点,净息差受内外部综合影响拖累业绩11.8个百分点。

2,中收、其他非息收入较一季度均有改善。中收方面,平安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7.39亿元,同比下滑2.0%,较一季度的-8.2%改善明显,主因公司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增长,代理个人保险/理财/基金收入分别同比增加46.1%、16.3%、4.7%。其他非息收入方面,受上半年债市波动影响,平安银行实现净其他非息收入121.39亿元,同比下滑19.3%,但环比来看增速较一季度的同比下滑32.7%改善明显,主要系二季度公司AC账户实现投资收益15.36亿元。

3,资产质量管控成效显现,拨备计提贡献业绩。平安银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大户风险管控取得成效,上半年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0%,拨备计提贡献业绩4个百分点。

方正证券给出的投资建议是,平安银行零售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已在资产质量上实现反转,高风险资产规模压降或也接近尾声,后续随政策支持零售信贷需求改善,公司自营渠道、重点产品推广,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实现“造血”,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44、442.73、451.55亿元,同比-1.3%、+0.7%、+2.0%,当前收盘价对应PB分别为0.51、0.48、0.45倍。

被券商上调目标估值,仍缺乏新增长点

国泰海通证券则表示,预计平安银行零售结构调整或已接近尾声,高风险资产压降对息差和风险暴露的拖累均趋于弱化,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速低点已现,后续有望逐季改善回升。公司拟实施中期分红,分红率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18.4%,与2024年中期分红率持平。调整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预测为-1.5%、2.9%、4.4%,对应BVPS为23.39(-0.07)、24.99(-0.16)、26.67(-0.30)元/股。基于长期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稳定红利资产估值提升,上调平安银行目标估值为2025年0.6倍PB,对应目标价14元,维持增持评级。

不过,拉长时间同比来看的话,平安银行的双降现象可谓多年来少见。

500

2017年中报-2024年中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28%、5.87%、18.50%、15.48%、8.11%、8.67%、-3.71%以及-12.9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13%、6.52%、15.19%、-11.20%、28.55%、25.62%、14.94%以及1.94%。

换言之,近十年中报平安银行不曾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窘境。

国投证券指出,平安银行中报业绩边际修复,亮点在于:1,信用风险从高位逐步缓释,结构转型显现成效,拨备计提压力减轻;2,净息差同比降幅呈现收窄趋势,对利息净收入增长的拖累有所减弱;3,财富管理业务回暖,中收增速改善。中报也体现一些不足之处:规模扩张乏力,新零售客群培育尚需时间。房地产风险还在暴露过程中,也略滞后于其他同业。

“总体来看,平安银行风险压力缓解,但重回增长趋势还缺乏新的支撑点。而考虑到其估值处于低位,适合中长期资金逐步布局。风险因素有,零售信用风险大面积暴露、房地产违约再次大规模蔓延、海外需求下行超预期。”国投证券表示。(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