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短期债务占比降至16.3%,财务韧性增强在手现金充裕销售表现强劲
来源 | 财经九号院
尽管提前预告了利润大幅下滑,绿城中国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却展示了一家财务结构持续优化、经营韧性强劲的企业形象。
8月8日,绿城曾发布盈利预警,预计利润下降90%,主要源于交付节奏分布不均及主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月22日,绿城中国发布中期业绩公告,多项指标却显示出其基础稳固、财务稳健的特质。
1
财务结构优化,在手现金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财务结构显著优化。公告显示,绿城中国短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已降至16.3%,下降6.8pts,创公司历史新低。
同时,公司现金短债比达到2.9倍,创历史新高。这两项关键指标表明,绿城中国的短期偿债压力极小,财务安全边际持续提升。
现金储备保持充裕。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绿城中国货币资金保持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货币资金668亿元,为企业的稳健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期末融资成本为3.4%,较去年同期下降0.5pts。绿城中国在境内公开市场的融资成本,还在不断下探。8月20日,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利率为3.27%。
与此同时,绿城中国的境外债务比重也在稳步下降。截至6月30日,公司境外债务占比15.3%,较24年末下降1.1pts。
2
投资策略精准高效,销售去化表现强劲
投资策略精准高效。1-6月,绿城中国新增35个项目,总货值达907亿元,且88%集中于一二线高能级城市,从源头保障了项目去化安全性。据了解,上半年新增项目预计均可在年内实现首开。
销售去化表现强劲。上半年操盘销售金额1222亿元,位列行业第二;自投项目销售803亿元,位居行业第五。数据显示,绿城中国回款率达到了96%,销售成果能高效转化为实际现金流,有力支撑了经营与再投资需求。
尽管利润指标因交付节奏和主动减值而短期承压,但绿城中国通过主动优化债务结构、保持充裕现金储备及精准投资布局,展现出强大的财务韧性和战略定力。
在行业调整期,这些举措比短期利润更能体现一家企业的健康程度和发展潜力,也为绿城中国未来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信息均来自上市公司财报年报的公开数据,以及媒体报道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