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赚3亿,摆脱单一IP依赖,解密布鲁可的"小孩哥"经济学

在中国潮玩市场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被称为“中国版乐高”的布鲁可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成绩单——上半年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成功实现从去年同期亏损2.55亿元到盈利2.96亿元的华丽转身。

500

这份财报背后,不仅折射出中国"谷子经济"(周边产品经济)的持续升温,更揭示了玩具行业从单一IP依赖向多元化生态转型的战略路径。

从IP依赖到矩阵形成,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布鲁可的崛起轨迹与中国潮玩市场的IP商业化浪潮高度重合。这家曾被外界称为"奥特曼撑起的IPO"的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终于展现出摆脱单一IP依赖的战略成果。

财报显示,布鲁可2025年上半年来自拼搭角色类玩具的收入为13.25亿元。具体来看,布鲁可已将19个IP商业化,SKU数量达到925种,包括小黄人、酷洛米、名侦探柯南等国际知名IP。

尤为关键的是,前四大IP的收入贡献占比从去年同期的92.3%(前三大IP)下降至83.1%,虽然集中度仍然较高,但结构明显优化。这种多元化转型对布鲁可而言具有生死存亡的战略意义。

招股书显示,2023年奥特曼单一IP曾贡献公司63.5%的收入,这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业务结构使公司长期暴露在IP授权风险之下。

而女性向与成人市场的突破成为其IP多元化战略的亮点。16岁以上年龄段产品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0.4%提升至14.8%,虽然6-16岁青少年仍是主力消费群体(占82.6%),但成人市场的开拓已初见成效。

此外,布鲁可针对不同年龄段打造的产品梯队已经形成:6岁以下儿童的"神奇版"、6-16岁青少年的"群星版"及16岁以上成人的"传奇版"。

特别是通过简化拼搭难度、强化颜值设计(如初音未来系列)的女性向产品,成功塑造了潮玩消费新场景,预计未来女性用户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这种年龄层与性别维度的用户结构优化,为布鲁可提供了更稳健的增长基础。

从产品创新角度看,布鲁可展示了强大的IP运营与玩法创新能力。报告期内推出的变形金刚星辰版"合体+DIY改造"玩法,允许玩家通过集齐六款大力神载具兑换专属配件包,并利用球型连接件自由装配个性化武装形态。

小黄人系列的"变装"功能与内置骷髅骨架彩蛋的设计,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可玩性,还通过组件互换性促进了多产品协同销售。这种"玩法驱动"的IP运营模式,相较于简单的形象授权,更能建立长期用户粘性。

截至报告期末,布鲁可拥有532项国内授权专利、78项国内发明专利和24项海外授权专利,这种技术壁垒为其IP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平价策略与海外扩张:增长双引擎背后的效率隐忧

布鲁可2025年上半年业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9.9元平价产品线的爆炸式增长。财报显示,这类价格带产品收入达2.16亿元,销量高达4860万盒,而去年同期尚无此类产品。

这一数据印证了公司"好而不贵"的市场定位策略,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实现了用户基数的快速扩张。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策略与竞争对手卡游的2元低客单价卡牌成功路径高度相似——两者都精准捕捉了中国下沉市场儿童和青少年的消费特点。

布鲁可主流产品价格带原本集中在20-100元区间,9.9元产品的推出不仅填补了低价市场空白,更可能成为吸引新用户的"入口级产品",为高单价产品导流。

然而,平价策略也是一把双刃剑。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8.4%,较去年同期的52.9%下降4.5个百分点。

虽然销量上升带动营收增长27.9%,但销售成本同比大增40.2%,主要由于销量上升及模具折旧增加(新SKU需高精度模具)。

这种"以利润换市场"的策略能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能否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以及高端产品线能否提供足够的利润补偿。

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这一风险,计划下半年推出《星球大战》《DC》等IP新品,并计划于2025年推出800-1000款SKU,其中199~399元价位的大型机甲、场景套装占比提升,以优化产品结构。

海外市场的超高速增长则是布鲁可财报的第二大亮点。2025年上半年,布鲁可海外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1120万元暴增至1.11亿元,增幅高达898.6%,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8.3%。

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东南亚和北美市场,其中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通过设立前置仓,构建了超过5万个终端网点覆盖;在北美市场则快速渗透沃尔玛、Target等国际零售巨头销售网络。

布鲁可的国际化布局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速更为迅猛,反映出中国供应链优势在全球玩具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展望未来,布鲁可的增长前景将取决于三大关键因素:一是IP多元化能否持续降低奥特曼单一IP的依赖风险;二是海外扩张能否在维持超高增速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三是高端产品线能否有效对冲平价策略对利润率的挤压。

结语

在潮玩行业从爆发期进入精耕期的转折点上,布鲁可的半年报既展示了战略转型的初步成果,也暴露了高增长企业的典型效率问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