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豆生产潜力巨大,出口中国量将逐年增加
俄罗斯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含量高,适合做蛋白豆,加上价格低廉,我国自俄罗斯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2014年进口量为5.9万吨,而2015年、2016年分别增加到37.4和40.1万吨。2016年自俄罗斯进口加上关税及杂费,平均成本只有2,800元/吨;2017年更低,只有2600元左右/吨。
我国农业资源有限,生产成本高,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大豆种植。早在2008年前后,黑龙江大豆主产区的企业及农户便开始大规模在俄罗斯种植大豆,主要因为俄罗斯农业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以黑龙江黑河市为例,农户种植面积多在20公顷左右,但去俄罗斯就可种植上千公顷;黑河地区地租每公顷达到5,000元甚至以上水平,而俄罗斯仅十几元即可。黑龙江的东金集团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承租100万亩(期限49年),成为俄罗斯的境外“农场主”。在俄罗斯种植大豆成本较低,加上关税及运费后依然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今年5月份,佳沃农业(Joybay)表示计划在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兴安斯克”超前发展区投资大豆加工项目,投资额估计在1.2亿美元,新建大豆深加工及大豆分离蛋白工厂,年加工产能3万吨。作为配套项目,佳沃还计划在项目区附近种植大豆,阿穆尔州大豆种植面积占俄罗斯大豆种植的65%以上,且距离黑龙江黑河市仅一河之隔,交通非常便利。
但目前对俄罗斯大豆进口实行定向管理,需要大豆加工厂提供采购合同,进口量受到限制,若取消贸易上政策限制,将会有更多企业投资俄罗斯大豆产业,显著提高其大豆生产供应能力,并有效弥补我国对非转基因大豆的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