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江虹发行了一只适合「低欲望人群」的新基金
曲艳丽 | 文
7月下旬,兴证金工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低波之上如何实现可持续收益?》,深度解读了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FOF(以下简称:景顺长城保守养老FOF),称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它并非简单地对资产进行组合,而是通过一套以「严控回撤」为最高优先级,以「波动率管理」为核心手段的独特投资哲学与策略框架,试图从根本上重构绝对收益的实现路径。
江虹在保险资管的前同事看了两遍文章,问她:「这真的是你做的吗?」江虹是景顺长城保守养老FOF的基金经理。过往,她管理高权益仓位产品为主,江虹觉得,在景顺长城保守养老这只低波动FOF上,她确实花了非常多心思。
她也证明了自己,既能管得了高权益FOF,也能管得了低波动FOF。
1.
江虹是2021年7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的,自9月起担任养老及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
投身公募后,她发现了市场上包括固收+、FOF在内的配置型产品有一个「盲点」:真正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是稀缺的。
2022年,江虹密集调研了配置型产品时发现,同时满足「最大回撤控制在2%以内、每年收益率达到3%以上」两个约束条件的产品,整个市场上都寥寥无几。即使是名字里带有保守、稳健等字样的产品,最大回撤的平均中位数控制得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市场空白。
江虹开始在心里构思低波动产品的框架:「以控制最大回撤作为第一优先级投资目标,以控制波动率作为第二优先级投资目标,而以实现目标收益作为第三优先级投资目标。」这其实与现有的绝大部分公募基金产品的设计理念相比,是有一点颠覆性的。据笔者观察,市面上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投资目标也大多是控制最大回撤、实现收益目标二者并行。
但是江虹认为,对最大回撤进行强约束,是低波动产品的长久的生命力的所在。
这只发行于2024年3月的景顺长城保守养老FOF,确实和她过往的代表产品都不太一样。
兴证金工数据显示,以近一年看,景顺长城保守养老录得收益率5.17%,而最大回撤仅0.88%(同期基准为9.54%,截至2025.8.6)。市场挖掘到它,比景顺长城基金FOF团队想象中要更早,景顺长城基金又发行了同类策略的低波动FOF,江虹称之为「保守养老及它的小伙伴们」。
市场需求确实旺盛。8月11日,江虹又发行了一只新基金,景顺长城安恒增益三个月持有混合FOF(A:025015;C:025016,以下简称:景顺长城安恒增益)。
它的产品定位依然是一只低波动FOF,策略跟景顺长城保守养老一致,但持有期缩短,持有满三个月就可以赎回。目标人群也很明确,拿现在流行的说法,可以归纳为「低欲望人群」,即对收益率没有那么大渴求,但看重持有期间不要波动太大,同时能取得较稳健的收益。
DeepSeek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总结低欲望人群的底层逻辑:「重视即刻安全,损失厌恶系数倍增。」
2.
查看产品定位可见,景顺长城安恒增益的固定收益资产中枢是90%;权益类资产中枢10%(5%-30%),这类资产包含中国权益资产、海外权益资产以及黄金等商品。
多资产也是FOF的典型优势之一。
从具体操作上,为了控制最大回撤,江虹会有很多或预判、或果断、或细微的动作。举一些例子,以固定收益为例,2024年底,江虹预测到长债收益率可能会遇到点麻烦。她在2025年年度策略中写道,首先债券市场不要受到很大的伤害。到年底,她做了「货币逃生计划」,体现在景顺长城保守养老FOF一季报中写道:「我们降低了债券的久期,以防御利率风险。在整个一季度,我们债券的久期都在极低水平。」而一季度末,她又开始拉久期,止盈货币、中短债基金,体现在二季报中写道:「进入二季度,我们对债券态度转为中性偏防御,提升了债券久期。」得益于这些操作,景顺长城保守养老在2025年上半年录得收益率2%。
能够尽可能平抑债券市场的波动,引领组合净值平稳上涨,这是江虹在过去一年想要证明的。
再举个黄金的例子,景顺长城保守养老FOF季报中写道:「一季度,黄金配置整体处于略微超配状态。二季度随着黄金波动性增加,我们适当降低了黄金的配置比例。」江虹当时认为,黄金在顶部呈现高波的状态,虽然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主观叙事是没有变化的,但高波动状态下,赚到的是波动率而没有赚到收益,因而降仓。
很明显,就是始终把波动率作为重要考量进行很细致的操作。
江虹旗下也管理高波动FOF,2024年底发行的景顺长城臻品三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就是。她在初始策略中就写道:「2025年权益在合适的时间点超配电子、传媒、AI等爆发力较强的资产。」江虹比较道,做高波动资产的心态,是在左侧无限逼近右侧的转折点上配置具有爆发力的资产,做低波动资产却恰好相反,要不停止盈。对比一下,景顺长城臻品2025年上半年录得收益率6.20%,在4月份的最大回撤是4.66%,而景顺长城保守养老2025年上半年录得收益率2%,在4月份的最大回撤是0.88%。由此可见,风险和收益果然是相辅相成的。(数据来源Wind,同期基准分别为1.70%、2.77%)
这也是FOF、固收+这一类配置型产品在过去几年所发生的进化,针对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就像兴证金工所描述的,需求推动下产品谱系日益丰富。
3.
公募基金发行低波动产品的做法可能会越来越流行,因为随着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有些已经低过两个点了,老百姓需要更高性价比的投资品种,市场需求已经释放出来了。因其天然的多资产属性,FOF是一个比较好的承接低波动属性的载体。
在这个角度上,景顺长城基金江虹过去一年的实践,算是摸着石头趟过一些河。
「这种产品挺好的,应该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理财需求。」江虹称。
江虹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景顺长城基金养老及资产配置部成立于2018年,专门负责FOF及投顾策略开发、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团队成员平均从业年限14年,平均投资年限11年,主要来自大型保险、保险资管、养老管理、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传统的绝对收益主战场。
此外,得益于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内部高效联动的机制,资产配置团队也能从其他投资团队得到赋能,宏观策略、行业及股债、海外资产、另类资产、量化及指数等多个底层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输送给到养老及资产配置部及基金经理,为其策略、多元化资产配置提供支持。
笔者认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改革之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乃至从业者确实进行了很多深刻的反思。大家从潜意识里开始变得特别重视市场的真实需求、以及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在「低波动、严控回撤」方向的产品发力也是其中体现。我觉得这是好事,越来越把金融消费者当上帝,才能留住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
看一个人,不是只看ta是怎么说的,而是看ta是怎么做的。站在普通投资者视角,看看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大家就往哪个方向努力。基金公司和公募基金行业对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是越来越重视了,可谓,路子对了,不辞远,终将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