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哪吒一个差评

哪吒最终好与不好,市场和票房自然会给出答案,但是我也是从做动画过来的,从大圣到哪吒一直支持到现在,我的评价和标准自然比一般人要高一些。

哪吒这部作品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其问题必然也有,我可以说哪吒在海外必然没有国内吃得开,很简单对比千与千寻这种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的剧情就一目了然了,在我心中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算是第一梯队,《哪吒》比《白蛇缘起》高了一丢丢,勉强够到第二梯队的坎,《白蛇》就算是第三梯队了,问题不在特效上,我可以说白蛇和哪吒的特效团队比大圣强的不是一星半点,问题出在故事上和叙事节奏上。

可能有人听不懂二元论,听不懂子供向,听不懂剧情矛盾深入,那我可以用一般例子解释一下。哪吒的剧情中没有意外,白龙从出现到最后我就知道这个小白脸最后肯定是好人,哪吒一出生我就知道最后结局肯定会变成好孩子,这个故事中所有好人就是好人,坏人都是坏人,白龙所谓冰压陈塘关的剧情看起来也是好人不小心犯的小错误而已,他还是个好人?那谁是坏人呢,好像也只有申公豹和老龙罗?从头好到尾的好人+从头到尾的坏人,在我的评价体系里这就是低级无聊的剧情,是给儿童看的过家家剧情,没有理由的好人和没有理由的坏人一样,都是无法拥有站不住脚的理由来支撑自己,这就是二元论和子供向的意思。

那矛盾深入是什么意思呢?接上面说白龙的转变,白龙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被父亲的期盼,族群的目光,师傅的命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他没有朋友也渴望朋友,那这样的一个人确认由于师命人伦而不得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坐视哪吒全家死亡,在这条白龙的思考线中我觉得是不错的,但是问题出在随后的转变上?无论是哪吒的转变还是白龙的转变都显现的那么刻意,也就是理由不足,无法说服观众。哪吒在天劫中被所有人误解唾弃,毁灭无数,这时候二次魔化我都觉得不过分,仅仅因为父亲李靖的舍身就能完全转变自己的想法?感动只能带来冲动,而不能带来改变,李靖和太乙从头到尾都没有在哪吒转变的过程中告诉他到底如何处理在自身身世以及外部误解之间的平衡和思虑,按照一般理解哪吒哪吒这个时候也仅仅是为了拯救父母采取阻止白龙,而外边的百姓估计他恨不得死之而后快,所以说我最后看到百姓下跪的那个情节就感觉很可笑,完全没理由啊?没有哪吒哪还有白龙的毁灭,还不是哪吒带来的?;另外我们说说白龙,白龙从自身渴望朋友,但是他和哪吒不同,白龙得到了师傅的教导,父亲的叮嘱,族群的期盼,和这些比起来他可太幸福了,应该是一个能坚定自身信仰和立场(龙族的立场)的人,所以白龙的善良哪里来的?灵珠带来的么?也没交代这个情节啊,如果交代了,那白龙和龙族之间就应该和哪吒和百姓一样,是拥有着不可调和的性格矛盾的,所以我看白龙开头阻止水妖那个地方就很奇怪,水妖作为龙族或者妖怪一方,白龙不应该有任何理由和水妖敌对,即使不能纵容,但是起码放任自流是应该的吧,这个地方完全没有没有交代。水妖从属龙族和妖怪一方,而白龙又是老龙和龙族的乖乖孩子(指听话方面),那白龙就应该是水妖这边的呀!往后推进剧情,白龙后续返头又去救哪吒我就感觉更加可笑了,所有的情况都指向白龙应该,并且已经选择了龙族的一方,就是因为哪吒几句嘴炮,就又又又背叛自己了?这哪吒是鸣人二代,估计嘴遁术已经变成仙术了吧,第一次背叛指的是和哪吒做朋友,第二次背叛是毁灭陈塘关,这个白龙简直没有一点自己的考虑想法,完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换个说法,被编剧一通瞎写牵着走。总而言之,这就是我觉得哪吒和白龙这两个人物身上的剧情硬伤。

有些东西,好与不好,你要以更高的眼光去看,哪吒如果是个无脑的儿童片,这些我都可以接受,甚至哪吒如果在5年前推出,我甚至为他拍手叫好,但是动画电影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观众已经越来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以前可以忽略,但是在现在的目光下观众会发觉越来越看不下去,一往深入思考下去,就会发现这种问题越来越多,乃至无法忍受,你不能跟我讲你说你要做国际一线产品还让我以山寨产品的要求去要求你把,这对其他更好的片子是不公平的,对观众更是一种折磨。

希望大家看电影时候带着脑子看,不为吹毛求疵,而为了越来越好!无脑吹的害处比批评家更可怕。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