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客半年亏近30%,从高速增长到战略阵痛研发押注能否破局?

2025年8月18日,医美注射剂领域龙头爱美客(300896.SZ)交出了一份上市以来最严峻的半年报答卷——上半年营收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降幅达29.57%。这一数据不仅打破了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的持续增长态势,更折射出中国医美行业正经历的深刻变革。在行业增速放缓、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爱美客的战略调整与突围路径值得深度剖析。

作为行业晴雨表,爱美客的业绩下滑并非孤例。中国医美市场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2025年市场规模虽突破1.3万亿元,但增速显著放缓,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就新增医美注射针剂注册证27张,市场竞争已从产品同质化转向技术壁垒与合规能力的综合较量。

500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爱美客两大核心产品系列遭受重创: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凝胶类产品“濡白天使”营收4.93亿元,降幅达23.99%。尽管90%以上的毛利率仍居行业高位,但同比微降的趋势揭示出价格战对盈利能力的侵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竞争对手华熙生物的“润致・格格”2024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锦波生物的胶原蛋白植入剂产品更以95.04%的毛利率实现42.43%的营收增长,凸显行业创新赛道的竞争格局已悄然生变。

面对本土市场困局,爱美客将破局希望寄托于国际化战略。2025年3月完成的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成为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落子。REGEN作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聚乳酸填充剂注册证的企业,其核心产品AestheFill已在34个国家获批,在台湾地区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占据近30%份额。通过整合REGEN的技术资源,爱美客不仅补充了再生医美产品线,更获得了进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跳板。

500

然而,这场跨国并购却因代理权纠纷蒙上阴影。原中国大陆独家经销商达透医疗(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以16亿元索赔发起仲裁,主张爱美客单方面解除协议构成违约。尽管爱美客已启动直营团队建设并计划重塑品牌形象,但法律纠纷可能导致AestheFill在中国大陆的上市节奏延迟。值得关注的是,REGEN的另一款产品PowerFill已在24个国家上市,其与AestheFill形成的产品矩阵,若能在全球市场实现协同,将为爱美客带来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的增长空间。

在业绩承压的同时,爱美客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57亿元,同比增长24.47%,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2.05%。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获得182项专利授权,其中53项为发明专利,形成了从生物材料到制剂工艺的全链条技术壁垒。

500

在研管线中,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已进入注册申报阶段,这一产品将直面2025年规模达114亿元的肉毒素市场。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临床进展更具战略意义——随着GLP-1类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其引发的“司美格鲁肽面容”(皮肤松弛、凹陷)问题催生了医美修复需求。爱美客的相关研发若能率先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有望在抗衰老细分市场打开新蓝海。此外,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的上市申请受理,标志着公司在麻醉镇痛领域的突破,为手术类医美项目提供配套支持。

尽管短期阵痛明显,但医美行业的长期逻辑依然稳固。中国医美渗透率仅4.5%,远低于韩国的22%,随着监管趋严和消费者认知提升,合规产品的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爱美客凭借90%以上的毛利率和182项专利构成的技术壁垒,在规范化竞争中具备先天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正在构建的“注射填充+再生医美+GLP-1关联修复”产品矩阵,恰好契合行业从“单一抗衰”向“整体年轻化方案”转型的趋势。例如,AestheFill的聚乳酸微球技术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与司美格鲁肽的体重管理功能形成协同,为消费者提供从减脂到皮肤修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技术整合能力,或将成为其在行业洗牌中胜出的关键。

当前,爱美客正处于“技术投入期”与“市场回报期”的交汇点。REGEN的全球渠道整合、肉毒素的上市进度、司美格鲁肽的临床突破,构成了其业绩反转的三大核心变量。若能在2025年内实现肉毒素获批上市,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代理权纠纷,公司有望在2026年迎来业绩拐点。

在医美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发展”的历史转折期,爱美客的战略选择具有风向标意义。其能否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穿越周期,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存续发展,更将影响中国医美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重构。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三大信号:一是AestheFill中国大陆市场的法律纠纷进展,二是肉毒素等新产品的商业化速度,三是REGEN整合后的协同效应释放。在这场行业大变局中,爱美客的每一步落子都将深刻影响其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