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巨变!印度彻底变脸,关键时刻,东大多年布局尽显...
作者 | 尧风
01 中印会谈达成新共识?
当地时间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双方提到重启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这可不是小事,中印恢复宗教文化交流,代表双方先从低敏感的领域开始合作,逐步重建信任,为后面广泛人文交流打开闸门,促进深层次的合作、实现边境问题降温铺平道路。
7月24日,印度结束五年暂停期,正式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大幅缩短商务签证审批时间的举措,正是印度外长苏杰生此前访华,和中方就人员往来便利化达成共识后,对中方的积极回应。
放开签证限制,不仅为中国技术人员赴印进行设备安装、维护和技术培训等关键活动提供便利,同时也是对商界迫切需求的回应,恢复旅游、商务考察等民间交往活动。朝圣通道的重新开放、签证政策的松动,这一套政策组合拳共同构成印度对华释放善意的具体载体,成为两国关系回暖的重要象征。
王毅在此次会谈中强调,今年正值中印建交75周年,双方需认真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树立正确战略认知,视对方为伙伴和机遇,而不是对手或威胁,将各自宝贵资源投入到发展振兴上去,探索相邻大国互尊互信、和平共处、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
这一表述可以说是直指中印关系的症结。苏杰生没有直接重复,但他回应"印中改善彼此战略认知很重要",这暗示印度对华思维正发生微妙转变,开始区分"长期战略竞争"和"短期必要合作"两个层面。印度从长期将中国视为威胁,现正转向更务实的评估。
02 美国关税对印度影响
中印关系之所以回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功不可没。自从8月6日美国实施50%的关税政策开始,印度对美国的出口将急剧下降60%,经济命脉受到重创。导致印度很多工厂停产,资本大量外流,卢比汇率创历史新低,企业难以生存,数以万计的印度民众失业。同时印度财政部评估显示,高关税将导致GDP降低1.2%。
更令印度寒心的是,美国突然加强和巴基斯坦的合作,不仅获得巴基斯坦的石油开采权许可,还默许它在阿富汗问题发挥的作用,让印度倍觉地缘政治压力。之前莫迪为配合美国战略,曾大量采购美制武器。花了这么多钱,展现这么多诚意,结果自己战略价值还被稀释,“印太战略支柱”地位被动摇,真是有够讽刺的。
印度吃了大亏,开始重新调整外交布局,回归战略自主的传统。印度意识到,在和美国关系逐渐恶化的当下,和中国"脱钩"将付出难以承受的经济代价。中印两国在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合作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印度离不开中国的制造业,中国也需要印度庞大的市场。所以印度开始积极修复和中国的关系,对中国采取的务实灵活策略。除此之外,还加强和巴西、俄罗斯的合作,进行多元化布局,不想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中国秉持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愿意同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五大家园”。认为中印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应当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贡献。同时双方应坚定信心,排除干扰,继续巩固和改善中印关系,拓展双方合作,为亚洲和全世界提供确定性和稳定性。
03 结语
中印的合作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做了很好的示范,能够抵制西方国家的单边主义倾向,加速全球权力重心向东方转移。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合作框架注入新的活力,对冲西方国家"供应链回流"政策的冲击,增强亚洲经济的内生韧性,让多极化世界从理论走向现实。
尽管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印双方仍存在诸多矛盾没有解决。虽然双方同意“维护边境和平安宁”,但之前加勒万河谷冲突的阴影还在,印度国内强硬派仍将边境问题和双边关系全面挂钩,这就导致妥协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印度对中国存在严重贸易逆差,莫迪政府目前适当放宽投资限制,但不敢过多引入中资,担心经济主权受损,对"一带一路"倡议仍持保留态度。很多第三方干扰依然存在,中印随时可能加剧矛盾。尤其印度还想着和美国谈判,不知道会不会再倒向美国。
所以,即使中印进入"管控分歧、务实合作"新阶段,中国仍需谨慎观望印度的诚意,看印度后续表现。未来六个月的观察期极为关键,将决定中印关系未来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