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业绩翻身难掩百亿短债压力,旗下公司因卖劣质产品被罚,多子公司成被执行人

500

来源 | 财经九号院作者 | 卧龙

随着猪价上扬,上市公司大北农的业绩在2024年迎来翻身,从2023年的大幅亏损21.74亿一举扭亏为盈赚了3.46亿;到了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直接干到2.2亿,同比增加了214.11%。

作者发现,尽管大北农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反弹,但其流动性风险仍然存在,尤其是不断推高的短期债务,以及净流出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这显示大北农的短期偿债压力很大、现金流紧张;而且大北农的股价在今年年内并没有因业绩翻身出现上涨,据同花顺财经数据,今年初至8月15日收盘,大北农的股价年内仍跌近10%,目前4.14元每股的股价,较近5年来新低的每股3.64元也不过一个跌停板的距离,从阶段性看,大北农的业绩利好并没有将股价带出泥潭。

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大北农近三年来的现金分红很反常,除了2024年72.2%的现金分红比例,在2022年、2023年出现了分红金额远超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情况,特别是2023年大幅亏损21.74亿的情况,还逆势分红了2亿多。

此外,大北农旗下公司的情况也继续引起重视,比如2025年内有两家旗下公司因出售劣质种子或不合格产品被罚,旗下多家子公司被法院列为了被执行人,强制执行的金额有千万之多。

1

 

102亿短债压顶46亿现金难应付,

现金流紧张仍逆势大分红

日前,大北农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大北农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在1.9亿—2.5亿,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56亿,可以说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500

在业绩预告中,作者发现,业绩成功实现翻身,离不开今年上半年生猪业务的盈利,上半年生猪出栏383.47万头,可以说对业绩的贡献颇大。

不过,成功实现业绩翻身的大北农,仍然面临诸多经营困境,最典型的就是负债率再度走高、短期偿债压力大、流动性风险高。

今年的一季报数据显示,大北农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攀升至64.42%,较2024年底的63.45%高出近一个百分点,有息负债从2024年底的111亿增长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29.4亿元。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均有所增长,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从91.96亿增长到102亿(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9.42亿增至27.4亿,增幅不少。

500

而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北农的在手不受限现金仅有46.3亿元,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但面对102亿的短期债务,大北农的在手现金显得远远不够。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北农的经营性现金流也不乐观,至一季度末,大北农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6亿元,呈现净流出状态,这也意味着大北农依靠自身经营产生现金流来应对流动性风险,也不太靠谱。

自身造血不足,只能靠外部输血。一季报显示,大北农的筹资性现金流中,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达47.68亿,同比大幅增加81.32%。筹资性现金流净额为14.73亿,同比增加304.55%。但是大北农现在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攀升至历史高位,再通过借款增加现金流、缓解流动性风险的空间能有多少呢?

值得市场注意的是,尽管大北农资产负债率高企、现金流紧张、短期偿债压力很大,但是大北农的现金分红却一点也不含糊。

500

2024年,大北农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巨亏21.74亿的泥潭中走出来,实现3.458亿归母净利润,就现金分红了2.496亿,现金分红比例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72.2%,远远超过了行业头部企业牧原股份的42.43%、温氏股份的25%。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2022年盈利仅5108万时,逆势分红2.069亿;2023年巨亏21.74亿时又大比分红2.068亿。

大北农所处的行业赛道,本身就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连续多年的反常、高比例分红,如果在企业经营上行期、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尚可理解,但明显在公司偿债压力大、资产负债率高、经营业绩大起大落的前提下,还如此大额分红,是否有点说不过去呢?

2

 

旗下公司因卖劣质产品被罚,

多子公司成被执行人

大北农除了在上市公司层面面临诸多经营压力之外,旗下公司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今年8月份,旗下子公司洛阳正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饲料生产车间内袋式除尘器未按照规定采用一种或多种防爆措施,构成重大事故隐患,被洛阳市应急管理部门查处。

500

今年6月份,大北农的参股公司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因销售的两款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7%、33%,质量既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也低于标签标注指标,被农业部门依法认定为劣种子,从而被处以罚款处罚。

500

除了参股公司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大北农旗下子公司的个别产品同样也因质量不合格被查处。

500

今年2月份,沧州黄骅市市场监管局对大北农旗下子公司河北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做出处罚,去年在对该公司生产日期为2024.9.4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进行抽检时,发现该产品氯离子、包装标识等不符合相关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经复检仍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一家上市公司,在半年之内旗下公司两次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恐怕要引起相当重视。

此外,大北农有多家子公司成为司法被执行人。

500

据企业预警通、天眼查等平台数据显示,仅今年5月份以来,就有宿迁大北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佑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被各地法院判为被执行人,累计被执行金额近千万元,仅山东华佑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强制执行97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即俗称的老赖公司了。

显然,这些子公司的状况,对大北农的品牌形象伤害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信息均来自上市公司财报年报的公开数据,以及政府部门官网、企业预警通、天眼查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