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拖轮会自动开?天津港实现又一行业首创
“你好36”“我在”“开始航行”“好的”。8月1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严新平院士向“津港轮36”发出语音指令后,全行业首艘拖轮辅助作业全流程自主航行观摩拉开序幕。
驾驶台语音交互
拖轮辅助作业全流程自主航行,是指除了拖轮顶拖作业以外的包括拖轮自动离泊、自主航行、自动避碰、自主伴航、自动靠泊的单船智能航行全过程。“津港轮36”自主离泊时,智驾平台利用惯导、雷达等技术,实时监测本船与码头岸线横距、前后船纵距,操作手柄自动摆出扩大横距角度,手柄的回转角度、油门行程交替配合,不断校正艏艉偏移,控制船舶姿态,随着船身缓缓离开码头,系统感知周边环境情况后,两侧操作手柄配合摆出前进角度,加速前进,系统自动按要求选择航路,衔接自主航行功能,朝着目标控速控向航行,拖出一条灵动尾迹。
拖轮客运码头自动靠泊
“津港轮36”航行助手实时播报航向航迹,时刻提醒航行态势。在接连完成自主航行、自动避碰、自主伴航等一系列流畅精准动作后,拖轮智驾平台根据拖轮与泊位距离、航行态势,从自主航行无缝衔接到自动靠泊功能,只见操作手柄自动收拢回转,船舶慢慢减速,调整出合适的入泊方向,随着不断接近泊位,操作手柄自动“来回交错”,对船舶艏向、速度、姿态逐步调整,当船艏抵达缆桩时船舶正好停住,船身与码头调平,最后几米的精准贴靠,船舶以0.3节横向速度稳稳贴住泊位。拖轮辅助作业全流程智能航行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在全球港口智能化浪潮中,作为国有企业,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始终以“优质强企”为目标,将服务国家战略置于首位,扛起行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大旗,持续突破拖轮智驾核心算法技术,全力解决海上安全与运维领域诸多行业痛点,推动全行业走上拖轮智驾“工程样机”产品化之路,持续引领全行业发展。继2024年7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拖轮自主伴航智能技术及测试验证研究”项目在天津海域试验成功后,又接连达成多项关键里程碑,为打造全行业首艘具备高度智能航行功能的新一代拖轮,推动我国拖轮智能航运技术在港口作业中的规模化应用作出示范。
拖轮作业航拍
在智驾功能方面,实现拖轮全流程辅助作业智能航行的技术突破,率先在全行业迈进拥有自主靠离泊、自由航行、自主伴航、自动避碰等功能的拖轮智能航行作业新阶段。
在技术示范方面,实现拖轮智能驾驶“工程样机”的重大突破,成功跨入产品级产业化阶段。从无到有,引入互联网IT架构,构建孪生交互模式,优化融合感知算法,建立数据治理机制,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工程化实践。
在船员操作方面,实现海上助泊作业全新工作模式突破,迈向由船员驾驶到船员监管训练的高阶作业方向,构建船员最轻松舒适的工作模式、最低安全风险的工作环境、最高经济性价比的拖轮业务岗位、最直接的作业经验转化,让船端值守向岸基操控成为可能。
自主伴航航拍
多项关键里程碑的达成,离不开多方的紧密协作与支持。天津港拖轮智能航行研发团队与武汉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携手攻关,在北疆海事局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船级社科创中心及天津分社的技术保障下,于今年1月、4月、5月、7月相继完成智驾平台联调联试、靠泊算法测试、离泊与衔接算法测试、港区全功能作业(除顶、拖、系解缆)测试等关键环节,持续推动港口拖轮智能平台迭代升级。
双方驾驶台研究画面
展望未来,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将以天津港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海上智驾联合研发中心”为载体,在北疆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科创中心及天津分社的指导下,深度打造全球领先的拖轮智能航行技术平台,逐步搭建起一套从动态导入到拖轮编排再到备车解缆、靠泊完车的行业智能化自主决策作业全新模式,实现从智驾船舶向全行业最大规模的智驾船队迈进,为天津港的航运服务智慧化转型贡献力量,为拖轮行业智慧化转型贡献可借鉴、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文/图:孟永勋/杜晓丰
供稿单位: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