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基本盘提速,外卖新战场卡位:京东的“棋局”活了

500

京东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新高,核心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以20.6%的同比增速稳居行业前列,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含外卖等),同比暴涨198.8%,成为增速最快的板块。

作者:张烨

编辑:金森

在当下外卖市场的激烈角逐中,价格战、补贴战不断上演,但新入局者京东似乎除了刚开始的火热,最近声量渐小。京东外卖进展究竟如何,在集团生态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这或许可以从最新的京东财报中窥出一二。

近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集团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新高。

其中,核心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以20.6%的同比增速稳居行业前列,经营利润率达4.5%,创下大促季度历史最高。这背后,京东以供应链效率为优势的独特商业模式正在起效。

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含外卖等),同比暴涨198.8%,成为增速最快的板块。受外卖新业务的带动,京东平台用户活跃度、购物频次均同比涨超40%。京东外卖正与核心零售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这份财报印证了京东“不逐短期流量泡沫,深耕长期价值基建”的战略定力。而京东正以合规经营筑牢根基,以供应链协同打通“外卖-零售”的增长飞轮,为行业树立新范本。

01

“基本盘”零售势头稳健增强,

独特模式红利正在兑现

Q2期间,京东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财报会上,京东管理层点明,“各业务板块都在加速增长”。

从收入构成看,京东的收入主要来自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其中,商品收入是大头,在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的商品收入为2824.14亿元,同比增长20.7%,占总收入的79.18%。

500

图源:京东财报

在商品收入中,京东的强势品类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为1789.82亿元,同比增长23.4%,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6.4%。

京东服务收入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742.46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远高于上年同期的6.3%。

从业务体系来看,在二季度贡献超八成收入的京东核心零售业务,增速环比还在提升。

在财报会上,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本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表现强劲,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也提到,截至二季度,京东零售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

在这个大促季度,“京东618”期间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领跑行业,京东零售线上业务、线下业态及京东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3C、家电作为传统品类,增速稳居行业第一,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增速领跑行业。不过京东强调,尽管该类目受到国家补贴政策影响,但京东从不将国家补贴视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线下的布局成效持续释放,与线上业务形成有效互补。截至二季度末,京东3C数码门店突破3000家,覆盖范围进一步向县域城市下沉,京东MALL累计开业24家,以“场景体验+全品类销售”的创新模式建构消费新场景,强化高线市场的用户触达。

京东核心零售业务实现高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京东“供应链为本”的独特商业模式。单甦也提到,收入的增长,充分体现了京东的供应链实力。

从商业逻辑来说,作为一家供应链企业,京东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技术优化,将高客单价(3C家电)的履约能力延伸至低客单价(日百、外卖)领域,实现全品类成本优化。例如,依托覆盖全国的仓储网络,京东3C家电“当日达”的能力被复用于日百“小时购”。

京东超市还依托自营供应链优势,推出了包括211毫升装的大品牌牛奶和酸奶,以及211毫升裝和618毫升裝的白酒等一系列京东“标签”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Q2期间,外卖新业务的发展也正和零售新业务建立起协同效应。外卖这一高频场景对用户价值的激活作用显著。

许冉曾提到,由于外卖业务是在京东APP的场域内,内部已初步看到一些用户的跨品类购买行为,主要体现在商超和生活服务类商品上。

事实上,在二季度京东入局外卖业务之前,京东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连续6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在外卖这一高频场景带动下,二季度,京东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速均超40%,PLUS会员购买频次同比增幅超50%。

用户活跃度和购物频次的提升,反哺京东核心品类增长,带电、日百等业务持续加速发展,形成“供应链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消费频次增加—业务增长”的闭环。

02

外卖新业务初步目标达成:

不盲目追单量,和主业求协同

外界高度关注的京东外卖业务,在二季度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其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当行业打起“0元购”、冲单量的战争后,京东始终拒绝为冲量而陷入恶性补贴。财报会上,京东管理层强调,“外卖和即时零售是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商业模式,而非追求短期成绩。”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许冉就曾明确指出,京东之所以进入外卖这个赛道,是因为外卖跟零售、跟供应链业务有非常深度的融合和可想象的空间,可以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在她看来,外卖业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与零售及其他现有业务形成有效协同”。

从京东外卖快速崛起,带来用户活跃度和购物频次的提升,反哺核心零售业务增长这点来看,京东当前超过2500万单的订单规模足以支撑起其在内部围绕骑手管理、商家服务和系统优化的空间,以及和内部零售、物流等各个业务的协同。

这也意味着,京东对于外卖业务的初期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京东外卖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与美团、淘宝闪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京东外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坚持服务品质的差异化路径。

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外卖”,在外卖供给侧建立一套严谨且全面的品质管控体系,以“品质堂食餐厅”为核心准入标准,构建起多维度品质管控体系。其通过营业执照核验、线下门店实地探访、跨平台口碑交叉验证三重机制筑牢防线。

不仅如此,京东是最先宣布为全职骑手交社保的企业,目前已与超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以合规经营提升了行业竞争维度,与盲目追求流量泡沫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最重要的是,京东外卖也在进行供应链创新,推出“七鲜小厨”,定位“品质餐饮合营制作平台”,坚决不让合伙商家亏损,坚决摒弃“二房东”模式。

500

图源:京东黑板报

据了解,“七鲜小厨”首店上线一周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带动周边3公里商圈数千餐厅总体订单环比增长12%。七鲜小厨启动的“菜品合伙人”计划,租金、人力、运营成本都由京东出资,截至7月底已收到超6.6万份报名,京东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让品质餐厅摆脱经营压力实现规模化销售。

京东外卖还在通过模式创新,利用技术和硬件投入提升供给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让商家更积极地创新产品、骑手愿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愿意享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行业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03

京东的战略哲学:

做难而正确的长期主义者

作为一家典型供应链思维的企业,京东很多业务动作见效慢,但却非常具有前瞻性。

率先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可以说是京东具备前瞻性的典型案例之一。京东外卖将骑手社保覆盖率等社会效益参数纳入价值评估体系,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让他们拥有稳定的收入与社会保障。目前,超过15万全职骑手实现了100%签订劳动合同、100%交齐五险一金100%正式员工福利。

500

图源:京东黑板报

2025年8月的社保新规强调,“所以企业必须给员工交社保”,京东骑手社保政策,不仅与新政不谋而合。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却提升了整个外卖行业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质量,使竞争回归到提升服务品质与用户体验的正轨上。

可以说,京东外卖通过提前合规,提升了行业准入标准和竞争维度。而这也是京东的一贯做法。

一直以来,京东都是靠坚实的投入发展成护城河,在时间复利下形成抗周期韧性。

京东在商业领域的发展路径独树一帜,其诸多业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长时间的精心打磨与沉淀。以京东外卖为例,其前期选择以亏损为代价来换取行业“标准”的构建。

此前,京东的零售和物流业务同样如此,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建设供应链体系、打磨物流配送效率、把用户体验做成行业的标杆,才逐步实现盈利。而一旦盈利模式得以成型,便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抗周期性,在市场的起伏波动中屹立不倒。

截至2025年二季度,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已近1700亿元,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研发投入累计超150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重投入,为京东构建起坚不可摧的行业壁垒。这不仅体现在其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上,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货物送达,还体现在其对供应链的深度把控,从采购、仓储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实现了高效协同。

凭借这些优势,京东即便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如今,京东的供应链能力正在帮助酒旅行业解决发展的痛点。

在传统合作模式中,平台往往收取较高的佣金,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导致双方关系更多地停留在单纯的交易层面,缺乏深度的信任与合作。而京东的这一创新之举,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桎梏,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全新合作模式,使平台与商家能够携手共进,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三方的共同发展。

面对跨境电商行业的风云变幻,京东果断推出“前置海外仓+本地化服务”模式,为跨境电商开辟出一条合规、高效的通路。通过在海外提前布局仓储设施,能够实现商品的快速配送,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配套的本地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解决语言、文化差异等问题,增强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京东还启动了“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引入1000个海外品牌,带动100亿元销售增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版图,进一步提升京东在全球商业舞台上的影响力。

从社保合规前置,到重基建、重技术投入,京东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对短期流量思维的超越。京东的“慢”,是基于长期价值的主动选择,是在用自律投入换取时间复利。以“自律者”的姿态推动零售行业转向价值共生,京东这种模式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增长密码,更可能成为定义行业未来的新范式。

头图来源|京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