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可食”还是“禁用”?直播间减肥药宣传遭消费者质疑

500

产品瓶身标注。 (来源:受访者)

信网8月18日讯 “主播在直播间说这款减肥药哺乳期能吃,结果收到的瓶子上明明白白写着哺乳期禁用,这不是虚假宣传吗?”近日,河北石家庄的王女士向信网(0532-80889431)反映,自己在电商平台“大牙妹很OK”直播间下单了3瓶“蝶之舞牌芦荟甲壳素胶囊”。据王女士介绍,直播中主播宣称该保健品128元3瓶,哺乳期妈妈可以服用,且服用两个月能瘦十几斤,只要想减肥都能吃,没有任何副作用。她收到货后发现,瓶身明确标注“不适宜人群”包括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腹泻者,与直播间的宣传内容不符。

直播间宣称“哺乳期可食”商品却标禁忌

今年2月,王女士在浏览视频时,被“大牙妹很OK”直播间的促销活动吸引。王女士提供的直播回放录屏中可以看到,主播手持蓝色瓶装的保健品,对着镜头反复强调适用人群范围极广:“想要减肥但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产后有大肚子的,老公有啤酒肚的,爸爸妈妈想要减肥的,14岁以上、女性经期、备孕期都可以吃。”甚至以自身为例保证安全性,进一步宣称,“我现在是哺乳期也在吃,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然而,这些宣传,却与产品瓶身标注的禁忌不符。“当时听她说得那么肯定,就下单了,花了128元买了3瓶。”王女士回忆,收到快递后,她习惯性查看说明书,在瓶身注意事项处看到“不适宜人群包括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腹泻者”的明确标注。她立即翻看直播回放,发现主播在推销过程中多次提及“哺乳期可食”,还声称“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绝对安全”。

店铺资质中无保健食品销售必备许可类目

信网查询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显示,涉事的蝶之舞牌芦荟甲壳素胶囊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2003)第0373号,生产企业为北京华达康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登记的保健功能为减肥,主要原料包括葡萄籽提取物、脱乙酰甲壳素、丙酮酸钙、芦荟,适宜人群为单纯性肥胖人群,而不适宜人群中则明确包含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腹泻者。

值得注意的是,“大牙妹很OK”店铺在平台公示的营业执照中,经营范围未涵盖《食品经营许可证》中“保健食品销售”这一必备类目,但该店铺实际存在保健食品销售行为。

“我当初想着平台肯定会把好关,才敢放心下单。出于对平台的信任,我甚至都没多想就买了,没想到出现这样的问题”在王女士看来,主播在直播间如此明目张胆地虚假宣传,平台的审核和监管难辞其咎,“要是平台能早点发现、早点制止,我们这些消费者也不会掉进这个坑里。等出了问题才整治,是不是太晚了?”王女士质疑,平台若能在直播时实时拦截违规内容,而非依赖事后投诉,就能避免消费者陷入风险。

客服:承认监管不力 承诺整改并协助维权

针对“蝶之舞牌芦荟甲壳素胶囊”的销售及宣传争议,信网联系了平台客服。客服表示,平台对减肥类保健品销售有明确资质要求,商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特殊经营资质等文件,经审核真实有效后方可上架销售,直播宣传也需遵守相关规定。

对于“直播宣称孕妇可食用,瓶身却标注孕妇禁用”的情况,客服明确这属于违规的宣传不符行为,消费者可举报反馈,平台会通过人工审核与 AI 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实。客服承认此次事件暴露出监管不力,并称平台会加强监督管理,同时表示会协助已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进行退货退款等处理。针对直播中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客服称平台有日常巡查和消费者反馈机制,核实问题后会依据规则对违规商家进行罚款等处置。

主播行为或涉欺诈 平台有审核义务

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开网络直播营销管理规则、平台公约。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与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直播间运营者签订协议,要求其规范直播营销人员招募、培训、管理流程,履行对直播营销内容、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义务。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加强网络直播营销信息内容管理,开展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该电商平台《保健食品宣传规范》中指出,保健食品发布和宣传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达人应当对保健食品直播/短视频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保健食品宣传的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食品宣传涉及保健功能、产品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或者食用量等内容的,不得超出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范围。宣传中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能、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含有使用该产品能获得健康的表述。

北京隆安(青岛)律师事务所的史士辉律师表示,主播在直播间宣称产品哺乳期可使用,收到的商品却标注哺乳期禁用,这种行为不仅构成虚假宣传,还可能涉及消费欺诈。平台应履行基本的资质审核义务,如审核商家的备案信息、营业执照等。对于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史律师建议,要先了解生产厂商情况,查看其是否涉诉或被处罚过,进口产品需查看国内代理商资质。同时要遵医嘱,并查看成分表,分析是否有过敏或不宜使用的成分。(郭慧敏 解宁)

500

产品基本信息。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