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浙大百人计划火了,这三位29岁博士毕业可以直接当博士生导师

来源:@孙悟空会跳舞

最近两天,浙大百人计划🔥了。

牛掰在29岁博士毕业,可以直接当博士生导师。这三个呢,分别是——江佳凤,郭敬,洪峥怡。经过扒拉,发现她们的成就和途径有相似性。

1、都是文科,都是哲学类(含哲学、z教、逻辑学)

2、都是名校➕名导师➕留学公派(本科➕硕士➕博士)

江佳凤,南昌大学➕厦门大学➕北师大,导师许家星(之前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公派留学新加坡。

500

郭敬,北大➕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导师圣凯法师(是真的top大和尚)。未🈶公开资料显示留学。

500

洪峥怡,浙大➕浙大➕浙大(阿姆斯特丹),导师黄华新(浙大人文学院书记➕院长)。公派留学阿姆斯特丹。

500

4、都有特殊履历和成就。

江佳凤,2024年发表顶刊论文,论文是《书评:许家星,〈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顶刊《哲学与文化》(属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学术期刊)。同时。还担任《国际儒藏·韩国编》审校专业委员会审校专家。

500这里说明下,许教授曾经访学过韩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郭敬,2019年7月至2023年8月(23岁到27岁),她担任“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整理校订委员会成员。

500这里说明下,“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整理校订委员会”是圣凯组织并主持的。

洪峥怡,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并做会议报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

500

呐,接下来我又去扒拉了百人计划的必备条件。

500

1、基本条件   

- 年龄:自然科学领域35周岁左右,人文社科可放宽至40周岁。   

- 学历:国际知名高校博士,或国内顶尖院校博士➕具有海外研究经历。   

- 学术水平:需达到国际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相当,如在《Nature》《Science》等顶刊发表3篇以上论文,或获国际学术奖项。

2、学术影响力   

- 需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如期刊编委、会议主席),或在本领域具有前沿研究方向。   

- 能独立组建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然后,我继续扒拉到这些博士生导师,可以拿到的待遇。

1、薪酬:年薪制,40万起至70万+(含住房补贴),部分学科可达更高水平。 

2、科研经费:理工科启动经费最高800万元,人文社科按需提供。

 3、生活保障:教师公寓或300万元住房补贴,协助解决子女教育及配偶工作。

500

500

呐,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浙江大学的百人计划到底怎么来的?

500

500

1、目标: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学者,独立发展学术方向,推动学科前沿突破。

 2、覆盖领域:自然科学(量子物理、材料科学等)、人文社科(哲学、政治学等),2020年后新增“新百人计划”以扩大覆盖面。

3、百人计划从2014年到2025年,吸纳了1000名高级人才。那么,有没有出成绩呢?有的,理工科特别明显,文科就属于保密㊙️。

1、量子科学领域   

- 张亮: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微纳尺度混合量子体系,实现芯片级量子传感器件,发表论文10余篇于《PRL》《Nat. Commun.》等,主持国家级项目十余项。   

- 张琪:开发金刚石色心量子传感器,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5),在《Science》《Nano Lett.》等发表成果,建设光探测磁共振谱仪。   

- 量子测量与纳米技术:邱柳团队实现宏观量子力学效应观测,成果发表于《Nature Physics》并入选美国光学学会年度研究。   

- 生物医学创新:赵新宝团队研制出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关键性能超国际标准,助力航空发动机技术突破。 环境与能源领域:谷保静团队揭示氮素减排对PM2.5治理的机制,研究发表于《科学》,为全球空气污染治理提供新路径。

2、人文社科领域   

- 谢倩雯(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未公开,但作为百人计划研究员,需符合独立发展学术方向的要求。   

- 范晓光(政治学系):研究领域未详述,但需在政治学前沿方向取得国际认可成果。

- 博导江佳凤、郭敬(哲学系):研究领域未详述,但说了在宋明理学➕梵汉佛典研究中,取得了国际影响力。那么问题来了,你计划都11年了,为什么只有理工科出了明显的广而告之的成就,文科的,就500500500

最后,我又接着扒拉到,其他人员的猫腻。

1、内部定向与回避制度失效——黄方昊,其博士与博士后阶段均在该院完成,但公开资料显示其第一作者论文不足10篇,且无CNS正刊成果,科研基础被认为不达标。

更关键的是,招聘未通过校人事系统公开申请,全程无公告、遴选及公示,被质疑为“内部定向”操作。 黄方昊的导师陈正教授及学院书记梅得庆教授参与评审,未执行回避制度,引发利益输送嫌疑。

2、学术成果标准争议——川北医学院学生罗子甯,以7篇SCI论文(含综述与评论)被媒体报道,虽校方澄清“类型混淆”,但反映当前评价体系对论文类型的区分模糊,可能助长学术包装现象。

上述,都来自各校自己的平台,或者各大gm相关报道。未尽事宜。看图。有张图是1994年的施秦生,研究道教特别是老子的,还没扒拉到更多资料。

PS进度条更新。

百人计划文科类,1000人里占比40%。还有1994年——1995年的更多年轻的文科类的博导,🈶女的也有男的。资料不齐,后续再说。

500

500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