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三甲主任医师辞职:再不创业就老了

  几个月前,知名疼痛学专家岳剑宁从三甲医院辞职,踏上了创业之路。他的目标是,打造全国最好的疼痛专科连锁品牌……

  撰文 | 郭雪梅

  责编丨汪   航

  53岁的岳剑宁,原是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年他就到龄退休了。

  但今年6月,岳剑宁做了个“几乎违背身边所有人意愿”的决定:离开公立医院,开启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全职加入禾普疼痛医生集团,任总院长及医疗技术总监。

  岳剑宁告诉“医学界”,为了走出这一步,他花了7年时间向家庭阐释决心,尤其是在当前民营医疗市场不被广泛看好的情况下,做出这一选择绝非易事。

  用岳剑宁的话来说,自己不怕失败,和失败相比,他更担心的是如果现在不迈出这一步,退休后可能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力再去做了。

  “这是我经过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岳剑宁说。

500

  岳剑宁/本文图片皆来源于受访者

  疼痛学发展有限,但前景广阔

  对岳剑宁来说,离职创业的想法,几乎受到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我经过几年的‘斗争’,一直在跟妻子讲解我对禾普疼痛模式的观察,后来她没明确反对,我也默认她同意了。”岳剑宁说。

  业内,有不少公立三甲医生会在退休后去往民营医疗机构“再就业”,为何不选择那样一个时机?岳剑宁解释称,这看似是一个无负担的选择,但对真正想要做事情的人来说,等到退休后再行动“已经太晚了”。

  这几年,岳剑宁明显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正在逐渐减退。

  “我担心,等到退休后再出来,人会垮下来,热情和能力在等待退休过程中消耗殆尽了。”岳剑宁说,现在选择创业,意味着要赌上自己未来将近十年的职业生涯,这种压力和动力,与退休十年后再出来创业是完全不同的。

  决定创业前,岳剑宁长期在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疼痛科工作,担任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等,在抖音上拥有近70万粉丝,科普理想是“了解疼痛,让天下无痛”。

  现实是,疼痛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长,其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

  岳剑宁告诉“医学界”,21世纪初,国内只有少数医院设立了疼痛科,直到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才发文批准二级以上的医院开设“疼痛科”,这一科室才逐渐被重视起来。

  然而,在公立医院体系中,疼痛科业务大多由麻醉科医师承担,疼痛专科病房及相关手术在大多数医院尚未独立开展,疼痛科的各项核心技术也未得到大力推广。

  因此,疼痛科在公立医疗体系中仍发展有限,这给了疼痛专科社会化办医的机会。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听说过疼痛科,甚至有很多医疗从业者也并不一定了解疼痛科(学)。

  “类似于蓝海,没有人做,一旦成功,收益巨大。”岳剑宁说。除了学科发展有限外,疼痛科的可及性依然不足,主要表现为医疗资源不均衡。

  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的疼痛科分布主要集中于较发达的省市以及中东部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差异较大,同质性较差;许多边远地区疼痛病人获得及时和有效的治疗问题亟须提高。

  为了推广疼痛科知识,自2018年起,岳剑宁便通过抖音短视频等渠道积极开展医疗科普。在科室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勤奋且善于坚持的人。科主任曾这样说道:“你们做科普,就要向老岳学习,一直在坚持做对的事。”

  除了做医疗科普外,这些年,岳剑宁开始把目光放到了创业项目上。

  创业,跳出舒适圈

  2018年,岳剑宁与禾普疼痛首次结缘。当时,禾普疼痛创始人党靖东找到他,经过多次深入交流,岳剑宁很快被其诊所模式所吸引。

  禾普疼痛是一家疼痛专科连锁医疗机构,以“疼痛专科品牌连锁诊所”和“疼痛专科医师培训”为核心,推广疼痛专科医疗服务。尽管当时还处于初创阶段,但岳剑宁认为该模式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目前,针对特定人群的疼痛管理是专科热点问题之一,如老年疼痛、癌症患者疼痛的全程管理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癌症高发,这些问题日渐突出。

  工作中,岳剑宁发现,许多慢性疼痛的患者大多是在严重时才去医院看病,而公立医院的疼痛科模式通常是“患者看病,好了就走”,没有精力和时间做到前期预防和后续的健康管理。

500

  岳剑宁(左2)为患者看诊

  在他看来,诊所模式是对公立医疗体系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不仅能缓解大医院的压力,还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介入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与康复,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区医院疼痛诊疗不足的问题。

  岳剑宁强调,疼痛科并非仅仅是全科医学的延伸,它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谱和技术手段,例如注射技术、康复理疗技术及微创技术等。而提供这样的疼痛治疗服务有一定门槛,需要对医生进行专业培训等。

  从2018年起,岳剑宁开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多点执业,并受邀联合创建了禾普医疗,致力于完善和推广疼痛专科的诊所模式。

  实际上,他当时也动过从公立医院离职的念头,但并未下定决心。

  岳剑宁向“医学界”解释,一方面是考虑到公立医院工作的稳定性和体制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疼痛科的发展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价值尚未被广泛认可。因此,他选择了观望和等待。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颁布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提出,2022-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医院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疼痛综合管理。

  近年来,随着疼痛管理支持政策出台和人们健康观念的发展,岳剑宁意识到,是时候迈出全职创业这一步、跳出舒适圈了。

  一名“三跨”医生的30年

  53岁主任医师辞职创业,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安分”,但对岳剑宁来说,这种“不安分”几乎贯穿他过去30多年的从医生涯。

  1994年从宁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岳剑宁有过三个不同的身份:神经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疼痛科医生。每一次身份的转变,对他来说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岳剑宁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期间接触到了许多慢性疼痛患者。当时,他对疼痛诊疗并不关注,认为那不过是“打封闭、做阻滞”的常规操作。

  观念转变发生在岳母患病之后。一位疼痛科医生通过精准的神经阻滞治疗迅速缓解了她的肩周炎症状。在此之前,岳剑宁的岳母接受了多次关节松解和手法治疗,但疼痛始终无法缓解。

  这让岳剑宁意识到,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而非仅仅是其他疾病的附属症状。

  2002年,岳剑宁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北京一家妇产医院的麻醉科工作。在学习过程中,他对麻醉与镇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按照此前规划,他博士本应报考神经内科或麻醉科,但最终在导师的推荐下攻读了疼痛学。

  37岁时,岳剑宁从此前所在的妇产医院麻醉科离职,当时已是副主任医师的他,决定投身疼痛学事业,从一名住院医师做起,后加入北京知名医院的疼痛科,从事相关工作,见证并推动了疼痛科的发展。

  加入禾普疼痛后,岳剑宁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通过规范化的技术、管理模式和高质量的服务,让禾普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认可,打造成全国最好的疼痛专科连锁品牌。

  “我希望在十年内实现这个目标,当然也可能会提前或推后几年,但我会全力以赴。”他说。

500

  岳剑宁做培训

  不过,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一个现实挑战是,随着规模扩大和人员增多,如何保证医疗水平的规范化和同质化?以及,更大的问题是,如果创业失败了怎么办?

  岳剑宁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创业不可能只想着成功。如果遇到挫折,我也有应对的策略。我不会因为失败就灰溜溜地回去,因为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有意义的。”

  就像今年6月正式离开公立医院后,他在短视频中说到的那样:“希望总是在前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