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巴拉特进入东大(巴铁)设立边防哨所

500

推演背景设定

防守方:巴拉特军队1个连(约120人),依托567.6高地构筑防御工事(战壕、机枪阵地、迫击炮支援)。

进攻方:东大1个排(约30人),每人配备4只战斗机械狗(共120只),具备侦察、火力支援、爆破、干扰等功能。

地形:567.6高地地势陡峭,植被稀疏,巴拉特军占据制高点,但存在反斜面死角。

战斗推演阶段

1. 战前侦察与电子干扰(0-10分钟)

东大机械狗:

侦察组(40只):利用红外/热成像悄无声息爬坡,标记印军火力点、指挥所、弹药库。

电子战组(20只):释放电磁干扰,瘫痪印军通讯系统,切断其与后方炮兵的联系。

巴拉特军反应:

因通讯中断陷入混乱,部分哨兵发现异常但无法有效预警。

2. 首波突击(10-20分钟)

东大步兵排:

在机械狗引导下,沿反斜面隐蔽接近至投掷距离。

爆破组机械狗(30只):携带高爆炸药,突袭印军雷区与铁丝网,开辟通道。

巴拉特军防御:

部分机枪阵地开火,但遭到自杀式机械狗(10只)抵近引爆,关键火力点被摧毁。

3. 立体渗透(20-30分钟)

东大战术:

火力压制组机械狗(20只):搭载轻机枪/榴弹发射器,从侧翼牵制印军主力。

步兵排:分3组穿插,利用机械狗实时传输的战场态势逐个清除掩体。

巴拉特军崩溃点:

因通讯瘫痪、指挥节点被机械狗精准爆破(如连长帐篷遭自杀式袭击),士气骤降。

4. 高地清理(30-45分钟)

残敌肃清:

剩余巴拉特军被机械狗热成像追踪,投降或遭无人机补枪。

东大步兵占领制高点,机械狗巡逻警戒,防止反扑。

战果对比

指标 巴拉特军连         东大排+机械狗

伤亡 90%阵亡/被俘         轻伤3-5人,机械狗损失40只

耗时 45分钟溃败         快速控制关键节点

战术优势 依赖地形,但被动防御 动态侦察+精准打击

关键制胜因素

机械狗的战场感知:实时情报碾压印军的“盲打”防御。

分布式自杀攻击:以低成本机械狗换高价值目标(如机枪堡、指挥官)。

电子战压制:巴拉特军失去协同能力,沦为孤立据点。

现实可行性分析

若巴拉特军配备反无人机枪或EMP武器,可能延缓机械狗攻势,但东大只需增加干扰型机械狗即可反制。

此战例预示:未来山地战中,轻型无人装备+小规模精锐步兵将颠覆传统防御战术。

(推演基于2023年已公开的机械狗军事化应用案例,如中国“绝影”机器狗与美军“Vision 60”的战术协同测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