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摩物联冲IPO,增长放缓与盈利承压,共享按摩椅龙头能否突破困境?
文 | 大力财经
在共享经济领域长期被诟病为“烧钱无底洞”的大背景下,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表拟主板挂牌上市的消息,无疑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焦点。
这家凭借50万张按摩椅铺遍全国,在2024年前9个月豪赚近1亿元净利,并在IPO前大手笔分红4375万元的企业,堪称共享经济中的一股“清流”。
在其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行业天花板显现、现金储备不足等隐忧也逐渐浮出水面。乐摩物联的IPO之路,究竟是一帆风顺的资本进阶,还是暗藏危机的冒险之旅?
2014年共享单车掀起资本狂潮,而按摩椅领域尚无人问津。2016年,曾执掌真彩文具销售体系的谢忠惠与按摩椅行业“老炮儿”韩道虎联手推出“乐摩吧”,精准布局商场、车站等黄金客流点,创立次年便实现盈利。即
便在疫情冲击下面临1.5亿资金缺口,创始人谢忠惠抵押个人房产筹资1800万元,仅耗2500万稳住基本盘,展现出强大的“抗寒”能力,为后续商业帝国的构建奠定基础。
乐摩物联凭借50万张智能按摩设备,覆盖全国31个省份、339座城市。其赚钱密码在于对“场景”的极致占领,以影院场景为例,通过1分钟免费按摩体验,扫个码就能继续享受的“体验式消费”,转化率极高。
2022 - 2024 年,乐摩物联营收从 3.3 亿元猛增至 7.98 亿元,净利润由 648 万元攀升至 8581 万元,但增长态势并不乐观。2023 年营收同比增长 77.75%,2024 年降至 35.98%,增速腰斩;净利润 2024 年同比增速仅 1.75%。2025 年第一季度,更是出现 “增收不增利” 现象,营收增长 18.37%,净利润却下降 11.53%。
2022 - 2025 年第一季度,乐摩物联毛利率分别为 25.85%、41.79%、36.07%、34.86%,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服务网点费用和新设备成本上升、运营维护支出增加,以及直营模式比例提升。毛利率下滑意味着公司盈利能力减弱,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
从2022年底到2023年底,网点数量增长47.9%,带动营收飙升,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近1亿,三年营收翻倍。其收入结构专注于智能按摩服务,2022 - 2024年前三季度该主业贡献了95.75% - 98.22%的总收入。毛利率虽有波动,但属于扩张带来成本增加的正常节奏。
商业模式:三大“杀手锏”与增长逻辑乐摩物联避开传统按摩店的家居场景,专注写字楼、商场、交通枢纽等“等时间”的碎片化场景,精准触达消费者在等待过程中想要按摩放松的刚需。
采用低门槛定价策略,设置6元6分钟、10元12分钟、15元20分钟三档价格,比传统按摩店便宜,且提供1分钟免费体验,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满足“即时消费”“按需消费”需求。
直营网店占比七成,全流程把控保证核心场景服务质量,沉淀用户数据;三成采用“合伙人模式”,本地合作方出场地和人力,乐摩物联提供设备和方案,类似奶茶店加盟模式。这种“高频、低决策成本”的商业模式在消费分层的当下实现了盈利。
乐摩物联激进的扩张铺设导致设备成本及运营成本高企。场地相关开支从 2022 年的 1.59 亿元激增至 2024 年的 3.52 亿元,占营收比例维持在 44% 高位。高额的场地成本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按摩设备通常 2 - 3 年需要换代,“乐摩吧” 需频繁更换设备,为此需持续支付大量资金。2022 - 2024 年,设备折旧摊销费用分别为 0.58 亿元、0.61 亿元和 1.04 亿元,2024 年同比增幅超 70%。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反映出公司在设备管理和更新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大力财经认为,乐摩物联此次 IPO 面临严峻考验。要成功破局,需从多方面入手。在业绩提升上,优化运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以提升盈利能力。对于成本控制,合理规划扩张节奏,优化场地资源配置,降低场地成本;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折旧摊销压力。
发展隐忧:行业与自身的双重挑战共享按摩椅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 + 局部增量”阶段。2023年行业规模24.4亿元,2018 - 2023年复合增长率1.1%,2021 - 2023年GMV年均增速25.6%,短期增长依赖头部企业份额争夺,长期需突破场景限制,进行场景创新或跨界破圈,单纯点位扩张难以持续推动增长。
乐摩物联主要依赖直营与合伙人双轨并行模式,直营模式虽为收入核心来源,但承担场地、设备等重投入成本,毛利率显著低于合伙人模式。与美国共享按摩椅运营商ZIVELO相比,乐摩物联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较低,技术短板可能制约长期效率提升。
消费者反馈显示,乐摩物联存在设备故障、复杂退款流程、公共卫生问题等,这些共享设备企业的共性问题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乐摩物联营收高度依赖智能按摩服务,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现金储备明显低于短期债务,流动负债规模达数亿元量级,短期偿债能力需关注。同时,IPO前高额分红与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公司数量减少的情况,也引发市场对其财务决策合理性的思考。
IPO能否助力突破困境大力财经认为,乐摩物联此次IPO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共享按摩椅行业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乐摩物联作为行业龙头,有望享受行业增长红利,且消费分层趋势下其“高频、低决策成本”的模式有持续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其面临的行业增长天花板、业务模式短板、市场反馈问题以及财务风险等,都需要在上市前后妥善解决。
若能借助上市募集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业务模式,改善财务状况,同时解决市场反馈的问题,乐摩物联有望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突破当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资本市场的审视严格,乐摩物联能否成功应对挑战,还需拭目以待。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乐摩物联在成功上市后,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突破行业增长瓶颈,解决自身发展隐忧,实现从行业龙头到可持续发展巨头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