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厂、放权、输血、请刘亦菲:智界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500

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全文3625字,阅读时间7分钟

“你们可能不太了解20年前刘亦菲在男生心目中是什么地位,相当于20年后刘亦菲在男生心目中的地位。”近日一档脱口秀综艺节目上,某参赛选手在形容演员刘亦菲在男生心中的地位时,如是说道。

言下之意,刘亦菲“神仙姐姐”的印象,二十年未变。

拉来刘亦菲担任品牌形象大使的智界,无疑也看到了这一点,并试图通过刘亦菲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提升品牌销量。

只可惜,4个多月来,“神仙姐姐”的流量神话没能转化成智界的销量神话。

当鸿蒙智行的月销量重回新势力第一梯队,“长子”问界连续月销四万霸榜热搜时,作为“次子”的智界,半年卖出的新车,不过“大哥”一个月的成绩,看起来更像一个笑话。

智界的“悲剧”,一方面和华为的“偏心”有关,另一方面也在于奇瑞的“三心二意”。相比江淮、上汽、北汽对尊界、尚界、享界的孤注一掷,奇瑞手里还攥着其它底牌,似乎对智界的投入有所打折。

只是,当市场留给智界的时间窗口正急速收窄时,奇瑞慌忙亮出了三板斧:独立法人、统一指挥权、产品多样化。

但这究竟是背水一战,还是临急抱佛脚?留给智界的时间,或许已经和消费者的耐心一样薄。

1. 没有存在感的智界

自主新势力交付榜似乎一直处于不断洗牌的状态。

比如,刚刚过去的7月,一度“遥遥领先”的理想跌出了新造车月交付榜前三。而在2025年暗淡了许久的鸿蒙智行,自5月重回榜单前三之后,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2025年7月,鸿蒙智行全系销量达到47752辆,稳居新势力第一阵营。只不过,当前已经拥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这“五界”的鸿蒙智行,销量能打的却依旧只有问界,在月度交付榜单以及年度目标完成率榜单上,也只能看见问界的名字。

500

图/2025年7月鸿蒙智行交付数据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6月和7月,问界的月销量均超过了4万辆。然而,与问界再次从“低谷”回到聚光灯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为鸿蒙智行“次子”的智界,似乎一直处于“黑暗”之中。

最直接的因素,则是智界的销量不太亮眼。

500

图/2025年1-6月智界月销量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当前智界的在售车型为智驾R7和智界S7。根据懂车帝数据,2025年上半年,智界品牌累计销量为4.66万辆。其中,智界R7上半年卖出4.21万辆,是绝对的销量担当。与之相比,智界S7则惨淡很多,半年只卖出了4503辆新车。

除了在今年1月智界S7的月销量勉强突破1千辆,之后便一直处于几百辆的数据,今年6月的销量更是跌破500辆。

这样的成绩,使得智界不仅仅是在华为“五界”中存在感低,在整个新能源市场,也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浪花。

比如,你或许早已经忘记,这样一款月销500辆的车,竟然在上市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就开了两次正式发布会。这即便是在发布会盛行的车圈,也是罕见的。

2023年11月智界S7第一次正式发布,彼时官方对外宣布,“智界S7在上市后,短时间内就获得2万个大定订单。”只不过,随后的工厂搬迁、供应短缺以及产品质量陷入争议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智界S7自2023年11月到2024年2月的累计销量仅794辆。

500

图/2023年11月-2024年5月智界S7销量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2024年4月,智界S7迎来了“二次上市”,在续航、配置都升级的情况下,适度下调了价格,可以说是为了冲销量,给足了诚意。但,目前来看,其并未挽救智驾S7沦为新能源市场边缘产品的命运。

当然,智界也并非完全没有过出圈的经历。

今年4月,智界在品牌之夜上,将此前官宣的品牌大使刘亦菲邀请到了现场。一时间,包括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在内的各大社交平台尽是与“神仙姐姐”相关的照片、帖子。

500

图/智界官方微博

来源/微博 新能源观截图

然而画风却多数与车关系不大,大家更多的只是在分享看到“神仙姐姐”的激动,甚至还有网友直言,“卖车请车模已经输了,你见过哪个成功汽车、手机、电脑发布会,靠的不是产品而是代言人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智界与刘亦菲的此次跨界合作,也确实没有在销量上有进一步地突破,消费者似乎也只记住了“神仙姐姐”,并没有要买车的意思。

2. 老二魔咒:资源、内斗与奇瑞的“不上心”?

当前,鸿蒙智行有“五子”,智界位列老二。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上有大下有小的“老二”向来不太吃香。

如今来看,这对于“孩子多”的汽车品牌,也有着一定的适配性。

一方面,“大哥”问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消费者的认知,第一品牌先入为主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尤其是在问界M8和问界M9已成爆款的前提下,消费者的将两个品牌的产品力和影响力进行对比,就成了常规操作。

此外,在资源和关注度上,“老大”也难免会得到的多一些。比如稍早之前,问界曾一度被改成“华为问界”,并直接体现在了车身上。尽管如昙花一现般又迅速变为问界,但依旧在市场上产生了不小的营销力。这是在任何其它四界身上都不会再发生的事情。

同时,作为华为的“大儿子”,问界也是华为智选车模式下合作时间最长的品牌,从问界M5、问界M7的相继失利,到问界新M7的彻底出圈,再到问界M8和M9站稳高端市场。可以说,华为将鸿蒙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一次性用在了问界身上。

500

图/问界新M7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因为问界出圈了,才有现在的更多车企选择与华为合作,搭载了同样的技术,但作为消费者,既然已有了被验证的成功产品,为什么还要选择其它品牌呢?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孩子众多”的家庭中,彼此之间的“争宠”在所难免。比如,主打家庭用车的问界M7与定位为运动型的智界R7,以及打出豪华轿车的享界S9与科技轿跑智界S7的价格区间均存在一定的重合度。

500

图/智界R7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2025(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直言,“我觉得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我们的能力做两三个‘界’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五个‘界’是非常非常难的。”

更何况,华为的资源和消费者的热情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除了华为端,奇瑞对智界似乎也没有赛力斯之于问界、尊界之于江淮、尚界之于上汽、享界之于北汽那么“唯一”。

究其原因,或许在于奇瑞的销量压力没有另外四家传统车企那么大,投入意愿也自然会有所打折。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奇瑞除了智界还有其他牌可以打。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26.01万辆,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汽车35.93万辆,同比增长98.6%。其中,风云A9L、星纪元ET、iCAR V23等都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热门车型。

500

图/2025年H1奇瑞集团销售数据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或许还有一点,当消费者选择上述品牌时,更多想到的是奇瑞的产品力,但想到智界时,第一反应依旧是华为,售后维修才是奇瑞。

这也使得奇瑞在于华为合作时,没有江淮汽车“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和北汽“享界为北汽第一优先战略”的诚意,甚至都没有那么顺利。

“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我们也与华为battle(争论)过,但最后发现,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今年5月,在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合作中,双方矛盾、分歧不断。

3. 背水一战:奇瑞为智界补“最后三口气”?

当然,即便有牌可打,奇瑞也不会错过另一张好牌出现的可能。毕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多一个布局就多一分机会。

因此,为了让“差生”智界能够在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奇瑞也在多个层面接连发力,试图为智界补上“最后三口气”。

从组织架构调整来看,奇瑞迈出了关键且意义深远的一步。2025年初,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智界也由此从奇瑞的“干儿子”变成“亲儿子”。

500

图/股权穿透图

来源/爱企查 新能源观截图

在决策层面,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提出的“有分歧听华为,其余听奇瑞”的原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也为双方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统一了指挥权。

在产品布局上,奇瑞同样动作频频,展现出其对智界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坚定信心。

8月8日,升级搭载4D毫米波雷达和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的智界新S7开启小订。

500

图/智界新S7

来源/智界官方微博 新能源观截图

同时,智界也对新款智界R7进行了辅助智能硬件的全新升级。官方信息显示,新款智界R7全系标配“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并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除了对已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为了进一步丰富智界品牌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智界品牌首款 MPV“骡车”也于近日曝光。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智界正在开发MPV,新车基于E0X-L平台打造,代号“EHV”,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预计明年上半年上市。

500

图/首款鸿蒙MPV消息

来源/微博 新能源观截图

此外,有消息称,奇瑞首款豪华MPV产品原本是星纪元E08,但有相关人士透露,“星纪元E08目前已停止开发,小部分星纪元E08项目组的员工已转岗至智界,壮大了智界研发MPV的力量。”

500

图/星纪元E08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尽管奇瑞在智界品牌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组织架构、产能布局、决策机制到产品规划都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和升级,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提到,“我之前都没怎么听说过智界这个品牌,走在路上也很少看到这个牌子的车,感觉它的知名度和那些已经很成熟的新能源品牌相比,差了一大截。”

的确,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那些知名度高、口碑好、值得信赖的品牌。而销量则是验证这些的关键指标,这对于智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如此来看,智界品牌在消费者认知和信任方面的困境,让这场战役充满了不确定性。奇瑞究竟能否绝境求生,需要时间检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