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机器人大会大揭秘,啥都有!具身智能行业风向全变了?
文 | 大力财经
8 月 8 日,2025 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这场盛会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具身智能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国内外 200 余家机器人企业齐聚一堂,其中 50 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尤为瞩目,上千件展品争奇斗艳,首发新品过百。
大会的 A 馆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 “天工” 机器人,从马拉松冠军转行做分拣工作,双臂负载能力惊人。国家电网的高压电巡检机器人天轶 2.0,可远程控制操作保障电力安全。京东展区更是热闹非凡,按摩、书法绘画、搓麻将等各类功能机器人应有尽有,还有物流机器人智狼和飞狼 JDX - 20 无人机,在仓储物流和城市配送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
B 馆里,众擎的格斗机器人 ENGINEAI T800 霸气十足。乐聚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KUAVO - MY(夸父)灵活自如,适用于展厅导览和工业制造等领域。还有逐际动力的 LimX Oli 机器人现场起舞,各类陪伴型、服务型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
C 馆则聚焦特种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和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中信重工的消防灭火侦查机器人 RXR - MC120BGD,机械感与安全感拉满。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农业机器人能灵活采摘番茄。此外,还有各种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展示了驱动器、传感器等配件。
大厂加速布局,通过资金、平台和技术赋能,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这些变化正为具身智能行业勾勒出下一阶段的竞争焦点与发展路径。
大力财经认为,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但也要看到,具身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仍需时间和投入。未来,机器人产业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这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 2025 WRC 的机器人展区,宇树科技的格斗赛无疑是人气担当,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只能通过大屏幕观看转播。众擎机器人凭借亮眼的“钢铁侠”涂装和自然步态行走技术,在 T 台展示步态动作,吸引众多观众拍照。加速进化机器人则以小型化和灵活性取胜,通过发起足球对战与观众互动。
然而,整活虽能吸引眼球,行业的关键却在于可持续场景落地能力和稳定订单交付情况。这是评估企业商业化潜力、估值以及规模化应用进程的核心要素。
云迹科技,截至 2024 年底累计服务超 3.4 万家企业客户,在酒店场景机器人和酒店场景智能体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其核心产品 UP 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在酒店场景中实现一机多能,降低采购成本,优化运营效率。
松延动力也成绩斐然,今年 7 月产能突破百台,交付量位居行业第二,上半年获超 2000 台商业化订单,合同总额预计超 1 亿元,订单主要来自教育行业以及租赁和商业演出市场。
多品类组合,构建更广阔商业版图
越来越多具身智能企业从单一产品转向多品类组合,如“人形机器人 + 机器狗”“人形机器人 + 灵巧手 + 行业方案”等。
这种布局优势显著,既能覆盖更多场景、降低成本,又能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前,凭借机器狗、机械臂等产品切入安防、巡检、制造等成熟市场维持收入。对投资机构而言,此类企业更具生态平台潜力,想象空间更大。
在大会上,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物料入库到智能分拣全流程。魔法原子携全系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方案亮相,展示多种高动态动作和精准配送能力。星动纪元带来多款产品,展示软硬件一体化研发能力及多机协作。
从硬件层面看,机器人的精度、负载能力、运动速度等性能不断提升,比如 KUKA 的重载搬运工作站、新松的工业机器人 SR270A - 270/2.70 等,都展现了强大的硬件实力。
软件与智能方面,具身智能成为重要趋势。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创新迭代,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合。不过,也面临着挑战。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以及 IEEE 主席凯瑟琳・克莱默都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硬件虽有进步,但具身智能 AI 还不够成熟,限制了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
灵巧手加速发展,商业化曙光初现
灵巧手成为展会焦点之一,上百台灵巧手集中亮相。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指出,机器人是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灵巧手则是“最后的一厘米”,凸显其重要性。灵心巧手联合创始人张延柏表示,目前多数企业灵巧手自由度不足,该公司旗舰版灵巧手具备 20 个主动自由度,月产量可观,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但价格远低于对方。他山科技的人工智能触觉传感器方案覆盖主流灵巧手企业,其 CEO 马扬认为,灵巧手可能比人形机器人更早实现商业化,手部实用化或将先于整机落地。
今年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热度依旧,松延动力、千寻智能等多家企业获得新一轮资金。但投资人评估标准发生转变,3 月前更关注技术参数,3、4 月起则看重企业实际出货量及进入应用场景的能力。
无限基金 SEE Fund 管理合伙人马麟建议创业者避免盲目进入巨头占据的赛道,应寻找全新应用场景或技术方向。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则建议有全球化目标的公司在成长期主动接触海外资本,并提醒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关注投资附带条件,利用海外资本优势高效进入目标市场。
大厂布局,推动商业化落地
京东作为“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宇树科技等企业亮相,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元资源,推动智能机器人进入百万终端场景。同时,数十家品牌接入京东 JoyInside 平台,教育类和陪伴类产品销量突出。
美团虽未现身展会,但自 2023 年至今,旗下基金累计出手 8 次,投资 7 家具身相关公司,通过业务场景共创和平台资源整合,推动被投企业商业化落地。大厂的布局为具身智能行业注入强大动力,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大力财经认为,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揭示出具身智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的同时,更需关注实际落地与商业应用。投资人关注点的转变,促使行业更加务实,注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厂的积极布局,将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商业化落地。然而,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市场需求的深度挖掘以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准定位。
未来,具身智能行业能否在这些变革与挑战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大厂的推动下,行业格局又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