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美化和尚

历史上的少林寺怎么样?博主平原公子赵胜这样写: “唐宋时期少林寺占地约14000亩,至民国初年仍有1370亩耕地,周边村民都是少林寺的佃户……少林寺还购买枪支弹药,组成千人僧兵团,差不多是小型军阀的体量了。恒林等僧人甚至担任登封县僧会司令职务,实际上掌控了地方的治安与司法。‌‌

当年嵩山有句歌谣,叫做“有闺女的种水浇地,有媳妇的种好地,没女人的种烂地”……意思是少林寺和尚们出租土地,要看佃户家有没有女人,合不合他们心意?看起来是和尚,实际上已经和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绅没有什么区别了。到了新中国,就不能容许这些光头“黄四郎”横行乡里了,

建国后,少林寺寺院僧人被定性为地主恶霸,经历镇压、还俗、改造,最终只留下12名僧人组成生产队,名叫“少林寺生产队”,好好靠自己双手劳动过日子了。”文章写得很棒,读起来很畅快。新来的方丈带领僧人干农业,好像成了新的生产队。80年代以来,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内容对和尚正面描述,塑造了咱们对和尚的积极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教育有所放松,加上市场经济的诱惑,导致不少人投入神佛的怀抱。很多人相信神佛能让他们求财得福保平安,这也让他们对和尚们仰望崇拜。有人烧香拜佛求个心理安慰,不是不可以。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就是自己的佛。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剃了光头的和尚。满嘴佛法道貌岸然的背后可能是资产过亿女人成群。

有个博主支持和尚下海经商做产业。下海发财的和尚还是出家人吗?知名的寺庙要想做文化产业,应该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或者混合所有制企业去做。可以给寺庙少量分红,但是出家人不应该参与,必须遵守各项戒律。做人不能既要出家遁入空门又要发财天天泡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