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殖”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在观察者网读了温铁军老师的文章《做好中国研究,需先完成“思想解殖”》,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想说,“思想解殖”需要的是——我比你先进,而不是我与你不同。
西方的殖民能力不来自“西方”,而是来自它在历史上曾经拥有的“先进性”。
因此,想要“解殖”,需要的是超越西方的先进性,而不是强调与西方不同的东方、南方,或者儒家文明、大陆文明,游牧文明……等。
让西方具有殖民能力的“先进性”,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来说是全面的、不分地域的。这让西方殖民者可以深入各种地理环境和文明环境,都取得极大优势。
所以,温铁军老师说的“解殖”,“去依附”,为什么这么难?原因就是它们的本质不是“去西方化”,而是去掉西方的“方法”。这就非常困难了。因为,这需要你有比西方更好,更先进的方法。
如果你的方法不比西方先进,你想“解殖”,“去依附”,是没有可能的。这是自然历史的进化规律决定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要谈“思想解殖”呢?当然还有经济解殖,政治解殖……等等。
原因就是,从近代化和殖民化中产生的西方现代文明仍然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生产力水平未倒退的情况下,在财富生产能力未下降的情况下,发生周期性危机,导致严重的经济自毁和社会动荡。即“产能过剩型危机”。
按理说,产能过剩,人们生活无忧,是不应该发生严重危机的。但事实却是,产能过剩反而把整个经济毁了,造成社会动荡和国际大冲突。这里面的“反智”和“愚蠢”是非常清晰明显的。可是,西方文明解决不了。
这就给“解殖”,“去依附”,提供了可能性和切入点,提供了历史必然性、正当性和进步性。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解殖”很困难,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比西方更好的社会治理方法。自己不具有先进性,就难以摆脱西方的占领,殖民和欺压。
所以,搞不清“产能过剩型危机”的原理,提不出解决办法,不能胜过西方,就难以进行“解殖”和“去依附”。
由此可知,“解殖”的关键在搞清楚“产能过剩型危机”。
而“产能过剩型危机”的关键在私有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因此,“解殖”的关键就在——深刻批判西方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只要把它们导致的“产能过剩型危机”的原理讲清楚,过程说明白,把解决方法摆出来,“解殖”才能完成,“去依附”才能实现。
下面是我对“产能过剩型危机”的简要阐述:
1、产能过剩型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不应该发生的。因为“产能过剩”说明财富的生产力水平未降低,完全有条件不发生危机。
2、导致“产能过剩型危机”的原因是“非理性逐利”。这种“非理性逐利”是私有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产物。只要它们存在,就把逐利永恒放在第一位。而“逐利永恒第一”必然是“非理性”的。
原因是,经济运行有周期变化,人类无法控制。它有增速上升期,也有增速下降期。
一旦进入增速下降期,资方难以从新增财富中获利,就会在竞争压力下转而从“非资方”的损失中获利,造成“零和博弈”的大爆发,破坏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最后引起大冲突,大动荡,上演历史大悲剧。
这个过程是:
由于私有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所以“零和博弈”中的输家一定是“非资方”。他们主要是劳动者和普通百姓。
非资方受损的后果中,最严重的就是—— “劳动力再生产”被毁。表现为贫富分化加剧后,老百姓出现消费低迷和生育下滑的问题。由于消费和生育的功能是“劳动力再生产”,所以它们下滑,就是劳动力再生产被毁。
然后,消费、生育的下滑催生了产销失衡和产能过剩现象。
此时,资方仍旧逐利第一,采取“减薪裁员”等办法来应对产能过剩。结果,这使得非资方的消费力更差,生育意愿和养育能力进一步滑坡,形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资方又开始减薪裁员……造成恶性循环,最后把经济循环毁了,把整个经济也毁了。
这就是在生产力水平没下降,财富生产能力没减退的情况下,“仅仅因为盈利下滑”,就通过“永恒逐利”和“非理性逐利”,通过“零和博弈”造成的不公平的分配,把经济循环毁了,愚蠢地制造了经济危机,制造了社会危机和历史大悲剧。 即产能过剩型危机。
3、解决“产能过剩型危机”的办法是什么?
显然就是要消除“非理性逐利”,使逐利变得“理性”,与“经济周期的变化”相匹配。
换言之,“永恒逐利”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该逐利时逐利,不该逐利时不要逐利。
即,在经济增速上升期鼓励逐利,在经济增速下滑期就要逐渐约束逐利,使之保持理性,与宏观利润的实际变化情况相匹配,不能破坏公平公正的分配。
也就是不能为了逐利失去理性,从非资方的损失中获利,导致产销失衡和经济循环的恶化。而是要减轻逐利,维护好公平分配,去托住消费、生育和劳动力再生产,这样才能保障经济循环的健康,使经济运行稳定持久,没有危机。
这就需要摆脱私有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永恒主导”地位。适时切换成可以不把“逐利”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人们的“需求”,尤其劳动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计划经济模式。
在计划经济下,生产与需求的关系不再被“非理性逐利”所干扰。于是,产销平衡和经济循环就稳定了,产能“假”过剩也不存在了,经济不自毁了,经济危机也就解决了。
综上所述,若不能摆脱私有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财富分配的权力、规则和秩序都在西方那里,那么想“理性逐利”,想“解殖和去依附”,想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都是很难实现的。
这是由“资本”的源头和中心在西方,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思想掌握了全球意识形态决定的。
因此,解殖,去依附,去西方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计划经济模式的与时俱进,灵活运用。
由于本文主要阐述“思想解殖”的问题,所以对计划经济的缺陷及其解决办法没有进行详细阐述。相关分析可以阅读我的文章《社会主义如何避免失败,走向胜利?》 。
其他参考文章: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