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突发离世,居然智家何去何从?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用十个字表达了内心深处空虚、迷茫、忧愁苦闷的情感。这句词套用在如今的家居零售市场,也非常贴切。

近年来家居卖场人流骤降、空铺随处可见,闭店的更是不在少数,整个行业都被寒气笼罩。近期家居圈传出一则不幸消息,国内最大的家居卖场企业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在家中不幸身故。

值得注意的是,7月23日汪林朋刚刚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解除了留置措施。今年的家居零售巨头们可谓是风波不断,7月份富森美董事长刘兵突遭留置,5月份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被立案调查。

如今居然智家又传出噩耗,尽管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居然智家缅怀了汪林朋的卓越贡献,宣称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只是没有了灵魂人物,处于行业逆风局中的居然智家还能笑到最后吗?

周期之内,业绩难言美丽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驱使下,家居市场迎来一轮消费热潮。据中国建材流通协会数据,2025上半年国内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为6945.13亿元,同比微涨0.92%。

行业回暖,家居企业有了新盼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卖场的日子就好过了。今年一季度居然智家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5.58%;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39.39%。这个成绩虽说要比红星美凯龙好上许多,至少没有出现亏损,但是盈利能力下滑却是挥之不去的痛楚。

2021年是居然智家业绩爆发年,营收130.71亿元,归母净利润23.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44.88%和69.76%。然而自此之后,居然智家赚钱一年比一年难。2024年归母净利润7.69亿元,仅是2021年的三分之一。

500

对于净利润下降,居然智家的解释为: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影响,商户经营压力骤增,为支持商户持续经营,减免了部分租金和管理费用。

至于在收入方面,近四年来可以说是原地踏步。实际上,居然智家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包括尝试新卖场合作模式来稳住营收。尤其疫情三年,收入没有大幅变脸实属难能可贵。

究其根本,居然智家的业绩困境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降温导致的连锁反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2.9%。

买房的人少了,逛家装商场的人同样会减少。当涂料、卫浴、地板、沙发等各大品牌销量都不及预期,以收租为生的居然智家自然没有了往日风采。

雪上加霜的是,当下房地产行业拐点还未出现,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居然智家依旧会处在阵痛之中。说得更现实一些,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参考20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情况,如果居然智家还延续老路的话,只能会被时代淘汰。

其实在2018年居然智家就尝试从“大家居”转向“大消费”,部分商场引入电影院、餐饮等业态。包括2019年借壳上市,用武汉中商在零售、地产等领域优势补全自身的“家居消费生态圈”。

去年1月29日,融合居然智家“大家居+大消费”理念,也是第一家采用固定租金和销售提成两种方式的中商世界里智慧生活MALL在湖北武昌区正式开业。

很明显居然智家是想把百货购物业态发展为第二曲线,但是不管是百货中心也好还是家居卖场,都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投资大、回报慢。

野蛮生长下压力陡增

2018年2月,居然智家获得阿里巴巴、泰康集团、云峰基金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金额高达130亿元。有了充裕的资金,居然智家开启了疯狂扩张。

2017年其门店数量还停留在223家,到了2018年底门店数量增至303家,销售额从608亿元猛增到750亿元。在随后的几年里,居然智家依旧保持着迅猛的开店速度。

2021年经营了421个家居商场,其中95个为直营卖场。再加上原来武汉中商的百货业务,这一年居然智家收入首次迈入了百亿元大关,并且净利润超过了红星美凯龙。

500

从经营理念上讲,红星美凯龙拿地建卖场属于妥妥的重资产模式。居然智家则以租地加盟为主,自持物业为辅,走轻资产路线。只要做好招商运营,当个坐等收租的二房东就好了,可现实并不是这样。

近些年居然智家自有物业的直营卖场数量一直稳定在17家,相比红星美凯龙70多家的自营商场,确实没有“重资产+高杠杆”的烦恼。但是家居卖场从装修、招商、营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只要扩张开店都谈不上轻资产。

2020年底,居然智家还喊出了5年内突破1000家,10年内冲刺1500家的口号。凭借轻资产模式,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加盟扩张同样有风险。

今年6月媒体爆出居然智家广州增城区新塘店内有四家品牌商打着“国补”的名号诱骗了上百名消费者。在交完全款后,品牌方关店走人消失不见。

而新塘店正是居然智家的加盟门店,这也折射出疯狂扩张之下,居然智家加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实际上,居然智家赚钱并不是靠加盟门店。去年加盟管理业务收入4.32亿元,占营收比例仅为3.33%。

也就是说,想要有好的业绩还是要靠直营门店。所以能看到这几年居然智家正在由轻向重转变。2020年旗下成员企业赣州居然之家置业有限公司以4.1亿元拿下三宗地块;2023年5月又以19.63亿元收购了北京朝阳远洋未来广场。

其实家居零售企业向来都是和房地产深度捆绑,不管是租还是买,手上有地就掌握了主动权,才能借鸡生蛋。2023年11月金隅集团以22.32亿元受让居然智家10%股份,成为居然智家第三大股东。

引入金隅集团的目的不言而喻,一方面有国资背景加持,另一方面整合客户、土地房产上游产业资源。强强联合的战略固然是一步好棋,但关键是在家居建材遇冷的大周期下,有地有商户没人也只是无米之炊。

大象转身,一切都不容易

去年12月居然智家发布公告,公司名称由“居然之家”变更为“居然智家”。通过此次更名,也可看出居然智家数字化的野心。在2025年新春答谢会上,居然智家公布了数智化创新、数智化转型、抱团出海三大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通过居然设计家、居然智慧家、洞窝三大平台实现产业创新;牵手阿里巴巴,打造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并且布局电商,打通线上线下隔阂;试水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寻求新增量空间,再造一个海外居然智家。

简单概述为就是新赛道、新业态、新市场。不过俗话说“大象转身难”,更何况居然智家三箭齐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500

如果以收入而论,现在的居然智家的驱动核心是零售,而非家居卖场。去年其商品零售业务首次超过了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那么新零售这条赛道能让居然智家焕然一新吗?显然也不太现实。

目前居然智慧家已经开出150家门店,售卖产品涵盖手机、汽车、全屋智能等上千个SKU,包括小米、华为、小鹏汽车等多个知名品牌,去年实现销售额63.3亿元。

有了这些大牌的加持,销售额有了保障。但问题是营收上去了,但并不怎么赚钱。去年居然智家商品销售毛利率仅为7.59%,在盈利能力上难堪大任。

至于居然设计家和洞窝,在财报中给出的数据很漂亮,其中设计家注册用户上千万、洞窝GMV超千亿元。但这么好数据,居然智家利润怎么还在下滑呢?说明转化率和变现力并不高,距离真正成长壮大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再来看业态转型,众所周知现在家居卖场的痛点是没有人流量。除去市场下行因素,问题在于消费习惯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装修不像十年前挨着个的逛商场,而是在小红书、抖音上做攻略,然后从网上下单。

所以想要把流量抢回来,就应该重塑电商营销策略。去年居然智家在淘宝、抖音等平台直播场次超2.6万场,成效显著。但是想要把私域流量做好,平台搭建、销售话术、团队建设等等缺一不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都是一道难关。

最后一个方向出海,能救命但不救急。不可否认海外市场空间很大,然而出海向来急不得、大意不得,靠的是水磨功夫。居然智家想要在海外站稳,还需做足功课。

结语

从单一的家居卖场发展到“吃喝玩乐”大消费综合体,甚至连金融、物流等配套产业都有所涉及,居然智家一直在寻找新场景加固护城河。多业态虽然提升了竞争力,但同时也让转型的难度大大增加。

周期之下,家居零售行业加速洗牌,对于居然智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智能家居、互联网零售无疑是两条光明大道,居然智家也正在慢慢靠拢,不过能否跑出未来,还要看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运营功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