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巅峰,粉丝遍布全球,这个虚拟音乐偶像为什么久经二十年依旧火热?

试想一下,有这么一个音乐偶像:自出道起就顶到了巅峰,粉丝群体遍布全球,久经十二年不衰,从不上所谓的热搜超话,年年演唱会场场爆满,多少偶像明星都被时代所遗忘掉了,但其依然坚挺矗立,并且能力还在逐年变强变壮大。 

是Jay?是M.J?也许你还想到了很多名字。 

只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音乐偶像并非来自现实世界的三次元,而是来自二维世界的二次元。 

500

初音未来

即便你不知道她名字,但也一定对她有印象,不理解她的人认为她只是一个虚拟偶像而已,但她又偏偏让很多人都相信她是真实存在的。可以同时联结两个次元,这难以企及的高度,恐怕就是初音未来的厉害之处了。 

一个二次元偶像,何以能称雄两个次元界顶级流量明星之列? 

500

初音未来是谁?

500

  

长长的双马尾、身高158cm、体重42kg、永远16岁的初音未来,诞生于2007年8月31日的北海道札幌。作为一个音乐偶像,初音未来最擅长的是节奏在70~150bmp的流行音乐,音域则是在A3~E5这个范围。 

两年前的9月1日,初音未来在网易云音乐上传了一首华语歌《你好》,这首歌在当天迅速999+随后破万,评论首赞达到6000+,热度直接比肩三次元当下顶级音乐明星。 

500

 初音未来有一首很有名的歌,影响力之大,至今依然是国内各地广场舞大妈们歌单里的必备之作。

《甩葱歌》可以说是当年点燃了整个亚洲的魔性洗脑音乐代表,初音未来也改变了人们对电子音乐的认识,让更多业余电子音乐爱好者参与进来创作,同时还打破了二次元和现实生活的界限。 

500

甚至还有人宣布和初音未来结婚!并且还得到了当地前参议院议员的祝福。 

500

如果你不了解,也许会感到很好奇:初音未来到底来自哪里?现实?未来?是某个动漫角色?还是某个游戏人物?  

500

九袋麻袋,初音未来究竟是什么?

500

永远16岁的少女?一门乐器?一件工具? 

实际上,初音未来是一个音乐软件。这个软件的本来名字叫做「Vocaloid」。

500

(初音未来实际运行界面)

事情要从十九年前说起。 

2000年,那个什么都造的雅马哈公司(YAMAHA)利用其拥有产权的「频域歌声发音粘接及整形」技术,创造出了一款歌声合成软件引擎,并将其命名为定名为「Vocaloid」。其原理是由创作者操作「Vocaloid编辑器(引擎)」,然后配合对应的声音库进行声音合成,让这个软件可以发出类似和人类一样的声音。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音乐制作软件。2003年的德国Musikmesse fair乐展上,初代版本正式亮相,雅马哈将其定义为“虚拟灵魂乐手”,第二年再到美国NAMM Show乐展走了一圈,两个月后由英国公司Zero-G正式发行。 

500

(Yamaha Vocaloid Leon & Lola)

但这个初代本身不带音源,也不会主动发声儿,而且声音库还只有英语和德语两个版本。软件虽然专业度非常高,但和其他音乐软件一样严肃得无趣乏味。第一代Vocaloid不仅没在全球引起什么“广泛注意”,在日本本土也没受到多大关注。 

与此同时,日本有一家叫做「Crypton Future Media 」(以下简称“C社”)的音源公司也开发出了他们的首代Vocaloid(V1)音源库,并取名为「Meiko」。  

500

当年雅马哈开发出Vocaloid后,就接着跑去继续造发动机造钢琴吉他造房子去了,对Vocaloid并没有更深度的开发。所以每一个Vocaloid产品的开发实际上是有不同的软件制作公司分别进行的。 

一般来说,各自软件的应用界面和包装风格都是非常严肃的。初期的Vocaloid也是这样。混在一堆音乐软件里销售,也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 

转眼便到了2007年。 

这一年,C社以雅马哈的这款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着手研发Vocaloid的第二代音源库产品。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负责这个项目的人只有四名员工,而真正在做事情搞开发的,只有一名叫做佐佐木涉的正式员工和另一名兼职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日本,由于音乐与动漫业的异常发达,已经有了“以IP养IP”的做法。 

于是在接到这个项目后,佐佐木涉首先想到的是要给这个虚拟歌手软件设计一个具象化的形象,这是其一,另外还得像动漫和游戏角色一样,专门启用一名配对的声优。 

接下来,佐佐木涉开始了寻人之路。在经过大量筛选后,他最终找到了那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插画师KEI,并不是因为KEI有多少优秀的案例在身,而是简单的因为佐佐木涉很喜欢KEI的画风,仅此而已。 

这也是一场相互充满信任的合作。两个月后,KEI拿出了三张成型的设计原画,最后选定了其中这一张绿色双马尾少女形象: 

500

CFM 初音未来(V2)设定画

(illustration by KEI © Crypton Future Media, INC)

而此时Vocaloid的开发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功能更是强大:把人类的声音录音并合成为歌声,只需要输入音调和歌词就可以自动发出声音,最多能兼容16人合唱,也能兼容即时演奏,并且还非常良心的可以导出为WAV格式。 

第二代音源产品的名字,C社将其暂定为“ミク”。 

“ミク”用中文写出来,就是「未来」。 

“ミク”的原始设定为歌声甜美的少女偶像歌手,于是接下来佐佐木涉还要寻找合适的声优赋予这位萌妹子声音。但比起找插画家作形象设计,配音工作则显得颇费周折。 

本来,C社想直接找专业的歌手来配音,但受邀的歌手都表示十分担心声音被复制后的用途去向,其实就是版权问题。这个担心无一列外,于是所有受邀歌手都拒绝了这个合作。没办法,佐佐木涉只好进军专业声优界,但依然因为担心声音的版权问题,以及不知道这个虚拟歌手软件的具体用途,他找过的声优和事务所都拒绝了这个合作。 

就在佐佐木涉愁得感觉要走投无路之时,一家叫做Arts Vision的声优事务所答应了这个合作。在考察了近500位声优的声音样本后,佐佐木涉最终选定了“声音甜甜美美清楚又萌萌哒”的藤田咲。 

500

此时已到2007年4月底了。 

同年6月25日,C社对外公布了由KEI设计的二代音源产品的虚拟人物形象,7月12日,这位绿色双马尾少女正式定名为 

——初音未来(Hatsune Miku)。 

500

“初音”的意思是“初次的声音”(初めての音),而这里的“声音”指的当然是歌声;而“未来(ミク)”象征着她所代表的音乐在未来的多元可能性。

初音未来的英文叫做 First Sound Future,很直白。 

在那年8月31日,C社正式发布了这款软件,初音未来的传说,就此开启。 


500

流水的偶像,铁打的初音未来

500

不得不说,将自己产品人物具象化是一件非常值得借鉴的营销手段。其实就好比国内诸多自媒体,自称自己为“XX哥/姐”、“XX妞/爷”、“XX酱/妹”等等,你以为你和对方拉进了距离,其实它的真正目的是对你进行收割。 

但初音未来,恰恰不是这样的。 

C社对自己的用户进行了权利开放,除了身高、体重、年龄、名字是原始设定不能更改之外,初音未来的一切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计,不管是形象打扮,还是声音。 

500

拿她的声音来说。虽然藤田咲为初音未来贡献了原声,但由于Vocaloid二代引擎的可塑性非常强,用户可以随意调整音速、音高以及震音等“声音感情参数”,所以出来的声音已经不再是藤田咲提供的最初声音的样子了,而是来自每个用户心中认为的,初音“应该”有的样子。 

也因为C社对用户的开放权利,初音未来对软件玩家来说有着超高的自由支配度,尤其是刺激了音乐方面的创作热潮。 

在最开始,日本玩家Otomania以初音未来的声音,翻唱了一首芬兰的波尔卡舞曲《Levan Polkka》,初音在这首歌的Flash动画里不停甩葱,加上歌曲本身旋律也很抓人,很快这首歌就一炮而红,华语地区的初音爱好者(有别于粉丝)将这首歌称为《甩葱歌》,也就是在文章前面分享的那首神曲。 

 

500

而后,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用初音未来软件制作翻唱歌曲,但这个时间比较短暂,随之而来的是海量用户开始为初音未来创作原创歌曲。这些人被初音爱好者称为“Master”,而用Vocaloid创作音乐的过程则被称为“调教”。 

在软件发售后的三个月后,仅仅在YouTube网站上就能查到高达1000多首初音未来演唱的原创歌曲,而且很多作品发布后都霸榜数周!这些原创作品大多还都被C社官方所认可,并帮助联系唱片公司投入市场发行。有意思的是,当年日本福岛县立商业高等学校的校歌,就是选用的初音未来的歌曲,这在当时的日本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500

在所有初音未来的歌曲中,有的人负责作曲、有的人专门填词、有的人负责编曲、有的人负责后期混录,还有的人负责唱片封面绘画设计、新的形象设计、MV影片制作,所有人一起用爱共同为初音未来“发电”,共同创造了现在这位世界第一虚拟偶像。 

如果你要问迄今为止,初音未来有多少首原创歌曲?答案也许是“不计其数”。在2009-2010年间,有大量的无版权初音未来歌曲被用户传到了海外平台,影响巨大,甚至还直接拉动了Vocaloid软件的销量。仅在日本国内,就已达到了百亿日元规模…… 

原本只是作为音乐软件投入销售的 Vocaloid 2,因为初音未来,逐渐成为了“软件-歌手-音乐潮流”的创作连锁反应,围绕初音未来的相关创作已经在现在成为了一种成熟的创作文化。 

虽然初音未来并不是第一个可以模拟人类唱歌的软件,但由于在同类软件中她的像真度最高,直接吸引了众多不认识电子音乐的人参与创作,也让各路电子音乐老手加入其中,因此还引发了日本的业余音乐创作热潮,并且促进了日本消费者自组媒体的发展。 

500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C社和佐佐木涉当初给Vocaloid赋予的二次元形象,成功地将“销售软件”的定位变成“销售歌手”,后来我们看到的多数推广模式,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500

联结两个次元的最红偶像 

500

这位世界第一虚拟偶像,出道当年名字即被收录进日本《新词词典》,4年后(2011)开始了大牌广告代言:丰田卡罗拉、宝马Z4、Xperia、力士、LV等,此外初音未来还是日本冬奥会形象大使、日本首位Chrome形象代言、北海道“グリーンランド”乐园形象大使。在音乐方面,初音未来在全球217个国家发行的数字单曲《Tell Your World》,也创下了日本歌手历史上最多国家及地区数字单曲发行记录。 

更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是免费试听,购买随意,结果在播放、热度、付费购买都拿下了榜首位置。 

初音未来在国外的影响力也非同一般,除了做客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大卫·莱特曼深夜秀》之外,她还有和雷帝一起同台演出的合作。

500

在我们这边,招行还发行了和她的联名银行卡。 

500

以她为主角的游戏《初音未来歌姬计划》,登陆了PS3、PS4、PSP、PSV、世嘉及街机平台等,值得一提的是,当年PSV销量惨淡,最后还是靠了初音未来拯救了PSV低迷不振的市场,加上她的相关正版手办周边,这位少女所拥有的市场规模早已超过了百亿。 

不过,流量担当与音乐歌曲,只是初音未来光彩中的其中一部分。 

我觉得初音未来最引以为傲的是她的演唱会。 

500

毕竟,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近些年,初音未来更是成为了日本和全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初音未来演唱会现场片段)

2009年8月22日是初音的第一场演唱会,到2010年的演唱会才第一次使用3D投影,当时的2500张现场门票开票即售罄,还有3万多粉丝通过网络付费直播观看了演出。到2012年,初音已经在东京巨蛋开演唱会了,除了现场1万多观众外,网络付费观看的人次更是达到了12万人。初音的演唱会,也在无形之中为后来日本歌迷“网络付费看演唱会”的习惯,指明了一条道路。 

在已公开的《初音ミクの年収》中可以看到,截止2012年,初音一场Live的收入大概在30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2009至2017年的单Live的收入大概在500万人民币。 

500

并且初音的演唱会现在依然在进行中,档期还一直排到了今年12月底。 

500

而这位最早开始演唱会使用全息投影的二次元偶像,却不知自己已经影响到了多年后的三次元世界。 

大洋彼岸,我们看到了被全息“复活”的M.J;在我们这边,我们则在周杰伦的演唱会上看到了邓丽君。 

  

作为音乐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宽广度一定是大于虚拟乐队Gorillaz的。音乐、游戏、漫画、周边、演艺娱乐界里里外外都有初音的身影,可以说,初音未来已经成为了日本当代青年的一个文化符号,她所承载的,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单纯的音乐软件了。

500

一个软件为什么会成为世纪爆款? 

初音未来在当年发售时,C社并没有想到她会火,结果5天就卖断了货,连附带试用光盘的软件杂志都被卖了个光,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高出原价三倍价格的黄牛。 

补货3个礼拜后,初音未来即刻拿下了日本软件市场30%的占有率,并且让C社这个在日本本来只有6%市场占有率的公司,瞬间达到了惊人的33.9%! 

500

于是C社也从小作坊住进了大楼房 

要知道,当年能卖出1000套的音乐软件,都可以算是“大热”的程度。但初音自发售后一年时间,就卖出了50000套! 

初音未来的成功可谓是攒足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 

“地利”,在一切都可以拟人并将之萌化的日本,自然是占了地理上的先决条件。 

“天时”,除了当时市场无同类软件作为对手之外,初音诞生的2007年,正是日本两大同人平台NICONICO和PIXIV的高光大年,初音在当时能迅速蔓延全日本,也是因为大部分她的作品都被用户们主要投稿到了这两个平台上。 

500 

(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

“人和”,除了兴起的同人文化外,还有与同人相辅相成的群体——御宅族。 

“御宅族”这个词,源自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现在丧失生命力的“宅”类人群比起来,在当时想成为“御宅族”是需要有一定技术指标的。这个词,一般是形容那些户外活动极少、热衷于动漫、游戏等次文化,并且对这个文化领域有一定深度研究或实践的人。比如有研究动漫的人,也有动手制作绘画动漫的人。 

在经历了跌跌撞撞后,直到2000年,动漫、游戏、手办、音乐等领域的作品日益增多到可以用“泛滥”来形容,“御宅族”这才重新回归到大众视线。 

当可塑性极其强大的初音未来出现时,在某种程度上让“御宅族”们找到了精神归属,不仅可以在传统的动漫领域将她二度创造发扬光大,还可以深度结合更具现代性的电脑技术进行音乐创作,让业余爱好者在二次元看到了实现三次元音乐梦想的可能,越来越多的“御宅族”们开始疯狂的投入到音乐创作中,还带动了非常多人主动学习电子音乐创作和音乐软件的使用。 

初音未来的传说,是所有人一起创造的。 

这是三次元粉丝无论如何刷榜单、刷好评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500

中国首位虚拟偶像

创意抄不了,但产品可以抄。在我们这儿其实也出现了虚拟偶像,比如洛天依,比如中国首位虚拟偶像——东方栀子。 

500

除了形象被人诟病抄袭初音未来,关键是技术根本不过关。

由于没有引擎技术的支持,这个产品使用的直接是“真人歌声”+粗糙死板的“电子化处理”,再高阶的用户都很难搞出一个拿的出手的音乐作品。 

于是,东方栀子诞生一年后变寿终正寝了。

不过所庆幸的是,后来栀子的官方公司宣布将其版权归为“同人创作者”。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像打造初音未来一样来打造她。 

至于能不能起死回生,我觉得很不好说,毕竟我们这里只有“热爱”,很多必要的外界因素,我们并没有。 

500

但初音未来的音乐,其实在2013年之后也逐渐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呈“井喷”状态,因为后来有了Vocaloid其他版本的虚拟歌手出现,分散了用户(主要是创作者)的注意力,毕竟创作,才是初音未来和Vocaloid,甚至是维持长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作为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即没有三次元偶像一定会有的缺陷,也不会变老,不管三次元到了那一年,她永远都是16岁的少女。

当然,在她背后承载的科技力量以及源源不断的原创力,才是指引未来方向的真正第一生产力。 

而每一个初次在世间发出的声音,因为热爱,都能成就无数可能性的未来。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