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工智能专业火爆,就好像当年计算机专业火爆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嗑,关于那个现在火得不能再火的“香饽饽”——人工智能专业。
你瞅瞅现在,哪个大学不是挤破头想进AI专业?哪个家长不是盼着自家孩子能抓住这波“风口”,以后当个“大神”?感觉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不学AI就out了”的味道。各大招聘网站上的AI岗位,那薪资待遇,啧啧,简直闪瞎人眼。朋友圈里,各种AI培训班的广告刷个不停,仿佛不赶紧报个班,明天就要被时代抛弃了。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想当年,计算机专业不就是这么火的吗?记得我刚上大学那会儿,计算机系的同学那是真牛,感觉手里拿着个键盘就能撬动地球。大家纷纷削尖了脑袋想转专业过去,或者高考填报志愿时,计算机专业那绝对是优先选项。谁家要是出了个学计算机的,那简直是家族的骄傲,感觉未来几十年都衣食无忧了。
可结果呢?看看现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遍地开花,竞争压力有多大?当年那些一毕业就能拿高薪的“香饽饽”,现在也得挤在招聘会上,跟成千上万的“码农”一起“内卷”。很多同学抱怨工作不好找,或者薪资不如预期,甚至干着干着就转行了。这难道不是历史的重演吗?
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我看来,就是当年的计算机专业“平移”过来的。一开始,它确实是新事物,是前沿科技,是能改变世界的东西。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探索、去研发。但是,当它变得“人尽皆知”,当几乎每个二本、三本院校都开始开设AI专业,当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批量生产“AI人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冷静一下了?
“一窝蜂”从来都不是什么好现象。当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去,所谓的“风口”很快就会变成“红海”。想象一下,二十年后,当现在这批学AI的孩子们毕业时,市场上会有多少AI相关岗位?又有多少岗位会被更高级的AI自己取代?现在大家学AI,学的可能大多是些基础应用、工具使用,真正能触及核心、进行创新性研究的人,又能有多少?
我有个朋友,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当年风光无限,现在每天对着屏幕敲代码,加班是常态,头发是一天比一天少。他不止一次跟我说,早知道当年学个师范、学个会计,虽然可能没那么“高大上”,但至少工作稳定,生活压力小点。他这话,现在听起来,有点像“马后炮”,但细想想,不无道理。
我觉得,选择专业,真的不能只看眼前的“热”和“钱景”。得想想,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热情去钻研?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不是真的像现在看起来那么“稳”?别到时候,辛辛苦苦学了几年,发现遍地都是同行,自己除了会点皮毛,啥核心竞争力都没有,二十年后,真的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所以啊,各位正在选专业或者考虑转专业的同学,别被眼前的热闹冲昏了头脑。人工智能确实重要,值得学习,但别把它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多看看,多想想,找到那个真正能让你发光发热,并且能让你相对从容地面对未来的领域,或许才是更聪明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的一点小感慨,不喜勿喷哈!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来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