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第一“油”港口?| 港口圈
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张超
当集装箱码头捧着20万吨级泊位沾沾自喜,干散货码头举着40万吨级泊位洋洋得意时,一旁的原油码头掂了掂手里的45万吨级泊位微微一笑,在“大不大”这场比拼中,原油码头已经赢下先手。可随着绿色燃料大行其道,昔日手握“液体黄金”的原油码头似乎鲜有声浪,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说炒冷饭的叉出去),咱们今天就来比一比,谁才是中国第一“油”。
大连港
大连港的原油码头群,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能源转运站,更是东北振兴战略的 “燃料泵” 。从1976年新中国首个10万吨级原油码头,到如今45万吨级超级泊位的集群效应,引领东北亚能源格局的变革。
营口港
营口港仙人岛港区是辽宁沿海港口油气化工品运输的重要港区,是原油、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LNG中转、储运和贸易的专业化港区,是海上能源进出东北最便捷的通道。
唐山港
曹妃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化工业的重点发展地区,石化产业是曹妃甸工业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曹妃甸石化基地框架基本形成,形成2000万吨以上原油综合加工能力。
天津港
天津港的原油码头以 “深水化、专业化、网络化” 为核心竞争力,是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 “主动脉”,也是环渤海经济圈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关键节点。
烟台港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能源进出口基地和中国最大的原油混兑基地,烟台港扛牢能源保供任务,深耕能源特色业务发展,加速能源强港建设,积极打造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日照港
日照港是全国第三大原油上岸港、中石化原油接卸第一港,日照港岚山港区是国内最大的原油外输基地,建有总长度超2000公里的原油外输管道,覆盖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2023年原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9以上。
青岛港
青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拥有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其中,黄岛油港区是中国最大原油中转基地之一,董家口港区是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后方存储能力1586万立方米,并且配套有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全区域覆盖山东主要地炼企业。
宁波舟山港
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的港口,宁波舟山港同时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油品进口和中转港口。现有多个专业油品码头公司,以及海上锚地原油专业过驳作业队伍,拥有两个45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多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
泉州港
泉州港原油码头是国家重点石化项目 —— 福建联合石化1200万吨/年炼化项目和中化泉州石化1500万吨/年炼化项目的重要原料供应地,年进口原油吞吐量约占福建省80%以上。
惠州港(广东)
惠州港的原油码头主要集中在东马港区和荃湾港区,依托大亚湾石化区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大型深水泊位为核心、专业化运营为特色的能源储运体系。
湛江港
湛江港处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海岸运输的交汇点,是国家级油品转运中心、华南地区大型油品集散基地之一,湛江港的原油码头主要由湛江港石化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拥有13座油品及化工品装卸泊位(其中30万吨级泊位2座)。
洋浦港
洋浦港位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境内,地处海南儋县西北部洋浦湾东海岸,由洋浦湾和新英湾组成。是海南西北部工业走廊出海通道的重要出海口,成为我国面向东盟的核心原油枢纽。
其实 当我们追问“谁是中国第一”时,答案早已超越数字的比拼:
从年通过能力来看,宁波舟山港和青岛港不相上下;从历史地位来看,大连港寺儿沟油品码头意义非凡(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级原油码头);而在特定业务领域,烟台港西港区是中国最大的原油混兑配输基地......它们用钢铁、数据与浪涛,共同筑起7亿吨级原油接卸长城。
那么你认为,谁是中国第一“油”港口?谁又最具特色?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