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俄罗斯,喊疼的咋是印度?

前两天,特朗普给俄罗斯下了道“最后通牒”。口气很大:如果俄乌50天内没搞成和平协议,那就出手制裁,对俄罗斯征100%的关税!

俄罗斯耸耸肩:反正从开打到现在,6500多项制裁下来,跟美国基本没什么生意,一年35亿美元而已,可忽略不计。

白宫接着出牌: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次级关税”,税率也是100%!

这就有意思了。

用美国商务部长的话说,白宫这次要搞的是“次级制裁”,对与俄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征收可能高达500%的关税。

啥叫次级关税、次级制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解释,所谓次级制裁,是指美国依据国内法律,对与其初级制裁对象有经贸往来的国家或实体进行的制裁,是美国滥施长臂管辖的一种手段。

说白了,就是连坐。

类似做法,之前用在美国认定的“恐怖主义国家”身上,不许第三国和这些国家做生意,不许用美元交易,违者必被罚。孟晚舟案、中兴案等,就都与这类制裁相关。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又搞出个“次级关税”。3月,白宫就说,谁要敢买委内瑞拉、伊朗的石油,就等着被加税;现在又准备用到俄罗斯头上。

言下之意,你俄罗斯对关税不敏感,你的石油客户对关税可敏感!

目前俄罗斯石油的主要出口国,是印度和中国。谁会受影响呢?

先说中国。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超1亿吨,占咱们总进口的近两成。其他的主要进口地,包括沙特、伊拉克、巴西等,非常多元。

还有非美元结算体系的避风港作用。周密介绍,由于美国制裁频出又反复不定,严重削弱美元的国际信用,也削弱各方使用美元意愿。当下及未来一个阶段,全球贸易尤其是对俄贸易,结算方式将更多元,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俄罗斯出口存续。

但印度受到的影响可能实打实。

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低价抄底俄石油,在本国精炼后卖给欧美,赚了不少。印度能源高度依赖进口,俄罗斯是头号供货商;印度的武器系统,大半也靠俄罗斯供应。因此,美国一直在指责印度帮俄罗斯“规避制裁”,如果次级关税真的落地,给印度来个100%、500%的关税,莫迪政府可能非常难办。

毕竟,俄油万万不能断,要真转而向中东或美国购买原油,那价格高得可不止一星半点;美国又惹不起,万一整点美元清算封锁什么的,印度企业就得趴窝。

两头都是大哥,两头都不好惹,怎么办?外界非常期待看到印度应对的表现。

周密分析认为,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石油供给国,一旦供给受阻,化石能源等全球初级能源价格会明显上升。眼下投资者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前景仍在观望。

话又说回来,为啥美国突然搞次级制裁、次级关税这一套?

俩字:急了。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特朗普长期调停冲突无果,对俄失去耐心,想通过对俄施压推动冲突结束,回应美国国内“减少海外军事干预”的主流情绪。同时,用促和动作摆出“调解人”姿态,既为后续甩锅做铺垫,也为选票做准备。

另一方面,这也是特朗普政府标志性的交易式、胁迫性外交。之前重压之下逼着乌克兰签了矿产协议,现在对俄加关税故技重施,也是想“威胁换对话”,让俄罗斯乖乖坐下来。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次还高调宣布,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并特意说明:北约掏钱——嘴上喊“促和”,手里递刀子。既不用自己花钱,又能向对手施加压力,传递“谁不站队就罚谁”的信号,一石N鸟,岂不妙哉?

问题是,次级制裁,真能奏效?

单从石油和能源供应上说,美国此举既很难伤到俄罗斯,也切不断其他国家与俄能源贸易,反而可能撕裂全球供应链。作为目前重要的能源国,美国自身也会受影响。

至于关税、制裁的效力?

之前美国大搞对等关税,大家没妥协,暂时就没了下文。既然白宫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理智的选择自然就是以静制动、再等等看,其次就是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能源、安全、供应链上多分散布局。

还是那句话:世道变了,光靠强压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