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芯片禁令松绑大解密:黄仁勋当面说服特朗普,关健推手曝光

受到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利多带动,AI霸主英伟达市值突破4.2万亿美元,再度改写纪录新高。《纽约时报》在最新报导中披露了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如何力挽狂澜,扭转特朗普政府在4月宣布的出口限制,除了黄仁勋的坚持不懈,也与“AI沙皇”萨克斯(David Sacks)的协助有着密切关系。

500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在访华前成功说服特朗普政府松绑H20芯片销售禁令。(图/美联社)

据《纽约时报》报导,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叫停英伟达专为中国设计的AI芯片“H20”销售,让英伟达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黄仁勋没有坐以待毙,他开始频繁奔走于世界各地,积极进行协商,并努力说服特朗普政府改变原先的政策。他不仅跟随特朗普出访中东地区,还曾赴美国国会作证。同时,他凭借个人魅力,在华府新闻记者圈中赢得了普遍的好感。此外,他还在白宫积极建立良好关系,赢得了这些盟友在背后默默支持英伟达拓展全球商业版图。

黄仁勋数个月来的努力终于开始展现成效。黄仁勋上周前往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会面,并亲自向其阐述了重启对中国销售芯片的理由。据知情人士透露,黄仁勋向特朗普表示,美国芯片应该成为全球通行的标准,如果美国主动将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拱手让给当地业者,将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几天之后,英伟达就表示,特朗普政府改变了方针,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口H20芯片。这一令人瞩目的逆转,标志着黄仁勋成为科技业领先的地缘政治参与者。

Altimeter Capital Management创办人Brad Gerstner表示,黄仁勋从始至终都坚持着同一个论点,即使这个论点最初并不受欢迎,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因为他深信,赢得中国开发者的青睐,“是美国AI技术征服世界的最佳途径”。

《纽约时报》进一步指出,黄仁勋之所以能够成功扭转局面,是因为他在向特朗普政府示好的同时,也持续不断地努力想要在中国站稳脚步。随着中美两国贸易战的升级,黄仁勋频繁地穿梭于太平洋两岸,分别与华府和中国官员会面。他的密集沟通,再加上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向美国施加的压力,最终促成了H20芯片对中国销售的解禁。

萨克斯扮演关键推手角色

报导中还揭露,硅谷老将、被特朗普任命为“AI沙皇”的萨克斯(David Sacks)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推手的角色。4月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邀请黄仁勋到海湖庄园会面,黄仁勋在晚宴中力劝特朗普取消禁令,强调H20性能有限,禁令将损害美企,并让中国竞争对手受益。尽管部分官员质疑其说法,认为他低估了H20性能,2周后仍正式禁售。然而这场会面却成为政策松绑的转折点。

消息人士透露,得知黄仁勋发言内容的萨克斯,显然对黄仁勋的中国立场较其他官员更有共鸣。这位硅谷长期投资人不喜欢拜登政府控制全球AI芯片销售的规定,也质疑华府“对外销售 AI 芯片对美国有害”的共识。

两人开始定期通话。到了5月,萨克斯已经成为了黄仁勋的盟友。他们一同随特朗普出访中东,萨克斯促成了一项大型交易,即由英伟达每年供应数十万颗当今最先进的芯片,协助阿联酋建立一个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数据中心。

在敲定这项交易的过程中,萨克斯与黄仁勋开始宣扬相同论述:要赢得AI竞赛,美国政府应鼓励各国购买美国技术。

黄仁勋上周在华府与智库“特别竞争研究计划”录制的Podcast中再次强调,“美国的科技堆栈应该成为全球标准,就像美元是每个国家赖以建立的标准一样”。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仁勋上周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传达了相同的讯息,萨克斯则坐在一旁表示支持。而在将近1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后,特朗普宣布,英伟达的芯片可以恢复对中国的销售。

数天后,黄仁勋前往北京召开记者会,亲自告诉客户这个好消息。不过面对记者询问他对特朗普决定的影响力时,黄仁勋态度依然低调,“我不认为我改变了他的想法,我的工作就是向总统说明我所了解的情况,也就是科技产业、人工智能,以及 AI 在全球的发展”。


来源 | 中时新闻网

编辑 | 梁景琴

终审 | 邹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