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下跪也要挨打?包庇东突分子的朱拉尼政权预演着傀儡的下场

7月中旬,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再度传来巨大爆炸声。不是内战,也不是极端组织作乱,而是来自邻国的导弹袭击——以色列空军“例行出击”,目标直指所谓的“朱拉尼政权”军事指挥设施。以色列随后高调宣布:这次行动是为了“清除恐怖分子威胁”,但在明眼人看来,这早就不是反恐,这是趁火打劫。

500

这是7月16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拍摄的在以色列空袭中受损的叙“总参谋部”大楼。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在整个中东战后秩序濒临崩解的今天,这一事件有着极为浓烈的讽刺意味:一个在叙利亚内战中趁乱上台的“过渡政府”,在对美国、对以色列一再低头甚至“匍匐投诚”之后,依然没有逃过被爆锤的命运。

而这个“傀儡”的名字,叫朱拉尼。

先来理清楚当前叙利亚局势。外界对这个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的一地鸡毛,其实并不准确。

严格说,今天的叙利亚至少也是“三块拼图”:

第一块,是前政府巴沙尔政权之控制的“核心区”,涵盖大马士革、霍姆斯、拉塔基亚、阿勒颇等城市以及沿海平原,得到俄罗斯和伊朗军事支持;第二块,是美军支持的库尔德自治区域,控制着叙东北部的大片产油区和部分水资源;第三块,才是朱拉尼政权活动的区域,即伊德利卜省及周边山区,以前叫“征服沙姆阵线”,后洗白改名“叙利亚解放政府”。

朱拉尼原是“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的指挥官,后来自立门户,标榜“反巴沙尔”、反伊朗什叶派,但他既没有治理经验,也没有国家观念。其控制区不仅无法统一币制,甚至连发电、水利、教育都是靠国际援助和土耳其“供给”,本质就是一支改头换面的武装割据势力。

朱拉尼政权号称是“过渡政府”,但在叙利亚人民眼中,这货就是换了块招牌的军阀而已。

更讽刺的是,这支政权中,竟然还堂而皇之地吸纳了“东突”极端分子——在大马士革被炸后,有消息称,其武装体系内有数千名东突残兵,还有数十人担任基层指挥官。也就是说,这支政权不仅缺乏合法性,还暗藏着严重的国际安全隐患。

在巴沙尔“即将倒台”的那几年,美西方媒体对朱拉尼可谓“呵护有加”。

BBC、CNN、半岛电视台等一再淡化其极端组织出身,将其包装为“叙利亚温和反对派”的代表人物。甚至有美国议员建议:“朱拉尼可以考虑代表未来叙利亚过渡政权参与联合国谈判”。

你以为这就是“洗白”成功?不。其实这才是朱拉尼悲剧的起点。

一个人若真成了美国的“工具人”,那么他的命运就只剩两个版本:要么像伊拉克的马利基,榨干之后被当作“腐败独裁”的替罪羊;要么像阿富汗的加尼,连逃跑的钱都是CIA给的,最后仓皇出逃连人都没人记得。

如今的朱拉尼,已经开始享受这个待遇了。

刚刚才被“温和”赞誉的他,转眼就在以色列官员口中变成了“刽子手”。以色列侨民事务部长奇克利直言:朱拉尼不是叙利亚的合法代表,而是一个“头号恐怖分子”,必须被彻底消灭。

这就是西方政治语汇的魔法:当你为我所用,我可以叫你“自由斗士”;当你不再配合,我就叫你“极端分子”。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用。

那么问题来了:朱拉尼到底做错了什么?

很简单,他在一些地方“挡住了以色列人的去路”。

以色列对叙利亚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1967年六日战争时,他们就占领了戈兰高地,至今不还。而叙利亚南部,德鲁兹人聚居的苏韦达省、库奈特拉省,自从巴沙尔政府陷入混乱以来,一直是以军“活动试验场”。

以色列深知:只要叙利亚不能统一,自己对戈兰高地的非法占领就不会被挑战,甚至有可能继续向南扩张,搞出一个“安全缓冲区”。

朱拉尼政权本来靠近土耳其,按理说与以色列没太大接壤。但他出于扩张心态,最近强势介入南部局势,硬怼了几个以色列暗中扶植的地方势力——这下触了逆鳞。

500

7月15日,叙利亚安全部队准备进入苏韦达市。新华社发

结果就如你所见:炸。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这一次不同的是,朱拉尼已经“叩首下跪”到地板了,西方媒体连篇累牍地引用其“反伊朗”“反什叶派”的言论,美军顾问也频繁出入其办公室,结果——还是挨炸。

这件事释放出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连已经跪下的傀儡都保不住,西方的代理人制度正在崩塌。

过去30年间,西方通过扶持代理人、军阀、反对派建立一套“外包安全体系”,把中东当作一个廉价的游戏场。谁听话,就给钱、给话语权;谁不听,就制裁、暗杀、颜色革命。

但今天的叙利亚,说明这个系统已经开始“反噬”自己了。

朱拉尼再怎么跪舔,都躲不过被炸的命运;就连塔利班都开始不再买西方的账,转而接触中国、俄罗斯。

说白了,“傀儡逻辑”已经不再安全。

这背后是两个趋势的交汇:

一是西方“霸权能力”的衰退,已经无力对所有代理人“负责”;二是“多极世界”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区域势力看到选项不是只有美国。

而朱拉尼的遭遇,就是最典型的反噬案例。他的惨状,其实不是“卖国”的下场,而是“卖国卖得不够彻底”的结果。

叙利亚战争已持续13年,这片土地上到处是破碎的秩序、被遗弃的战士和变节者。而朱拉尼政权本质上,就是这场战争的“副产品”。

他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建设者,而是一个在夹缝中攫取权力的“军阀”。他只对一件事感兴趣:如何维持自己的地盘。

正因如此,他才不惜引入东突残兵,不惜与以色列交易,不惜对美国跪下。可最后,他被当作“弃子”,毫无尊严地炸掉。

令人警醒的是,这种“败者联盟”的思维模式,不仅出现在叙利亚。乌克兰、利比亚、苏丹、也门……那些被包装成“正义之师”的代理人政权,正在一批一批被打回原形。

每一个朱拉尼的下场,都是在提醒:西方的傀儡体系,正在崩塌;“跪得越低,打得越狠”。

如果今天的中东有一面镜子,那朱拉尼的脸恐怕最能照出这个时代的荒诞。

他是西方制造的“反对派英雄”,也是东突分子的天堂,是叙利亚人民的灾难,是中东秩序碎片化的具象。

500

7月16日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拍摄的以色列边防部队。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而他的“跪着被炸”的结局,正好写下了傀儡政治的墓志铭。

也许有人还在幻想,只要对美国、以色列好一点,就能保平安。但历史一次次表明:帝国只需要工具,不会善待奴仆。

作者:鱼翔浅底,自由撰稿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