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阿拉伯人打不过800万以色列人?别吹水了行吗!
为什么五次阿以战争以色列都能赢?这是个问题。
阿拉伯人确实菜,但是以色列很强吗?菜鸡互啄他不那么菜而已。为什么?因为犹太吹根本就不看资料。事实上以色列打阿拉伯,一直是举步维艰,直到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之后,才算是勉强确定自己的优势,但是依然不稳固。
那么为什么阿拉伯几次中东战争都会输?这个原因有很多,但是大体上来说,无非就是几点:不够团结、协调不力、人员训练动员不足、大国干预。
不够团结、协调不力是阿拉伯世界一直都有问题,属于老大难问题。比如埃及取得了一定战果,其他友军部队竟然无法与之呼应以巩固战果、争取更大的成效。当然,准确的说,除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外,剩下的几次,阿拉伯世界就没联合过,主力一直是埃及-叙利亚联盟,沙特等其他国家就负责给点钱出点志愿军什么的,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一亿阿拉伯人干不过800万以色列人,只能说埃及和叙利亚加在一起干不过以色列而已。
人员训练动员不足,是战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实上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人的人员训练要比以色列略强的,但是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太过于参差不齐,进步一加剧了协调问题。而在战争动员上,以色列后来动员了十万以上的军队,而阿拉伯后面才增兵到五万。如此一来,导致优势不能发挥转变为劣势。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犹太人的二战老兵赶回来了,无论个人素质素质还是战斗意志都碾压阿拉伯人,如此,阿拉伯人便更是难以反转劣势。何况战争打得怎么样,和人口不一定有什么直接关系,关键是看动员能力。
并且第一次中东战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支持以色列。而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是生死之战输了就玩完了。而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就没有这样的紧迫感,毕竟就是一小块地方,没了也不影响自己什么。心态上的不同,也影响了战争的结果。
但是如果就这样认为以色列很厉害就错了,事实上没有美苏的扶持,以色列仍然难以和阿拉伯完全对抗。
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和英法联合。不多说了。
第三次中东战争,才是真正显示以色列战争智慧的杰作。在埃及、叙利亚强势出兵之下,抢先一步,在战争尚未开启之前,不宣而战出动空军,近乎摧毁了埃及和叙利亚半数以上的空军力量,彻底掌握制空权。虽然从地理上来说,叙利亚和埃及不冤,毕竟都在以色列空军作战范围之内。但是对于宝贵的空军竟然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也足见埃及和叙利亚的水平低下。
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以来,阿拉伯人距离毁灭以色列可以说是最近的一次了。为什么最后输了呢?看起来很搞笑但是却是战争中屡试不爽的一招: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本来阿拉伯世界已经厉兵秣马,策略也做得很好,可以说是最有现代战争感觉的准备了,结果一个叛徒泄密(至今也不知道这个叛徒是谁),约旦卖了队友,满盘皆输。如果不考虑叛徒和卖队友的情况的话,很可能开战之后以色列连反应都来不及就被直接打穿了。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次以色列的摩萨德竟然被埃及耍的团团转,要不是叛徒泄密加上约旦卖队友(埃及和叙利亚的计划就是约旦卖给以色列的),摩萨德一世英名就彻底付之流水了。
但是即便如此,以色列依旧打得艰难,部分武器弹药的储备甚至降到了48小时以下。这种情况下,只要埃及和叙利亚能稳住阵脚,打消耗战,以色列一样吃不消。而此时的苏联和美国在干什么呢?给以色列运物资。美苏累计给以色列运输近四万吨物资装备,而以色列自己只运送了5500吨物资装备,也就是美苏的零头。大量的物资支援大大的提升了以色列的实力和抗消耗的能力,成为以色列胜利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事后复盘就会发现,中东战争看着是以色列同阿拉伯世界的战争,本质上是所谓大国代理人(美苏英法)的以色列同阿拉伯世界的战争,而阿拉伯世界自己一盘散沙,这样的阿拉伯要是打赢了就有鬼了。
事实上阿拉伯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也绝对比想象中要强一些。黎以战争期间,就让以色列死亡百余人、伤数千人、损失二十几辆梅塔瓦坦克、重伤以色列三艘主力舰艇中的一艘。前线军队甚至出现了部分部队拒绝听从指挥,近乎哗变。
这就是传说中的强大?
事实上以色列的强大无非就是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政,加上背后有大国支持的虚像而已。一旦失去了被扶持的价值,恐怕用不了多久,这种强大的假象就能被打破了。
当然从目前的中东局势来看,可能这个虚像以色列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悠悠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