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裂变还是虎狼鹰视
大秦帝国之裂变篇快看到结尾,几乎可以改名商鞅传了。赳赳老秦,商鞅的作用好像被神化,因为他的成功变法,从积贫积弱,连三晋都不屑攻打占有,让赳赳老秦走向强盛。没有琅琊榜架空的权谋诡谲,就是商鞅和嬴渠梁的互相欣赏,青山松柏,惺惺相惜,生死相扶,历史上哪里再有这样的君臣了。这部电视剧看到后面十集,作者跟着一幕一幕的哭。
网络上有说过大秦帝国第一部更接近小说,与史实有些出入。这是肯定的,记忆中的商鞅并没有多受后人敬仰,司马迁在史记里把商鞅的酷刑描述的不近人情,冷血残忍,这是作者从小的记忆点,但也有种观点,后人也有评判说司马迁这么憎恶商鞅是因为汉室独尊儒术,对商鞅变法的一些不同的解读。
关于这部电视剧,商鞅,执掌国政,大仁不仁。嬴渠梁,大义,史书上看到的只有收付河西,看完剧多了一份担当的感触,如果不是君主的发愤,秦国又怎么会有后面的一统。甚至爱情都是充满了理想色彩,玄奇与渠梁的大婚,白雪的十年又十年的等待。莹玉,真心报无情。情感这条线,作者作为女生,不做评价。
还有另一部电视剧,司马懿的第二部,说到司马懿,我一个三国盲真的很没资格评价他,尤其是被三国演义毁掉的童年,只知道刘备关羽诸葛亮。结果在看这个剧的时候顺便百科了一下当时的历史典故,(感觉到自己是白痴了),我才看到七八集,暂时对这部剧不能做太多评价,记住的就是那句“依依东望”。感受到的是博弈,是试探,剧中是名仕的浮浮沉沉,司马懿的大勇大谋大忍,为人子尽显孝道,为人父不宠溺幼子,与张春华相敬如宾,无时无刻不是在尊重发妻,做人做到司马懿这样真的是完美。
然而虎啸龙吟满屏的权谋确实和第一部一样,处处流露出痕迹。说上一部的司马懿是蛰伏,是避世,这一部就是展露争斗。上一部的司马懿多半是跪着的,弯着腰,很少抬头看人,这一部的司马懿就将站起来。无论是旧三国,还是新三国,对司马懿的描述多偏向于奸佞,狡诈,甚至阴险。司马懿是复杂的,所以影视的戏剧化会有各种演绎,作者个人是非常欣赏的。历史人物谁只会是史书里的一句话所能描述清楚的呢?
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三国时期。各国争雄,百家争鸣。不论是学术上的兴盛,或者是政治上的成就,都是非凡的。商鞅的法是对王权和士族的一次重新编排,司马懿在曹丕时的新政又何尝不是这样。不论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还是依依东望,都是属于热血时代的美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