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体系剧变,欧盟深陷中美两国夹击...

曾几何时,许多人以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或许能成为欧洲与中国拉近经济关系的理由。他打算加征的关税几乎没有把美国的长期盟友欧盟与美国霸权的主要挑战者中国区别对待。

情况没有像人们指望的那样发展。

欧盟反而发现自己处于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地缘政治夹缝中。

在布鲁塞尔,欧盟官员正试图赶在特朗普对欧盟征收可能会重创欧洲经济的高额全面关税之前,与美国敲定一个贸易协议的粗略框架。

与此同时,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正试图敦促中国政府停止支持俄罗斯,停止用大笔的国家资金扶持本国工业,并放慢廉价商品流入欧盟的速度。

但在全球贸易体系剧烈变动的时刻,欧盟也需要与中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超级大国。

欧盟的领导人原定于7月底前往北京参加峰会,但有关计划一直处于变动中。各方对此次会晤的期望很低。

分歧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变得更加明显。欧盟最近采取行动限制政府采购中国医疗器械,称中国一直不公平地对待欧洲企业,有必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在周日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

但欧盟仍与中国保持着微妙的互动。这两个经济体之间联系广泛。欧盟的许多国家仍严重依赖中国提供的工业原材料。欧盟对华出口依然可观,尤其是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密切贸易关系的德国。

然而,就在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激增的时候,欧盟向中国的出口却一直在减少。随着来自快时尚零售商Shein和Temu的廉价产品涌入欧洲市场,政策制定者们已在努力加强对此类进口的限制。

欧洲的抱怨并不仅限于贸易领域。欧盟官员对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的行为感到愤怒。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燃料和其他产品的市场,削弱了欧盟的制裁效力。

欧盟的目标不可能是切断与中国的关系,丹麦外交大臣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说,“目标是在更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接触,把我们的做法变得更具交易性。”

随着美国为了缩小贸易逆差、增加政府收入并推动制造业回流而颠覆了全球贸易体系,欧盟发现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创立初衷是促进跨境贸易,至今它仍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

欧盟已经深化了与瑞士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贸易关系。冯德莱恩暗示,欧盟可能更进一步与一个由11个国家组成的贸易集团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该集团包括日本、越南以及澳大利亚,但显著排除了美中两国。

但就在冯德莱恩试图采取攻势的时候,欧盟官员们数月来却始终疲于防守。

究其根源,欧盟在质疑美国和中国的政策时,但它同时也受到这两个大国的夹击,并在两者之间进退维谷。

无论欧盟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结果如何,欧盟对美出口关税必将高于年初水平。美国官员已多次表示,目前征收的10%全面关税没有商量的余地。

欧盟官员们也可能为达成协议被迫做出让步,包括承诺对华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欧盟同意特朗普关于中国一直在采取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观点。但鉴于双方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欧盟的施压力度有限。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技术转让或共享作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最近,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公司发现,它们已远远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已引领了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

鉴于此,欧盟官员正要求中国企业以技术转让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交换条件。

欧盟还追随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这种半导体既能军用,也能民用。

此举引发中国不满。中国要求欧盟取消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作为恢复稀土产品供货谈判的一部分。

欧洲可能会在本月的北京峰会上继续施压,要求中方让他们提供更为稳定的稀土供应渠道。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表示,商会希望此次会议能够聚焦于说服中方推动更加透明和可预期的监管制度,并解决外国公司在中国经商日益困难的问题。

但发生有意义变化的前景并不乐观。欧盟的态度并不积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