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工作好难啊,我觉得似乎在要求乘务员做超人

【本文由“guan_16888705192347”推荐,来自《列车停运3小时乘客热到砸窗,官方通报:未达到紧急程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应该也属于紧急避险,看双方怎么掰扯了。

这种温差感可能源自工作和旅客的要求不一样,员工确实可能因为自身工作习惯,特别是在工作的心态下,工作环境承受能力比一般旅客要高出许多,不能体谅旅客的难处,而旅客处在密闭空间,环境焦虑效应可能物理体感感受要比平时更敏感,或者耐受力更差,一般来说员工,乘务员各方面指标都差不多,大差不差,但是旅客是个随机的集合,来自天南地北,各自的情况肯定差异很大,我觉得旅客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过激行为是必然的,某个个体肯定会被环境驱使做出行动,这不完全是旅客的错。一般来说随机集合,像消费者,旅客,顾客,乘客, 不能任由个栗代表全部,承认个体差异,积极应对才对。这方面来说,乘务员作为另一种较为一致的集合,,说恶意我倒不觉得,甚至冷漠,都不是,工作不要了么,不可能,乘务员受职业规范和饭碗约束,主观恶意可能性很低,所以我觉得自身习惯导致的。如果这些人随机某个人扔进旅客群体里,由于环境原因,同样会冲动,对立什么的。

不过总的来说人和人是不同的,未达到紧急程度这种回应确实说明问题。我认为旅客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所以车厢里太热,31度了,旅客砸碎车窗错不在旅客,我觉得针对这种情况要做点心理准备,演习啥的,突发事件,显然乘务员尽力了,但毫无准备,常规的送水都不起作用,并不能解决特定困扰。

这种情况一般该控场吧,降级,尝试减轻旅客恐慌,毕竟上次还有个新闻,跳伞还是啥,恐慌到把装备都扔了。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到。毕竟车厢也算个密闭环境,加上列车突然停半路上了,可能有警察叔叔在能好点,或者有解放军叔叔带头,一般乘务员搞不定我觉得。不想听别人说不到点子上的安抚,很容易出这种事。

总之,旅客角度,个体差异巨大 + 密闭空间心理放大效应 + 环境压力导致 极端反应(非旅客全体的错)。乘务员角度, 职业习惯导致体感阈值高(非恶意/冷漠) + 准备不足/经验缺乏。‌一般法律或者道德上我觉得这属于 紧急避险。‌可能需要对乘务员做预防演练, 进行针对性演习、做心理预案。现场一般 需要有效控场、安抚(常规手段无效时需更专业方法),如果乘务员 力不从心,该紧急投入外部支持(警察/更专业更有可信度的人)。

现在工作好难啊,我觉得似乎在要求乘务员做超人,算了当我虾扯蛋吧。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