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开印度,中巴孟三国建新组织?莫迪最大的错误,是误判了印度实力

接连大闹上合组织之后,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次终于想通了,决定组建一个新的组织,将诸多南亚国家再次团结在一起,而印度这一次或许将会被排除在外。

根据《印度时报》的报道,中巴孟三国在6月份组织召开了一场线下会议,三国欲建立一个新的区域性组织,最终取代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目前,中巴孟三国已经讨论出了不错的成果,孟加拉国方面已经对外透露消息,这三国只是牵个头,而最终目的是将南亚国家全部邀请进来。

500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从规模上看,这样的一个组织与已经停摆将近十年的南盟如出一辙,也难怪印方会炒作,新组织是要取代南盟。1985年,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共同组建南盟,2005年随着阿富汗的加入,这一组织扩大为8个国家,成为南亚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组织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这一组织在2014年召开第18届峰会之后便杳无音讯,淡出了国际社会,如果不是印媒这次炒作,恐怕很多人都忘记了南亚还有这么一个组织。原来,第19届峰会原本要在巴基斯坦举办,但由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基地遇袭,印度联合多国发出抗议,抵制第19届峰会,从此这一组织陷入停摆,再也无人提及。

从南盟成员国来看,印度显然是该组织的领头人。一方面,印方自恃“南亚霸主”,将周边的南亚国家视为自己的后院,而且,印方仗着人多,自认为是组织内最强大的国家,通过多种手段为本国攫取利益,将组织内部搞得乌烟瘴气。最终也因为印度的原因,南盟这一组织彻底陷入停摆,导致如今名存实亡的悲剧。

这一组织的现状,间接说明印度确实没有太强大的组织能力。因为在印度的领导下,周边的南亚国家并没有过得更好,甚至很多国家是积极向外看之后,日子才好起来的。更讽刺的是,印度因为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强行中止南盟峰会,这是典型的南盟组织不团结的表现,这样的组织也被迫中止在了印度大闹的那一年。

500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项目

与印度相比,中国走的路更加务实。印巴矛盾升级之后,巴基斯坦与其他南亚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巴基斯坦积极向中方靠拢,多年发展下来,中巴经济走廊早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失业率都有所改善,而孟加拉国、不丹等国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还是近几年与中国加深合作之后,情况有所好转。

如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直接与中国碰头,建立一个新组织,也是出于对南亚地区的综合考虑。难道中巴看透了印度的野心,这次要把印度排除在外?其实,中巴孟三国并没有关起门来闷声建群,而是想确立机制之后,再邀请更多南亚国家加入其中,而邀请的名单上也有印度的名字。

只不过从目前来看,印度拒绝邀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印度现在的想法太多了。一是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需要考虑。上个月匆匆结束的印巴冲突让印方心有芥蒂,虽然印方多次宣扬自己赢得了胜利,可却对外界不谴责巴基斯坦而耿耿于怀,此前甚至在上合组织部长级会议上大闹一场,就因为其他9个成员国没有谴责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行为。

二是新组织显然会给中方更高的话语权,这一点是印方不能接受的。印方一直将中国当成“假想敌”,甚至多次向美方出卖中国的利益,而印度也自认为是“南亚老大”,自然不允许中国压自己一头。

三是印方更想与美国搞好关系。印度虽然是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可该国已经有了二心,曾连续5年缺席上合峰会,今年甚至两次拒绝在上合组织的联合声明上签字。再加上对巴基斯坦的敌视行为,严重破坏了上合和金砖的共同发展目标,金砖国家内部甚至已经传出要将印度踢出组织的传言。

虽然印度拒绝的可能性极大,但也存在同意加入的可能性。毕竟美西方对印度的定位,仅仅只是“棋子”,还没有达到盟友的程度,而且印度加入其中对中国有好处,毕竟印度与多个南亚国家相邻,加入进来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若印度不加入其中,很可能会间接推动中国在南亚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从而彻底击碎印度的“南亚强国”梦。

摆在印度面前的路就是两条,其一是继续“一家独大”,淡化自己在南亚地区影响力,其二就是放下身段加入其中,重新树立一个与巴基斯坦平等身份的国家,但可以换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印度在南亚的领导力正逐渐失效,若是印方能接受一个新的组织和身份,说不定在未来,印度有可能再次加深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毕竟国际局势已经发生变化,谁能给地区带来切实的利益,谁就能在大国博弈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参考资料和信息来源

印度时报《新的地区权力集团?巴基斯坦、中国计划取代南盟;报道称了什么》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