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房企最后的希望,越秀地产又收一笔“投资”
作为广州房地产最后的门面,越秀又得到了好兄弟的支持。
近日,越秀资本(000987.SZ)公告称,同意控股子公司广州资产使用不超过2.04亿元的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增持越秀地产(00123.HK)港股股票,期限为一年。
早在去年5月,广州资产就计划使用不超过5.56亿元增持越秀地产。截至此次公告前,广州资产一共花掉3.52亿元,买入7838万股越秀地产港股股票,持股比例为1.95%,成为越秀地产第五大股东。
肥水不流外人田。目前,越秀地产近7成的股票都在广东国企手上,包括越秀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东粤财控股和越秀资本。
其中,越秀地产、越秀资本均为广州国企越秀集团控股的上市平台,截至2024年,两个平台的总资产分别达到4104亿元和2198亿元,撑起了这家万亿国企大半的版图。
2021年-2023年,越秀地产的每股基本权益做到了1.16、1.19、0.85港元,公司也大手笔分红,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末期,越秀地产全年派息达每股0.654、0.626和0.380港元,可以说是带上了国企股东一起发财。
不过,2024年的这笔投资还没有让越秀资本赚到钱。2024年财报显示,上述增持部分股份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为-2685万元。同期,越秀地产的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近60%至0.2584港元,其也不计划分派2024年末期股息。
虽然一分钱没赚到,广州资产还是打算花完剩余的2.04亿元,继续用真金白银支持自家兄弟。
疯狂拿地,却增收不增利
房地产的黄金时期,碧桂园、恒大曾长期包办中国房企销售的前二,富力、雅居乐、合生创展也一度是广州房企的明星代表。
这几年,行业寒冬,越秀却一路逆势扩张,活成了广州房企“最后的希望”。
2019年-2023年,经历了一轮疫情,越秀地产的累计合同销售额却几乎翻倍,从721.1亿元一路增长到1420.3亿元。
2024年,越秀销售额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9.4%,销售规模一夜回到2021年,不过还是坐稳了销售排名第8的位置。
今年前6个月,凭借北京和广州等重点城市的销售,越秀累计合同销售额约615亿元,同比增约11.0%。上半年北京市场的单盘销冠和樾望雲就是由越秀操盘,销售额87.4亿元,成交均价10.53万元/平方米,去化率91%。项目地块由越秀地产于去年11月5日,以63.825亿元触顶价摇号摘得,后续引入华润置地联合开发。
在土地市场,越秀同样是刷足存在感。2021年-2023年,越秀一共豪掷了超1200亿元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尤其在北京,越秀仅2023年上半年就一举拿下了8宗地块,力压一众地头蛇,彻底在京城火出圈。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越秀还挖来旭辉华北区域总裁董毅,出任北方区域副总经理、北京公司总经理,并在土拍现场留下了“名场面”——竞拍时,其在桌上摆放了“大吉大利”的红色纸袋,最终成功拿下地块。此前,上海土拍时,越秀还曾搬出了香蕉和橙子,寓意“成交”。
“市场热的时候,我们拿不到地,冷下来的时候,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我们就拿到地了。”彼时,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直言,北京是要重点发展的城市,一有机会就继续增持。
不过,截至2024年,北京所在的北方区域仍是越秀各大区域中业绩垫底的那个。
数据显示,20204年越秀华东地区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31.4亿元,约占集团合同销售金额的28.9%,其中杭州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21.0亿元;中西部地区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96.0亿元,其中成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8.0亿元;北方地区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29.6亿元,其中北京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8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越秀在北京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190亿元。而据此前媒体报道,越秀地产北方区域内部曾定下2025年实现300亿元销售额的目标。
此外,在北京以及其他高星城市的高溢价拿地也削弱了越秀的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越秀地产2024年实现毛利率为10.5%,较2023年下降4.8个百分点;核心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54.4%;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67.3%。
另外,为了补齐弹药,越秀仍在不断融资。
2024年,越秀地产完成新的融资约416.9亿元,其中境内融资约305.0亿元,境外融资约111.9亿元。截至2024年末,越秀地产的有息负债为1038.9亿元。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8.1%,净借贷比率为51.7%。
6月,摩根士丹利发表研报指,将越秀地产2026至2027年核心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9%及10.2%,毛利率预测下调0.6及1.2个百分点至12.7%及15.6%,相应将每股资产净产预测下调至8.93元。
“全村的希望”
事实上,越秀地产承载的是整个越秀集团的希望。
2020年12月,越秀集团时任董事长张招兴首次透露“十四五”战略目标:高质量迈向世界500强。
同时,他提出“12345”战略目标,即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利润总额300亿元,四大主业,利税总额超500亿元。
越秀集团于1985年在香港成立。控有越秀资本(000987.SZ)、 越秀地产(00123.HK)、 越秀交通基建(01052.HK)、 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00405.HK)、 越秀服务(6626.HK)、 华夏越秀高速REIT(180202.SZ)等六家上市公司。 2024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08位和“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第11位。
作为核心资产,以房地产为主业的越秀地产当仁不让地扛起“十四五”战略目标的大旗,路径也很清晰——买更多的地,快速销售规模,带动营收和利润提升。
凭借不断拿地、卖楼,2021年-2024年,越秀地产的营业收入从574亿元逆势增至864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越秀地产资产总额和营收,分别占越秀集团(总资产11385亿元,总营收1356亿元)的36%和64%。
左手地产,右手金融。除了挑大梁的越秀地产,越秀资本也是撑起万亿越秀集团的左膀右臂之一。
越秀资本前身为成立于1959年10月的广州友谊商店,1992年,公司完成股改。2000年7月18日,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2016年8月,公司证券简称由“广州友谊”变更为“越秀金控”,2022年11月,又更名为越秀资本。
作为广州市国资委下属多元金融上市平台,越秀资本主要进行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战略投资中信证券”等业务。
不过,地产行业下行调整,金融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越秀集团世界500强的目标仿佛渐行渐远。
根据形势变化,2024年初,越秀集团就对“十四五”战略进行了动态调整,“十四五”末要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的“双15”目标,资产规模要超过12000亿元。对比“12345”战略,营收减少了500亿元,利润则减半。
2024年,越秀集团的步伐开始放缓,全年利润同比腰斩至66亿元。
其中,越秀地产的核心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滑,到2024年仅有约16亿元,较2022年42亿元大幅下降。越秀资本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下降4.56%。扣非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减少33.44%;其中,以“不良+房地产”业务为主的广州资产,2024年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52.38%,主要原因为不良资产处置周期拉长;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减少327.67%。
2024年,越秀地产全年权益投资总额294.6亿元,较过去几年超300亿的规模有所缩减;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的拿地金额约105亿元,投资节奏进一步放缓。
今年6月,张招兴正式卸任越秀集团董事长、董事职务。或许也意味着,那个狂奔的时候已正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