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斗金的度小满,为何深陷“暴力催收”漩涡?
在传统银行业因净息差走低而倍感压力之时,互联网网贷平台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其中,百度旗下的度小满小贷公司凭借亮眼的财务数据格外引人注目。2024年,度小满营收大增24%,达22.57亿元,净利润更是同比暴增306.1%,高达8.59亿元,日均盈利约23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创历史新高。然而,在这高盈利的背后,度小满却深陷合规与信任危机之中。
度小满的盈利模式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诸多争议。其放贷利率区间在7.2%-24%,多数普通用户实际利率中位数在15%-22%,高风险客群利率更是高达18%-24%。尽管度小满宣称是为覆盖高风险客群的违约概率,但如此高的利率,无疑让不少借款人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同时,其通过发行ABS融资,2025年AAA级优先级利率低至2.4%-3.6%,低成本融资与高息放贷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息差,成为其高额利润的重要来源。但这种盈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刀口舔血”,过度依赖高利率,忽视了借款人的实际承受能力,也为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伏笔。
暴力催收问题,是度小满饱受诟病的一大痛点。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度小满”为关键词的投诉信息超3万条,“暴力催收”“威胁恐吓”等成为高频词汇。有用户因生意失败逾期还款,度小满催收人员在能联系到本人的情况下,不仅骚扰其配偶,还获取配偶公司信息并对其同事和老板进行短信、电话威胁。中国台湾明星刘乐妍也曾因被误认成紧急联系人,遭到度小满的电话骚扰,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3000万。度小满的催收业务由重庆锦荣中汇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与多家催收公司合作,催收手段包括电话、短信、上门等,而“爆通讯录”“骚扰亲友”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给借款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除了暴力催收,度小满还存在乱扣费等问题。有用户投诉称,其邮政储蓄卡被金丰(上海)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莫名扣款,备注为“保险费”,但用户从未购买保险或签署相关合同,且一个月内发生两次类似扣款,这种“恶意扣款”行为引发了用户对度小满的强烈不满,也暴露出其在费用扣除方面缺乏透明度,对用户知情权的严重忽视。
在利率方面,度小满也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其宣传年化利率低至4.9%,但实际操作中,通过“服务费前置”“担保费分摊”等方式,综合融资成本可高达25%,接近央行规定的24%利率上限。这种隐性收费行为,让不少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更高的利息,涉嫌规避监管,也违背了金融行业的诚信原则。
度小满在合规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2024年9月,度小满支付因未备案支付服务协议、实名制审核不严等六项违规行为,被央行北京市分行处以121万元罚款,总经理也被连带警告罚款10万元。更早之前,度小满支付前身百付宝也曾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被罚款,其旗下保险业务还曾因欺骗投保人等被处罚。这些处罚表明,度小满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此外,度小满的宣传数据也涉嫌夸大。其2025年春节高铁广告宣称“累计注册用户超3亿”,但官网却显示“服务用户4000万+”,这种数据差异难免让人质疑其有意误导消费者,损害了企业的信誉,也让市场对其产生了信任危机。
从业务结构来看,度小满过度依赖信贷业务,且消费贷与经营贷发展失衡。一旦信贷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如利率波动、监管政策趋严,其营收将受到严重冲击。同时,相较于蚂蚁、京东等依托电商场景的平台,度小满缺乏高频场景支持,依赖独立App和广告获客,用户黏性低,风控与营销精准度受限,长期依赖“烧钱”营销的模式难以持续。
度小满的高盈利固然令人瞩目,但其背后的暴力催收、乱扣费、高利率陷阱、合规漏洞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度小满若不及时整改,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很难维持长期的高增长,其所谓的“高利息—高利润—严催收—低不良”闭环也将难以持续。互联网金融企业应深知,合规经营和保护用户权益才是立足之本,只有回归金融本质,注重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否则终将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