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宋清辉:警惕泡泡玛特估值过高风险
泡泡玛特当前的高估值,或许正在高空钢丝上翩翩起舞,一旦市场情绪逆转或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泡沫,很可能在瞬息之间破裂,进而给追逐者带来沉重打击。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判断,远离随时可能破裂的巨大泡沫,才是明智之举。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沪港通锦囊】警惕泡泡玛特估值过高风险
截至2025年6月,潮玩巨头泡泡玛特的动态市盈率(PE)超过80倍,这一数字不仅远超传统消费股的估值水平,甚至在部分高成长科技股中也显得相当激进。针对这一“高估值”,市场上的担忧声此起彼伏,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泡泡玛特的股价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潜藏着巨大的回调风险,犹如一个随时可能破裂的泡沫。
在笔者看来,泡泡玛特的崛起,无疑是中国消费市场一个现象级的案例。凭借盲盒销售模式的成功,以及对IP孵化和运营能力的持续投入,泡泡玛特迅速捕获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心,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其独特的“潮玩”概念,更是被资本市场视为一种兼具文化属性、社交属性和收藏属性的新型消费品,具备高成长性。
销售达现象级 惟股价透支了增长
但是,当一个公司的估值脱离了其基本面支撑,即便短期内表现强劲,其泡沫化的风险也日益凸显。80多倍的动态PE,在一定程度上或意味着按照其当前的盈利能力,投资者需要漫长的八十年才能收回最初的投资本金。这对于一个消费品公司而言,无疑是极其严苛的预期。
传统消费股,如家电、食品饮料等,由于其业务模式相对成熟,市场份额稳定,通常估值在20-30倍PE之间。即使是业绩增长较快的消费新势力,也很少能长期维持80倍以上的动态PE。因此市场投资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未来一旦市场情绪出现波动,或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如此高的估值将使其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
归根结底,盲盒的魅力在于其“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和收集欲望。然而这种模式也容易导致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未来,随着市场涌入越来越多的盲盒产品和竞品,消费者的注意力无疑将会被大大分散,因此泡泡玛特需要不断推出新的IP和系列,才能维持其吸引力。在此过程中,一旦IP孵化速度跟不上,或者新IP未能达到预期热度,其销量增长或将面临瓶颈。
一旦业绩不及预期 股价势回调
上述情形或意味着,泡泡玛特要维持过去那种高复合增长率,或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旦未来增长速度低于市场预期,其高估值的“基石”便会随时动摇,股价回调几乎是必然。
此前,大量经验已经表明,资本市场情绪的波动,往往是高估值泡沫破裂的导火索。在过去两年,市场对消费新势力和新兴模式抱有极高的热情,愿意给予高估值。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消费信心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企业盈利能力回归理性的审视,市场风格正在悄然变化。
笔者认为,泡泡玛特的成功毋庸置疑,它开创了一个新的消费赛道,满足了Z世代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但是,资本市场永远是理性的,估值终将回归基本面。当一个公司的估值远远超越了其当前的业绩和可预期的增长潜力时,高估值本身就成为了最大的风险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市场分析人士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行业周期、竞争格局和估值逻辑的深入判断。泡泡玛特当前的高估值,或许正在高空钢丝上翩翩起舞,一旦市场情绪逆转或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泡沫,很可能在瞬息之间破裂,进而给追逐者带来沉重打击。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判断,远离随时可能破裂的巨大泡沫,才是明智之举。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