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斗携程,美、抖、猪摇旗助威

500

内有杀熟、调价争议,外有群雄环伺,OTA老大的宝座坐得不太平。

携程最近是喜忧参半。

一边是7月1日,携程集团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披露在环境、社区、家庭、业态四大友好领域的突破成果。

另一边是最近知名律师王维维与同事通过携程预订同航班机票时发现有价格差异,黑钻V7会员比V5会员价格高,因此王维维质疑该行为属“大数据杀熟”。

无独有偶,最近新华社快看、河南大象新闻也先后报道携程调价争议,“调价助手”后台强改商家价格。

京东“0佣金”杀入酒旅后,连带着携程也置于聚光灯下。

一、

要说调价这事,也算见怪不怪了,但凡打过价格战的行业,多多少少都干过。

酒店、在线旅游平台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提前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条件,一旦达到条件后就会触发系统自动调价,这套系统在业内也被称为“调价助手”。

早年间电商大战那会儿,各家的自动跟价系统都没做好,双十一还要拨出一部分人员“人肉调价”,每天的任务就是对着友商比价,价格战具象化。

携程也算是此道高手,当初携程能从一众OTA平台杀出,稳坐行业老大,那是从价格到酒店、再到服务三战全胜的。

但“大数据杀熟”这事,携程就哑巴吃黄连了。

因为人民法院出版社都把“国内大数据杀熟第一案”当成经典案例塞进了《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一等奖专辑(二〇二二)》里去了。

案件不再赘述,但其实这事也得给携程喊喊冤,很多人没关注到后续二审,二审虽然维持了一审法院对于携程构成欺诈的认定,也就是三倍赔付是支持的,但一审的二三项都撤销了,并驳回了胡某某的其余诉讼请求。

但不管怎么样,携程的形象自此便与“大数据杀熟”纠葛颇深,去年亿欧创始人黄渊普也在朋友圈质疑携程“大数据杀熟”,携程也只能出来再度澄清。

对于携程来说,这些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虱子多了不怕痒,长期关注OTA行业很常见,与其说京东入局让携程慌了,不如说京东入局让公众视野看向了酒旅频道。

二、

要说京东能给携程带来多大麻烦,也不见得。

京东搞酒旅,透着股“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看起来东哥是一副四面出击的样子,但对比之前外卖大战,能明显发现有点乏力。

宣布做外卖东哥可是先“五险一金”造势,再亲自送外卖、酒桌上“BOSS直聘”,最后数据公司起报告宣布市场占比,一套下来行云流水,屡屡破圈,力度颇高。

但酒旅呢,京东前期铺垫的倒是挺多,高薪招人,机票预热,但从宣布“0佣金”入局后,几乎再没什么动静了,东哥也不说亲自直播当BD推推流了。

酒旅跟零售、外卖,还真不是一回事。

假设酒店房间没有上限,那现在京东酒旅宣战的大概率是美团或者阿里了,携程都可能在OTA内卷中走不出来。

但酒店的房间是有限的。

一般的外卖也好零售也好,其实更趋向于无限供给,哪怕当天卖断货,第二天也能多备货,但酒店不同,今儿房间全入驻,我明天多备几件帐篷?

携程除了价格与服务优势外,客房资源优势才是底牌。

还没收购去哪儿的时候,携程面对去哪儿的比价,就是靠一手预付10亿元包断如家、汉庭等经济连锁酒店库存,迫使去哪儿无法获取核心房源。

到如今携程坐稳OTA行业第一这么多年,客房资源也演化为高端商务客群资源,这套壁垒,不是京东短期靠0佣金就能破开的。

但携程怕的是京东把酒旅的池子搅浑。

三、

京东把市场的目光转向酒旅后,就容易让人意识到,酒旅已经开始步入长尾时代。

之前的印象中,酒旅市场一直是个头部市场,即所谓的少部分高净值人群贡献大部分旅行消费。

这也是携程的甜点区,高端酒店资源与高收入客户群。

但这种情况在近两年有改变。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56.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8%。但2024年酒店行业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为118元,同比下降9.7%,平均每天房价为200元,同比下降5.8%。

酒旅长尾市场来势汹汹。

这与“县”级的小城市旅游崛起有关。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

酒店总是要跟着人群走,一些高星酒店也开始往低线城市,小红书上已经出现不少县级城市高档酒店只需2/300元即可入住。

万豪不也与美团实现了会员互通,2024年万豪新开业的酒店中,30%至40%位于三、四线城市,目标很明确。

这种趋势显然脱离了携程的甜点区,倒不是说携程在中低档没有实力,而是京东搅水入了浅滩,携程要面对的就是美团和抖音了。

四、

要说酒旅“外来户”,京东得往后站站,美团和抖音才是更早的入侵者。

美团与携程的竞争就很平静,起码场面上是不见红的,原因可能是错位竞争。印象流一点就是商务出行用携程的多,旅游中消费用美团的多。

抖音那会儿做酒旅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抖音之前有个大问题,就是酒店履约率不足,当时抖音酒店履约率约 30%,而携程履约率高达 90%。

但随着京东的搅局,酒旅长尾市场的发力,美团、抖音的游、消、住、娱一体化本地生活价值凸显。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抖音可是很早就与多地旅游局有合作。

500

五一那会儿抖音生活服务搞了“烟火成都”、“乐活上海”等项目,就有那么个游、消、住、娱合一的味道。抖音里酒店景区团购套餐量增长达116%。

连带着最头疼的履约问题也得到缓解。4月30日至5月5日,福州抖音团购核销金额环比增长近六成,其中酒旅订单核销金额环比增长达179%。

年轻人在抖音上刷到个感兴趣的景点,直接就下单出行去了,打卡消费一个APP全搞定,有场景的。

抖音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玩嗨了晚上想继续,点个外卖得跳美团上。

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今年五一美团酒店+闪购组合同比增速超40%,夜间精酿闪购订单暴涨176%。

小城市可能没那么完备的夜生活设施,但夜间酒店点个外卖,喝点小酒也是不错的收尾。

但无论是抖音还是美团,随着酒旅长尾化与小城市旅游热潮的兴起,都将冲击到携程的腹地,更何况还有一个摩拳擦掌,本地生活与酒旅积累全不缺的阿里。

五、

跟外卖很像,京东官宣入局酒旅不久,阿里就宣布将饿了么、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虽然有点针对的样子,但大消费平台确实也是阿里战略的必经之路。况且以阿里的性格来看,凡是做了组织架构调整的,总是要搞点动作出来。

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中明确指出,此次业务整合是阿里从传统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进行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

阿里信奉“如果组织架构不调,战略一定落不了地,业务如果变了但组织架构不变等于什么也没变。”

飞猪此次正式并入电商事业群,意味就很明显了。

携程固然在OTA稳压飞猪一头,但随着综合性大消费趋势袭来,带着淘宝闪购的飞猪,携程也不能轻视吧。

举个例子,去年双十一酒旅圈在搞“先囤后付”,说简单些就是酒旅版本花呗+屯券,那付款逻辑这领域你怎么跟阿里斗?

500

所以说携程怕的不是京东的0佣金,怕的是京东把水搅浑后,一系列的竞争者浮出水面。京东打响对酒旅的发令枪,但决定冲线速度的,反而是美团、抖音、阿里。

这么看下来,不止携程,京东的处境也略显尴尬。

可能像刘强东采访时说的那样,“京东做所有业务都是为了供应链”。

但不管是酒旅还是餐饮,供应链都很难啃。

酒店行业的高连锁化率,意味着京东的供应链刚开始就几乎失去了上游连锁酒店的份额,只能先想办法拿下中低长尾市场的供应链。

餐饮供应链更是杂而细,有很强的地域性,像美团手里也有针对餐饮供应链的快驴进货,与小象超市一同属于食杂零售事业部,京东能不能拿下也难说。

而且比起拿下供应链,可能大家当下更期待这个月见到刘强东口中那个“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毕竟淘宝闪购7月2日刚宣布启动500亿元的补贴计划,以持续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京东还跟么?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源自公开披露资料(财报、公告等),作者不保证信息来源的充分性或最新状态。股市有风险,本金可能亏损,投资决策需极度谨慎! 本文所有观点仅为作者评论,绝非买卖建议。投资者必须依据自身情况独立研究、审慎判断,风险自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