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地球的汪星人:荷兰防长无端指责中国盗取ASML光刻技术,中国进步=西方焦虑

2025年6月,荷兰国防大臣奥隆格伦罕见出圈,不是因为什么外交突破,而是因为一番指责中国“盗取”ASML光刻技术的言论,把自己送上了国际科技八卦的头条。

于是,一场关于“谁怕谁先喊”的大戏正在上演。

500

一出嘴就带剧情:谁动了我的光刻机

在一场防务会议上,奥隆格伦大臣语气严肃地表示:中国对ASML的顶尖技术“极其感兴趣”,正在“想办法获取”,而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偷窃”。话音未落,媒体们便集体上头,仿佛发现了什么“间谍大片”线索。

但稍微翻翻账本的人都知道,这位大臣的“担忧”来得既不是时候,也不像有备而来。

你说中国“偷”?偏偏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在光刻机领域的自主突破正引发全球关注。从DUV到EUV,从设备到工艺,国产化率节节攀升。某些技术,甚至已经走出了“卡脖子”的阴影。

换句话说,荷兰人喊“偷”,更多像是看着自己曾经的技术垄断地位被打破,心里一阵发毛。

中国进步=西方焦虑?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中国技术稍一突破,西方就开始“集体过敏”。

前几年,华为搞5G,欧洲政客大喊“通信安全”;中国搞AI,美国就说“算法威胁”;如今光刻机有了进展,荷兰大臣立刻“喊偷”。

这逻辑,用网友的话说就是:“中国做出来了,是偷的;做不出来,是威胁的。”

而中国的回应呢?外交部一贯的风格:不卑不亢,四两拨千斤——“不了解具体情况”,“科技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

这话听起来平淡,却暗藏杀气。意思很清楚:你说我偷?你有证据就拿出来;没有证据,就别拿“焦虑”当“证词”。

500

其实你怕的不是技术被偷,而是地位被动摇

讲到这,其实我们都明白了:荷兰大臣的“指责”背后,藏着的并不是对技术安全的担忧,而是对技术优势可能失控的恐惧。

毕竟,曾经被“卡脖子”的国家,如今居然在关键领域“自己搞起来了”;曾经被打压的企业,如今反过来成了西方市场的竞争对手。

这就像一个人突然发现,过去一直看不起、嘲笑“永远追不上”的对手,不但追上来了,还可能超车。

那一刻,真正的恐惧才开始浮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