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双万兆之城,上海电信如何有所作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黄浦江游轮上刷视频,再也不会卡顿?为什么家里的8K电影、云游戏、AI管家,能同时流畅运行?
答案,就藏在上海的“双万兆”布局里。
在刚刚结束的2025 MWC上海展上,上海电信展示了5G-A和F5G-A的最新成果,助力上海进一步走向全球双万兆城市的目标。
那么,5G-A和F5G-A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黄浦江游轮上,游客不再受限于水面无线网络覆盖困难的困扰,可以流畅看8K视频、直播江景;杨浦区的万兆小区,光纤直接拉到每个房间,全屋Wi-Fi无死角。
5G-A让无线网络更快、更智能;F5G-A让家庭和企业网络更稳、更高效,满足AI管家、云办公等需求。
那么,上海电信是如何做到的?“双万兆”模式又如何改变了上海?
我们为什么需要建设双万兆网络?
一个离不开的关键词是AI。
智慧城市的建设正进入深水区,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复杂场景的实现,都依赖AI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但AI的运转,离不开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撑。
如果说AI需要的是高速路,那么传统网络就像是国道,通信速率受限。
具体而言,AI对网络提出了四重要求:
首先是带宽饥渴,AI大模型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已从当前的Gbps向Tbps级别迈进;其次是超低时延,实时AI交互应用如远程医疗需要毫秒级响应,容不得半点迟滞;再者是高可靠性,工业AI、自动驾驶等关键应用要求99.999%的网络稳定性,一丝闪断可能酿成大祸;最后是泛在连接,物联网设备的指数级增长,正如汹涌的潮水,对网络接入能力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向AI时代,未来宽带网络必须向万兆、千兆飞跃,同时时延降至1毫秒级别,并实现“光纤到每个房间、每个桌面、每台机器”的全覆盖。
从智慧城市到个性化医疗,雨后春笋般冒出的AI场景,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网络的期待。而AI与5G-A/F5G-A的深度融合正成为通信技术演进的关键方向。
面对AI时代的网络之困,上海电信与华为并肩前行,从移动和固定网络两个维度破局。
5G-A作为移动网络的尖峰,通过三载波聚合等创新,时延降至毫秒级,定位精度从米级提升至厘米级,部分指标相较初期5G实现了10倍增强。
还记得以前坐游轮时,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刷个朋友圈都要等半天?现在,上海电信和华为的5G-A技术,让这一切成为过去。
在黄浦江的“君子兰”号游轮上,游客们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网络体验——刷视频、打视频电话、玩VR游戏,流畅得就像在陆地上一样。这背后是上海电信和华为联手打造的创新方案:通过江岸边部署的5G-A高频网络,配合游轮上安装的5G-A C-Band 3CC室分系统,让这艘游轮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网络热点。
游轮内,使用支持5G-A的普通手机,游客就能体验到下行峰值3.1Gbps、上行峰值260Mbps的高速网络,直播4K江景、秒传高清照片都不在话下,而如果使用定制终端,网速更能达到惊人的万兆级别。
不止海域,5G-A的触角也蔓延到了陆上交通。
以前,公交发车时间间隔固定,遇上堵车或是突发大客流,乘客常常要等很久,现在,有了5G-A网络,公交能灵活调整发车时间。上海电信携手久事公交集团与华为,借助5G-A网络、AI技术可使能信息化运营,使得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45%以上,车辆的满座率增加13%、空载率下降10%,又有效提升了公交出行体验。
上海的地铁也紧跟步伐,目前已实现80%路段的5G-A满格覆盖。在车厢里,乘客刷视频、追剧、打游戏,网络流畅得很,下行平均速率稳稳超过600Mbps。上海申通地铁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满格地铁”,还运用5G网络智能切片技术,给地铁B端应用留了专属通道,保障了地铁运行、设备远程控制等工作稳定进行。
5G-A犹如在拥堵的十字路口开辟了一条专属快车道,无论周围多么喧嚣,都能从容穿行。
在古北精品示范区,上海电信已经完成了2.1GHz + 3.5GHz 3CC 5G-A基础网络的架构调整与优化工作。通过夯实网络基础,打造出更优质的体验环境,还精心规划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精品体验路线,让用户能真切感受5G-A网络的卓越性能。
目前,上海电信已经实现了外环以内主要区域的5G-A连续覆盖。按照规划,到2025年,不仅外环以内区域,包括新城和外环以外的重点区域,都将实现5G-A全面覆盖。
如果说5G-A让移动网络更快,那F5G-A则让家庭和企业的有线网络从千兆进入万兆时代。
基于50G PON技术,F5G-A不仅带来速率的极大提升,更通过全光连接和边缘AI增强,确保家庭各个角落都享有稳定高速的网络覆盖。这就像是将家中杂乱的小径全部升级为宽阔的高速公路,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体验到顺畅如飞的网络速度。
2024年3月,上海电信依托华为的50G PON方案,率先在上海发布了全球首个F5G-A万兆云宽带示范小区。
有了F5G-A,以往困扰人们的网络卡顿、加载缓慢等问题不复存在。8K超高清视频不再是高端影院的专属,普通家庭用户只需轻轻点击,即可在自家客厅享受如同电影院般的视听盛宴。极速云电竞成为现实,毫秒级的低时延,让玩家在游戏中的每一个操作指令都能瞬间传递至服务器,实现与对手的实时竞技。
AI陪伴机器人等智能家居设备进屋不再遥远。以往,由于网络带宽限制,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联动响应速度较慢,无法给用户带来理想的智能生活体验。如今,万兆云宽带让家中各类智能家居设备组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智能生态系统。AI陪伴机器人能够实时理解主人指令,精准提供服务;智能灯光、窗帘等设备可以根据预设场景,在瞬间完成状态切换。
在上述体验加持下,不到一年,上海电信升级“AI美好家”品牌,通过不同权益的组合,实现套餐299元/月到599元/月的提升。
企业端,F5G-A同样带来变革。以往,企业开通专线业务往往手续繁琐、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业务开展效率。如今,借助F5G-A技术,企业专线可通过PON专线实现“按小时”开通确定性宽带业务。比如,一家企业临时有大型线上会议或数据处理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升网络带宽,现在就能轻松实现,临时开通500M专线2小时,快速满足突发算力需求,任务完成后又能灵活调整,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基于万兆网络的上云联接更是为企业数据存储和处理带来极大便利。以往企业使用云NAS时,多人或多系统并发使用容易出现数据读写性能下降的情况,影响办公效率。而现在,在F5G-A万兆网络的支持下,云NAS可以拥有本地存储般的数据读写性能,多个员工同时访问云端文件、不同业务系统并行处理数据,都能流畅运行,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普惠过程中,华为不仅提供了成熟高效的网络解决方案,还贡献了基于AI的智能运维平台。其在5G-A和F5G-A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滋养着上海网络基础设施的长期领先。
就在其他城市刚开始建设双万兆网络时,上海已经跑到全国前列。
从黄浦江的游轮到居民家的万兆宽带,从企业的智能工厂到城市的高速网络,5G-A和F5G-A的协同,正在让上海的网络体验成为行业天花板。
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一个关键:产业协同创新。上海电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联合了华为等上下游伙伴,从设备供应商到技术方案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双万兆生态。
比如,华为提供5G-A基站和F5G-A光网设备;上海电信负责网络部署和运维;本地企业参与场景落地,比如游轮、智慧社区等。
产学研用的深度联动,让上海不仅建成了全球领先的网络,更跑通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目前,中国已在国内31个省份,300余个城市部署5G-A网络,覆盖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工业园区等关键场景,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
而上海的经验,正在为它们提供参考:未来的智慧城市,或许就该这么建。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网络能力的需求将永无止境。双万兆之城的美好愿景正逐渐照进现实,让每个市民都能真切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温暖与便捷。
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中国在通信技术上的领先,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突破,更是能落地、能商用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