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导演个人风格,是如何影响类型剧气质的?

近日接连上线《亲爱的热爱的》、《宸汐缘》、《九州缥缈录》等剧集,一下子炒热了暑期档。从2019年引起热议的类型剧来看,大概可以分为都市家庭剧、甜宠剧、古装剧三类。

500

不同的类型剧与导演的风格大致趋同,而题材的细分又表现出导演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作品与导演想要互相成就,导演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延续爆款还是口碑陷落

导演的“理解”很关键 

本文就上诉类型剧分别选取代表剧集,主要以豆瓣口碑、观众认可度为主要参考维度,希望借此管窥导演在作品之中起着的重要作用,以及某些导演或许在对作品理解上存在片面之处。

500

以上导演中,大部分还是顺承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刘惠宁继续和张嘉译合作,还是深耕小人物;姚晓峰仍旧选择自己熟悉的都市时尚题材;林玉芬也延续着“三生三世”的套路;曹盾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精致的画面质感,和《海上牧云记》如出一辙。

在熟悉的领域之中,不管是导演还是观众都希望能够做出新意,但在新形式下,这些导演不一定“荣光”犹在。此前曾推出《虎妈猫爸》、《恋爱先生》等都市精品剧的姚晓峰,此番《带着爸爸去留学》口碑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仅3.6分;曾经打造出爆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林玉芬,新剧《宸汐缘》刚到及格线,且距离爆款还有一定差距。

500

而另一方面,导演曹盾凭借高口碑剧《长安十二时辰》再添代表作;简川訸继《欢乐颂》之后再次推出大热话题剧《都挺好》,承包上半年剧集热搜榜。好的作品与导演是相互成就的,同种类型的剧,如果豆瓣口碑、观众认可度未达到预期,或许与导演对剧集的理解和处理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因果联系。

姚晓峰在提及《带着爸爸去留学》创作初衷时,强调自己想要“以幽默的方式把剧本轻松化”,对情节力图做到类型化、喜剧性、戏剧化处理。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作品从真实生活中相对剥离,可能就忽视了情节的真实与细节的质感,也因此这部剧的口碑较低,观众大多给出“悬浮”、“狗血”等负面评论。

500

导演祝东宁对甜宠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的理解可能更加直接到位。在他看来,这部剧不是“狗血的剧情和做作的情感故事”,而是“单纯的讲述对爱情懵懂的氧气少女司徒末与物理天才顾未易从产生感情,到学习如何经营情感的过程。”,因此导演倾向于接地气的、甜而不腻的情感表达,刚好戳中了不少观众的苏点,也是今年小甜饼剧的口碑之首。

除了贴切的“理解”,导演个人的经验、应变能力也影响着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青春剧《暗恋橘生淮南》是不少书粉、剧粉备受期待的“振华三部曲”终篇,最后却成了口碑最差的一部。这是丁培独立导演的第一部网剧,她本人也坦言,这与她此前参与的电影拍摄有很大不同,尤其是拍摄周期的不同。

500

郑爽马天宇新剧《流淌的美好时光》,很难想象导演林红光此前执导的都是诸如《楚汉传奇》、《赵匡胤》、《血战长空》等历史剧或抗战剧风格的类型剧,初次接触都市情感剧,导演的“适应度”应该能在观众反馈中有所反映。可以说,导演自身的“经验不足”或是“水土不服”,对作品的“折损”无疑是难以弥补的。

总之,经验丰富的大导演不一定部部都能大爆,新人导演、转型导演也面对着更多的挑战,水平稳定、观众满意度一致好评的导演还是少数。过去的作品不能代表当下,现在遭遇的滑铁卢也不一定就是终篇,用心打磨作品,又是新的起点。

导演风格vs类型作品风格

家庭剧轻松,甜宠剧细腻,古装剧精致

同一类型的剧集,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调性,导演的气质或者是状态也都在某些程度上呈现出与作品相对应的相似性。总的来说,家庭剧轻松有笑料,甜宠剧细腻抓人,古装剧精致感霸屏,这些,也正是导演风格的体现。

家庭剧的导演偏好明显,任用班底固定化,多是实力派演员。比如《少年派》主演张嘉译和导演刘惠宁合作过《前世今生》、《半路夫妻》、《你是我兄弟》、等多部电视剧,两人可以说是黄金搭档,配合十分默契。

另一方面,当前的都市情感家庭剧,导演都有意地朝剧本轻松化、喜剧化方向走,不管是《少年派》还是《带着爸爸去留学》,里面都有大量轻松喜剧的情节,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考之“苦闷”、留学之“艰辛”。

500

甜宠剧导演越发喜爱选择新人挑大梁,不那么精湛的演技反而更能表现出青春期的懵懂与细腻纠结的情感。同时,导演的指导经验、情感积累,也是当前甜宠剧口碑普遍偏高的优势之一。《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导演祝东宁此前拍过多部情感题材的电视剧作品,擅长细腻的情感表达。《暗恋橘生淮南》导演丁培,作为女性导演,丁培以自己细腻的情感尽可能的把自己代入情景当中,与演员讲戏时能够更加细致深入。

500

古装剧导演的“精致感”主要体现在服化道景布置上,这也越发成为剧集的加分项。正在热播的《陈情令》与《长安十二时辰》都曾因精致细腻的服化道景多次上热搜。

此外,《陈情令》导演陈家霖还表示剧中细腻的人物描绘、正反派人物都有其多面性,也是吸引他参与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开始,导演对“精致感”的把握就贯穿作品的内外。这或许也正是《陈情令》得以由4.8分的豆瓣开画成绩跃至6.8分的重要理由。

500

很明显,不同类型剧集的气质有着较为统一的划分,导演的风格也需要有意调整去适应这种气质,否则很可能让观众产生导演“拿错剧本”的不适感。隔靴搔痒或者用力过猛,实际上都是导演与作品和观众之间存在隔膜的体现。

近日,导演钟澎佳曾在接受采访时,总结导演之于作品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导演“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要像哆啦A梦一样解决现场遇见的各种突发状况,此外,时间和经验技巧也是导演必须要积累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不失自己一贯的风格。

500

这番理解或许可以为一些正处在口碑低谷的导演们提供一种新的建议。不论是经验丰富的老牌导演,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还是转型期导演,大家经验不同、状况不同,但是任务都是相同的:理解作品、理解观众、解决问题,做好一个导演的本职工作,才有可能收获观众的掌声。

(舆情官)

站务

全部专栏